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意愿的影响
2021-03-18叶丽云郑聪霞王林丽胡锦英
叶丽云,郑聪霞,王林丽,胡锦英
作者单位: 323000 浙江省丽水,丽水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正常发育紧密依赖于其母亲适时的角色转换和喂养方式。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我国新生儿数量急剧上升,产妇年龄逐渐年轻化,母乳喂养问题以及初产妇角色适应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初产妇的心理,导致其抑郁、沮丧及疲倦,更极度影响新生儿的早期发育,导致其早期营养不良[1]。有数据表明,接受过育儿培训课程的产妇或非头胎产妇在育儿方面具有更高的效能,能够更快、更好得适应母亲角色,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2]。在育儿领域,母乳喂养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3],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倡导和鼓励母乳喂养,帮助初产妇及时适应为人母的角色。本研究针对初产妇给予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干预,旨在探讨其对初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意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12 月在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173 例初产妇,纳入标准:(1)单胎初产妇;(2)妊娠期24 ~30 周;(3)乳房发育正常。排除标准:(1)分娩后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2)临床资料不全;(3)精神不正常;(4)不能长期接受随访者。根据盲选决定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 例,年龄22 ~35 岁,平均(25.4±1.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中专及高中28 例,大专及本科36 例,硕士及以上9 例;分娩方式:顺产41 例,剖腹产49 例。对照组83 例,年龄23 ~37 岁,平均(25.0±1.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 例,中专及高中26 例,大专及本科34 例,硕士及以上8 例;分娩方式:顺产39 例,剖腹产44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理论知识的宣讲、喂养的正确姿势、挤奶手法、奶具消毒及辅食添加方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理论健康教育知识教学和实践情景模拟,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搭建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平台。护理人员、医师、产妇及其家属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取得联系,互相沟通,随时了解健康教育平台提供的一切产后知识,同时通过培训考核选拔出最优秀的护理人员为责任组长。责任组长主要负责运用以往案例进行理论教学,并结合现有成功案例现场示范,针对情景模拟方法及角色转换方式进行实时教学;同时定期制定相关育儿知识的视频课程、PPT 课程,包括新生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涨奶解决办法及产后康复训练等;让其下属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情景模拟的具体方法,然后根据考核选拔出相关的合格护理人员,从合格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4 位,分别承担产妇、家属、医生、护士角色。(2)准备好情景模拟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所需的实际模型,如胎儿模型、乳房模型、胎儿包褥及奶瓶等。(3)正式模拟训练:训练内容主要针对产后育儿的护理知识,各护理人员运用胎儿模型及其他必备物品,耐心演练母乳喂养知识、乳房护理知识、新生儿抚触、淋浴、更衣、尿布更换、臀部护理及脐部护理等,并让初产妇利用胎儿模型亲身体验。针对正确操作的初产妇给予鼓励,并及时纠正操作不规范的初产妇,确保初产妇掌握最基本的育儿技能,尤其是关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如喂养姿势、喂养次数、喂养间隔时间、催奶方法、涨奶解决办法及乳头护理等,最终帮助初产妇迅速适应母亲角色。两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1h/次,1 次/周,总共持续6 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初产妇角色的适应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BSES)、母乳喂养意愿及总体幸福感(GWBS)。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评估:最高得分为80分,总共分为3 个档次,其中良好:64 ~80 分;一般:48 ~63 分;差:<48 分,该量表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94[4]。BSES 评估:含技能、内心活动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含有15 项检测指标,总分为30~150分,分值越高表示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95[5]。GWBS 评估:本次总共统计6个项目,每个项目含7 个选择,对应1 ~7 分,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总体幸福感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97[6]。上述所有指标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总调查问卷份数为173 份,所有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按期完成调查问卷。其中BSES 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进行,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于干预6周后进行,母乳喂养意愿及GWBS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 周及6 周后进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比较观察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性优于对照组(Z=21.010,P <0.05),见表1。
2.2 两组初产妇BSE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初产妇B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周后初产妇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2.3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愿比较两组干预前初产妇母乳喂养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3、6 周后初产妇母乳喂养意愿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3。
2.4 两组初产妇GWBS 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3、6 周后初产妇GWB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4。
3 讨论
初产妇由于缺乏育儿经验,很难迅速完成向母亲角色的转换,常表现抑郁、焦虑及紧张等情绪[7]。伴随新生儿的出生,母亲不仅需要恢复自身的生理机能,更需要尽快进入母亲角色,熟悉育儿知识,同时与新生儿亲密互动。研究表明,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和育儿技能有利于产妇尽早完成角色转换,同时调动母乳喂养方式的积极性[8]。通常情况下,初产妇喂养和育儿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产妇在实践育儿操作行为过程中亲身体验的经历;而间接经验则是靠产妇从日常生活中或他人成功育儿行为过程中间接总结,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所获得的经验[9]。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后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成为产妇获取育儿经验的间接性偏爱方式。有研究显示情景体验式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和育儿自我效能[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和纯母乳喂养意愿,同时增强其幸福感。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平台的搭建为初产妇提供了资深的产科医生、责任护士及相关护理人员,微信、电话及微博等联系方式为其有效沟通提供了极大便利。一方面,通过网络视频、PPT 教学及案例演练等方式随时帮助护理人员全面提升相关专业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初产妇及其家属可以随时了解和熟悉自身育儿能力的变换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提升母乳喂养的意愿。(2)护理人员分别扮演产妇、家属、医生、护理人员等角色,针对产后育儿,诸如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眼神沟通、新生儿淋浴及更衣等具体方面进行实践演练,并定期监督与指导初产妇亲身参与,模拟提前进入母亲的角色,让初产妇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实践的乐趣。有证据支撑母乳喂养意愿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新生儿喂养方式,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信度[11]。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情景模拟配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利于初产妇成功完成向母亲角色的转换。
表1 两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比较 例(%)
表3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愿比较例 (%)
表3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愿比较 例(%)
表4 两组初产妇GWBS 评分比较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