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针刺辅助西医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2021-03-18李敬贤潘成年
李敬贤,潘成年
作者单位: 322000 浙江省义乌,义乌復元医院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中老年人群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后循环病变有关,患者因椎/基底动脉短暂供血不足导致眩晕、麻木及行走能力降低等多种症状,多在24h 内缓解[1]。临床对于后循环TIA 治疗多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扩血管及营养神经等措施,但在增加脑部血流灌注,降低卒中发生方面效果有限[2]。穴位针刺近年来被作为脑血管疾病辅助治疗手段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在改善脑部缺血缺氧状态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3]。本研究拟探讨通督调神针刺辅助西医治疗后循环TIA 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义乌復元医院收治的后循环TIA 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1)符合TIA诊断标准[4];(2)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5];(3)经颅影像学检查明确后循环病变存在;(4)患者年龄18 ~75 岁;(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TIA者;(2)既往有卒中史者;(3)有血液系统疾病者;(4)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57.4±6.7)岁;平均病程(4.40±1.82)个月;ABCD2 评分为(4.39±1.10)分。观察组男3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56.8±6.5)岁;平均病程为(4.51±1.89)个月;ABCD2 评分为(4.31±1.06)分。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根据诊疗指南[4]予规范干预,包括抗血小板、控制血压、降糖及调脂等,同时口服倍他司汀,12 mg/次,3 次/d,治疗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针刺穴位包括神道、风府、至阳、哑门、大椎、百会、颈夹脊及腰阳关,选择0.3 mm×50 mm 无菌针灸针,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约25 min,每10 分钟行针1 次,1 次/d,连续5 d 后休息2 d为一疗程;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评价中医症候积分[6],具体包括眩晕、头痛、难寐及耳鸣。(2)疗效[6]。显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5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比较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采用西门子ACUSON X300 型经颅彩超仪测量。(4)比较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红细胞比容(Hct),采用赛科希德SA-5000 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测量。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4 例,无效16 例,治疗总有效率73.33%(44/60);观察组显效29 例,有效26 例,无效5 例,治疗总有效率91.67%(55/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98,P <0.05)。
2.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眩晕、头痛、难寐及耳鸣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3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4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Hct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3。
3 讨论
TIA 是公认卒中先兆症状之一,目前认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继发后循环病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7]。研究显示,TIA 主要临床特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闭塞,随病情进展血管反复痉挛,最终导致TIA 发生[8]。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c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TIA 是卒中发生前治疗最佳时期,但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多通过药物进行抗血小板、稳定硬化斑块及控制发作危险因素等方法进行干预[9]。后循环TIA中医典籍中并无特定名称,多根据相关症状将其归于“眩晕”范畴[10]。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为基本病机,而肝阳上亢则为标实所在[11]。同时脑部功能与脏腑关系密切,而督脉则与五脏六腑间存在络属/联系。研究显示[12],针刺督脉腧穴可整体调节脏腑整体功能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部病症目的。本研究所用通督调神针刺主要通过刺激督脉腧穴,可奏健脾补髓、益气调神及疏肝通络之功效[13]。研究证实[14],督脉腧穴针刺能够促进椎/基底动脉扩张,缓解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同时其还可通过增加血流灌注降低脑部动脉血管内皮炎症损伤,减轻血管痉挛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水平均要优于对照组(均P <0.05)。提示通督调神针刺辅助西医治疗后循环TIA 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改善脑部缺血状态,并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