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21-03-18黄锦
黄 锦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咸宁 437000)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脑中风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大,高血压病、心脏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导致脑中风的常见诱因[1-2]。该疾病可累及神经功能,尽管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恶化,但多数患者往往会留下后遗症,其中以偏瘫尤为常见[3-4]。有研究指出[5],对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基于此,我们就对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头部CT、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造影剂增强CT等检查后,确诊为中风偏瘫的患者;②意识清楚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失常的患者;②髋关节、肘关节等关键关节严重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组,将39例常规治疗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另外39例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轻偏瘫7例,痉挛性偏瘫9例,弛缓性10例,意识障碍性13例;男女比例为22∶17;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62.49±2.13)岁。观察组中,轻偏瘫9例,弛缓性偏瘫9例,意识障碍性14例,痉挛性7例;男女比例为21∶18;患者年龄50~71岁,平均(62.34±2.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主要为控制脑积水,降糖、降压,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入院48h后实施早期康复疗法,方法为:①针灸治疗。选取神庭、神堂、本神3处穴位作为施针点,消毒后将不锈钢毫针刺入穴位,毫针与穴位皮肤呈20°左右的夹角。当毫针刺入额肌与枕肌之间的下层腱膜后,快速捻转毫针,频率为200次/min,持续5min,按照此法运针3次/d,每次运针间隔10min;运针结束后,留针30min方可拔除毫针。选取廉泉穴进行针灸,以平补平泻法实施针刺,视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针刺时间。②肢体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抬高或屈伸无症状一侧的下肢,将双手十指交叉,然后依次向前、向上、向外侧举起,同时,双脚做交叉、侧移运动。指导患者开展床边运动,在活动下肢时,重点针对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进行训练;在活动上肢时,重点针对肩关节、肘关节以及手指关节进行训练。指导患者开展患侧肢体的屈伸训练,并逐步垫高患者病床床头,协助患者训练单手支撑、侧卧等动作,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展开平衡训练。此外,还需定时对患者面部、唇肌和舌根等部位进行按摩,指导患者加强咀嚼、吞咽、站立、行走等动作的训练,帮助其提高自行进食、更衣、如厕等日常行为能力。③实施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时,提示患者保持平卧位,观察收缩肌运动状况,将电极板置于发生障碍的收缩肌上,并使用弹性绷带将电极板固定;对于软瘫患者,需在上肢肱二头肌、下肢股四头肌放置电极板,并采用脑血管病动力性电刺激;对于痉挛型瘫痪患者,则分别在伸腕肌腹以及下肢伸直肌、比目鱼肌外侧两端放置电极板,并采用脑血管静力性电刺激。在实施生物反馈疗法的过程中,电刺激的强度应从弱到强逐渐增加,并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及时进行调整,每天治疗1次,每次电刺激持续20min。两组均连续治疗30d。
1.3 观察指标
借助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主要考察进食、穿衣、使用交通工具、做家务等方面,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借助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估患者运动能力,该量表主要考察患者的上肢反射活动、伸肌共同运动的上肢运动能力,以及分离运动、屈肌共同运动等下肢运动能力,满分为10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
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该量表主要考察患者视野、感觉、语言以及构音障碍等方面,分值0~42分,越高表明神经受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ADL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的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偏瘫是脑中风后较为常见的后遗症,可导致患者产生语言、意识、运动等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恶劣影响[6-7]。对于偏瘫患者,临床上一般通过控制脑积水、血压和血糖、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进行治疗,并给予抗感染,必要时使用巴氯芬、替扎尼定及盐酸乙哌立松等药物缓解肢体痉挛。虽然常规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但往往需要较长的疗程才能见效,较难在短时间内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偏瘫的技术和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研究指出[8],针灸、穴位按摩、肢体康复训练以及生物反馈疗法等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对偏瘫患者实施针灸,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有效调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成纤维样分化,并进一步减弱肌张力,实现缓解痉挛的目的[9]。依据力学原理指导患者开展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帮助其活动局部或全身肌肉、关节,不仅能够恢复运动功能,还能降低患侧肢体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避免畸形,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患者经过反复练习肢体康复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轴突出芽、激活神经相关信号,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0]。生物反馈疗法立足于生物反馈学说,利用电刺激,医护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偏瘫患者对自身肌肉的控制程度,从而开展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提高肌群力量,防止肌肉萎缩,从而促进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11]。此外,生物反馈疗法可帮助患者形成条件反射,患者在进行运动时,中枢神经接收来自外界刺激的大量信息,有助于易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改善中枢神经功能,促进肢体恢复协调,可随意活动[12]。本研究中,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Fugl-Meyer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该结果与上述理论相符。
综上所述,在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实施早期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及神经功能,有效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