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观察
2021-03-18蔡婉莹
蔡婉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362000)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的心肌缺氧缺血性坏死,发病突然且病情凶险。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1]。心肌梗死可由不佳情绪和过度操劳诱发,也会因情绪不佳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在发病时伴有的强烈心绞痛会引发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这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会引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长时间会导致患者身体功能失常,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进一步的伤害[2-3]。因此需要采用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增强患者机体功能,助其恢复身心健康。本文特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88例心肌梗死患者来阐述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3.2±3.5)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4.2±3.3)岁。2组患者的基线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为进行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包括:1)对患者进行健康科普宣教,播放视频短片让患者充分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对患者讲解其治疗计划,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更加积极配合治疗[4];3)详细询问患者个人情况,了解其家庭背景,与其家属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在合理范围内解决患者提出的要求,使其保持心情愉快;4)鼓励病患家属对患者多加陪伴,同时不要在病患面前表现出过大的情绪波动,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5)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时,护理人员需适当对患者进行表扬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状态[5]。
1.3 观察指标 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不良情绪评分。
2 结果
2.2 2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干预后,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分)
2.3 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比较 干预后,2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比较分)
3 讨论
心肌梗死多为突发性且病情凶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很多患者在面临打击时会丧失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陷入担忧自我身体健康的深深焦虑中。甚至有些患者会变得消极、悲观,这些负面情绪毫无疑问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是人类机体正常运作的基础,也是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前提。本次研究显示合理的药物治疗辅助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引发的睡眠障碍,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非常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