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查分析

2021-03-17杜园玉高洁

成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生代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观

杜园玉 高洁

摘 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在社会突发重大公共危机下的反脆弱性,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是提升就业能力和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杭州师范大学2018级学生为例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性格、兴趣与能力上的认知状况,窥见新生代大学生的普遍价值观与就业价值观的关联情况,最后,提出改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 反脆弱性 职业生涯规划 价值观

受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中美贸易战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再加上毕业人数骤增至840万,这些都给高校毕业生的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根据各学院职业发展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为学校针对性、有效性地开展相关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次调查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以杭州师范大学2018级(2000年后出生)学生为主体,共发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问卷750份,收回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600份,男生占比29.33%,女生占比70.67%,样本涵盖面广,样本容量、样本代表性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统计意义,然后利用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相关调研报告。

1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未来规划相关性情况分析

由表1可知:被调查者对于未来规划的认识主要与未来职业要求了解程度和其自我认识程度有关。

1.1 转专业想法不同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开始学习的第一课就是专业导论课,带领学生去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加深对此专业的认识,进而明确这门专业是否适合自己,之后是否要继续学习。经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仅有14%的同学认为专业导论课并不重要,86%的同学认为专业导论课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有转专业想法的同学占58%,无转专业想法的同学占42%。

自我认知与专业喜欢程度在0.05的水平下对同学转专业的想法有着显著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336和0.928,职业要求了解程度和专业导论课重要性认知在0.1的显著水平下对转专业的想法有显著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184和0.182。其中自我认知程度越好的同学越愿意转专业,而对专业越喜欢以及越认为专业导论课重要的同學更偏向不愿意转专业。

1.2 未来规划程度不同的原因分析

有问卷统计结果可知:有16.77%的同学完全不了解未来的职业要求,36%的同学稍微了解,47.23%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要求较为清晰。

对未来职业要求越不了解的同学和对自身优劣势越不清楚的同学不清楚自身未来规划的可能性越大。

由以上两方面分析可知:大学生转专业想法和对未来职业要求了解程度均与其自我认知程度有着显著相关性,而且与自身未来规划均呈正比,对自我认知越清晰,对未来的规划就越明确。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更是自己合理的做出人生未来职业规划的根本要素。

2 大学生对职业发展课程的认知情况分析

有调查统计结果可知:有38.67%的同学职业知识是来自学校的职业指导中心以及相关课程,35.33%来自于父母的交流,18.67%来自对相关资料的了解,还有7.35%来自相关就业协会。显而易见,现在大学生职业知识的来源多而复杂,学校教育仅仅是一小部分。

由表2可知,职业知识来源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和希望得到的培训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当代多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自己的未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渴望从职业发展课程中获取更多对自己未来有益的知识。

3 互联网时代下00后普遍价值观分析

3.1 新生代大学生普遍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1.职业的薪酬与福利待遇是新生代毕业生就业时重要的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工资与福利成为68%学生考虑的因素之一,而工作环境成为约50%学生的考虑因素之一,这就代表了新生代毕业生对工作薪资与福利待遇水平的重视,这就与他们看重物质条件和经济利益的职业价值观相一致。

2.新生代毕业生选择工作时,重视职业声誉和工作的发展空间及前景。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个人发展空间与公司业绩前景、公司重视人才程度都在约50%学生考虑的因素之中。一般而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员工个人价值实现,获得他人尊重和认可等精神因素息息相关。

3.新生代大学生在毕业选择工作时,更偏好于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专长。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兴趣爱好成为约44%学生的考虑因素之一。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职业,能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而实现工作的晋升。因此,新生代大学生就业时会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的匹配度。

3.2 个人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1.个人所处生涯阶段

(1)学校教育的不同。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是在中学、大学时期形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而大学阶段更为重要。因此,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校园文化以及学校师生都对学生价值观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教育环境的不同造成价值观念的不同。

(2)家庭环境的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的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尤其是父母的价值观念更是在生活中渗透入子女的价值取向,而随着一代代父母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子女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

(3)个人因素的改变。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自我评价和自身素质随着年龄的变化也在变化,造成自身在不同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价值观的变化。

2.社会环境

(1)就业政策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包分配的模式,以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转向目前“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新机制,使得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以往固有的“一职定终生”的理念,“铁饭碗”的意识到如今的自主择业意识不断增强,职业价值取向也由国家集体向实现个人价值转变。

(2)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今天世界的经济受下行压力、中美贸易战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在未来必定有更多不确定性。而我国经济近些年来迅速发展,人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行业的差别。而这种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需要考虑的不仅有行业、职业因素,而且还有地区因素。

(3)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多元化成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趋势,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在这种大环境的作用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不同层面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的影响而逐渐呈现多元性。

4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建议

4.1 建立健全的教育系统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在教学内容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就业指导和对正确价值观的简单说教,而是力求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相关的教育系统,组织开展相关的创业培训、择业指导、政策咨询等针对个人和团队的差异性辅导和咨询,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变得系统、科学和实用。

4.2 设计规范的課程结构

高校应该编制适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材。开设贯穿从大一到大四全程的教学课程,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群体和特点,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展团体辅导或进行一对一的个人辅导,最终帮助学生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3 坚持职业道德的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养目的不能只局限于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同时高校还要加强集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培养更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4.4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根据企业在测评中选择胜任力的比例,我们发现忠诚度、责任心和执行力是企业极为看重的三点。高校应该让学生了解自身与目标职业的差距,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提高相应的工作能力,使其与企业要求相匹配,让这种胜任力成为自己择业、就业的最大保障。

本文为杭州师范大学“星光计划”课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长旭,赵磊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3):82-85.

[2] 刘芳,冉素娟.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观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医学教育探索,2008,7(05).

[3] 曲家安,郑行之.大学生职业观实证研究[D]中国成人教育,2018(15):65-71.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

猜你喜欢

新生代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