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2021-03-17林冰冰

成长 2021年3期

林冰冰

摘 要:前瞻记忆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我们不仅面临一项前瞻任务,而越是重要的任务越容易被记住。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由压力体验所带来的身心变化。在工作和生活中,选择适当的重要性操作手段来提高前瞻记忆表现和保证进行中任务顺利执行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现有的研究,分别从提供奖励、提供社会动机、相对重要性和绝对重要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更好地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任务重要性 前瞻记忆 奖励

1 引言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是指記得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执行事先计划好的事件或者活动。例如,下班回家路上记得去超市买日用品。在生活中,前瞻记忆的成功执行使我们更有效率地生活。但是,通常我们不仅面临一项前瞻任务,而越是重要的任务越容易被记住。例如,记得关闭燃气灶肯定比记得倒垃圾重要。因此,进一步探究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十分重要。

一个任务重要与否通常和个体的价值观、欲望、目的和其对结果的评估有关,是基于个体的主观评价。但在前瞻记忆实验研究中,这种重要性是由实验者操纵的。前瞻记忆主要采用“双任务”实验研究范式,该范式将前瞻记忆任务镶嵌在进行中任务当中,要求被试完成进行中任务的同时还要记得完成前瞻任务。以下将根据相关的研究,从四种不同任务重要性的操纵方法角度进行梳理和阐述。

2 提供奖励

提供奖励是指实验者通过奖励的种类、数量来操纵前瞻记忆任务的吸引力和重要程度。Meacham,J.A.等人在1977年最早使用奖励方法来增加前瞻任务重要性。该研究主试承诺被试每完成一个前瞻任务将获得金钱奖励。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奖励组,提供金钱奖励可以提高前瞻任务成绩。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此类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结论,提供奖励可以激活个体更高的意图水平,对预期的前瞻目标有更高的敏感性。而在学龄前儿童的研究中,由于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认知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无一致的结论。

提供奖励可以使个体积极监控前瞻目标的出现,那么这是否会导致较少的注意资源分配给进行中任务从而降低进行中任务的表现呢?目前,有两项研究均发现,物质奖励并不会降低进行中任务的表现。但这两项研究均为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并且认知负荷较低,因此被试可能有充足的注意资源积极地监控前瞻任务并同时完成进行中任务。

此外,还有研究者探究了名誉奖励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研究者Maria A. Brandimonte告知被试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实验心理学活动册子上,并会在下一次会议上表示感谢。但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组的前瞻任务表现明显好于名誉奖励组,并且名誉奖励组的进行中任务反应时也较长。这可能是由于被试在任务较简单情况下会质疑主试的动机而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双任务表现。并且研究者认为实验室环境下的名誉奖励可能会和个体内在动机存在冲突。因此,前瞻任务的监控策略可能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机制所调节。

3 提供社会动机

提供社会动机是指实验者通过强调当前要完成的任务是对他人十分重要的,以此来激发被试的亲社会动机。通常,前瞻任务也包括记住为他人做某事,而且我们会更有信心完成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前瞻任务。众多研究表明,亲社会条件下的前瞻任务表现显著优于控制组,并且是在不影响进行中任务情况下提高前瞻记忆表现。此外, Altgassen等人的研究表明提供社会动机所诱发的这种社会重要性可以缩小老年组和年轻组之间的前瞻记忆表现,并且既没有增加监控成本也没有影响进行中任务表现。

提供社会动机以及提供物质奖励对前瞻记忆的积极影响符合Penningroth, S. L.等人提出的基于目标的认知-动机模型。该模型认为当意向与个人目标相关的时候动机就会增强,从而影响意向的编码、保持、提取。因此,当前瞻意图与个体内在动机(亲社会行为)和外在动机(奖励)一致的情况下,前瞻任务成绩显著提高。而在提供名誉奖励条件下,因意图与个体内在动机产生冲突而导致前瞻任务成绩表现的下降。

有趣的是,有研究者比较了社会动机和奖励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Brandimonte, M. A.等人的研究表明前瞻记忆任务在社会动机条件下的表现优于奖励条件和标准条件,而在同时提供奖励和社会动机条件下,前瞻记忆成绩却明显降低。许多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引入小额物质或名誉奖励会削弱亲社会动机的积极影响,使前瞻表现更差。但是,研究者发现高额的物质奖励会消除这一影响。这一现象符合认知评价理论,在同时提供社会动机和奖励条件下,奖励被认为是控制行为的,此时奖励会降低内在动机从而不利于前瞻意图提取。而在只提供奖励条件下,奖励使个体产生了能力感从而提高了前瞻记忆表现。但是当奖励金额足够高时,个体可以在实验环境中抑制内在动机,消除内外动机冲突,将奖励视为对行为的“购买”,从而积极参与实验。

4 是相对重要性指令

相对重要性是指实验者通过指导语强调前瞻记忆任务比进行中任务重要,使被试直接感知两任务的不同重要等级。这种重要性操作也被称为双任务优先排序。以往多数研究均得出较一致的结论,相对重要性操作可以增强前瞻记忆表现,但是这种记忆能力的提高是以牺牲进行中任务为代价的。也有一些研究没有发现相对重要性对前瞻记忆的积极影响。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双任务中的低认知负荷以及前瞻任务聚焦性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聚焦性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中任务和前瞻任务均是同一种加工类型,被试不需要从一种加工项目转换至另一种加工项目。低认知负荷和任务聚焦性可能导致被试有充足的认知资源完成双任务。因此,较低的认知负荷和任务聚焦性可能会影响相对重要性的积极作用。

有研究者提出相对重要性操作对进行中任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前瞻记忆目标是否实际发生。Loft, S.等人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的相对重要性指导语条件下,相比于控制组,无论前瞻记忆目标是否出现都导致了进行中任务成绩的下降。在这表明,相对重要性操纵可能引发被试对前瞻记忆任务进行优先处理。无论前瞻目标是否实际出现,被试都会分配注意资源来监控前瞻目标的出现。

此外, Smith, R. E.等调查了相对重要性操作的年龄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重要性指导语条件下,年轻组和老年组的前瞻记忆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年龄与重要性操纵之间无交互作用,这表明重要性对不同年龄组个体具有同等的影响,并没有缩小由年龄导致的前瞻记忆差异。相反, Hering, A.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强调前瞻记忆任务时,老年人的前瞻记忆表现和年轻人一样好,但是这种年龄效应的降低是以牺牲老年人进行中任务成绩为代价的。该实验表明,相比于老年人,年轻人比较不受相对重要性操纵的影响。但是,这两项研究没有对老年组和年轻组的进行中任务进行认知负荷平衡匹配,以及两项研究的前瞻任务认知负荷不同,这也可能是导致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由此可见,相对重要性操纵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5 绝对重要性指令

绝对重要性是指通过指导语的方式只告诉被试前瞻任务是重要的,没有对进行中任务重要性进行提示。与相对重要性相反,这种重要性操作并不明确强调双任务优先级。到目前为止,有三项研究探索了绝对重要性对前瞻记忆表现的影响。Einstein, G. O.等人研究了绝对重要性和任务聚焦性二者对前瞻记忆表現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非聚焦条件下,强调重要性才会影响前瞻记忆的表现,并且与标准指导语条件相比,在聚焦条件下的进行中任务成绩较差。但在沃尔特(Walter)等人的研究中发现,相比于控制组,无论线索是否聚焦,绝对重要性指导语可以提高前瞻记忆但并未造成进行中任务成绩的降低。我国学者毕蓉等研究了绝对重要性和认知负荷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但前瞻记忆表现出现了天花板效应[1]。

在上述绝对重要性的研究中,绝对重要性和线索的聚焦性对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不一,这很有可能是由于认知负荷不同引起。因斯坦等人实验中只有一个前瞻任务靶线索加之与聚焦条件叠加,这可能导致认知负荷较低,所以可能在没有强调前瞻任务绝对重要的情况下前瞻任务成绩已经出现天花板效应,因此导致在聚焦条件下没有发现绝对重要性的影响。目前,只有学者毕蓉对绝对重要性和认知负荷二者进行研究,但是前瞻记忆却出现了天花板效应,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在该实验中前瞻线索的聚焦性调节了任务重要性效应。因此,任务的聚焦性和实验任务的认知负荷可能是影响绝对重要性的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四种不同任务重要性操作类型相关研究的梳理表明,重要性对前瞻记忆有积极影响,并且对进行中任务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这符合多重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前瞻记忆的成功执行不一定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如果前瞻目标是较独特的、显著的、重要的以及与进行中任务加工重叠程度较大的,那么前瞻目标的察觉和提取则是自动检索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任务重要性可以增强被试对实验的卷入程度,并且可能影响个体的资源分配策略。根据多重加工理论,相对重要性操作可能会使个体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去监控前瞻目标的出现,从而对前瞻任务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资源分配策略变化也导致进行中任务成绩降低。而在提供奖励、社会动机和绝对重要性的情况下,任务重要操作可能增强了前瞻目标的自动检索,从而提高前瞻记忆表现并且没有对进行中任务产生影响[2]。

不同的任务重要性操作类型可能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激发了被试不同程度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阐明内外动机、重要性及其内在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系统地探究认知负荷和任务聚焦性对任务重要性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进行中任务的影响模式。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记忆任务失败都是由前瞻记忆任务的遗忘引起的,因此探究前瞻记忆成功执行的影响因素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表明,提供奖励、社会动机、赋予前瞻记忆任务的相对重要性和绝对重要性是提高前瞻记忆表现的有效手段。重要的是,在提供奖励、社会动机和绝对重要性情况下,是可以在不影响进行中任务的情况下提高前瞻任务成绩。这一发现对安全有着高要求的航空和医疗领域等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类环境往往需要个体很好地完成正在进行的任务的同时,牢记将要执行的前瞻任务。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选择适当的重要性操作手段来提高前瞻记忆表现和保证进行中任务顺利执行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毕蓉,郑小阳,孙猛,魏萍,王岩.绝对重要性和认知负荷影响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J].心理科学,2019,42(01):29-35.

[2] 张芝,王健,张彤,葛列众.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的迁移恰当加工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05):718-723.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福州市 3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