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03-17吴振宇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5期
关键词:试验段实测值平整度

吴振宇 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车里程迅速增长。然而,在公路建设里程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养护维修任务。沥青路面因其优异的性能在高等级公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沥青路面极易出现大量早期病害,比如坑槽、裂缝、车辙等。为了消除病害,恢复路面使用性能,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养护维修方案,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服务质量。目前,沥青路面修补法常分为两大类,即热补法和冷补法,其中热补法最为常见,又将其分为传统加热修补法和就地加热修补法,微波加热技术属于就地加热修补法之一,相比其他修补方法,微波加热技术性能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道路病害修补工艺。

一、微波加热的特点

微波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便可接触,譬如微波炉加热原理。目前,已证实在微波加热机理当中包含多种原理,如超热效应、光化学聚焦、PMF效应等等。在传播当中,微波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

基于上述特点,在道路修补当中,采用微波加热法的原因还在于微波加热均匀、加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温度可控、安全性高,且不会有污染物排放等优势。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建成通车多年,随着沿线交通量日益增长,路面病害问题愈加严重。为了修补路面病害,本工程采用了微波加热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段,共500m长。为了保证修补效果,需提前做好路面损坏状况调查,经调查结果显示,本路段主要病害为车辙、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沉陷、坑槽等。

三、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一)车辙处理

根据现场路面损坏调查情况显示,本路段存在较为严重的车辙病害,范围覆盖全段,平均深度在5mm左右,多为失稳型车辙病害。为了解决此类车辙病害,可采用“微波加热+碾压整平”方案。施工流程为:清理原路面—加热病害区域—添加新料—摊铺整平—碾压。

第一,清理原路面。在车辙病害处治前,要先将原路面清理干净,保证病害部位无杂质、无尘土等,确保其洁净、干燥。

第二,加热病害区域。通过微波加热设备进行病害区域加热处理,保证加热温度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添加新料。针对车辙病害部位缺料情况,需及时添加适量的沥青混合料,确保新料和旧路面材料相符,保证填补适中。

第四,摊铺整平。针对新掺加的材料,需及时摊铺、整平。

第五,碾压。待完成上述施工作业后,需及时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度满足规定要求。

(二)裂缝处理

目前,裂缝修补施工常采用两种方法,即热灌封与冷灌缝。根据以往经验可知,在裂缝修补当中若采用单一的冷灌缝法,存在很多问题,且不利于提升后期施工质量。究其原因在于灌缝材料和旧料间的粘结性能不足。若一味采用热灌缝法,虽能克服冷灌缝的缺陷,但存在施工效率低,环境污染大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决定采用微波加热法。这种方法需提前对裂缝周边的旧料进行预热,待灌注施工之后,便可灌注新材料。根据本工程的病害情况,主要裂缝类型为纵向、横向裂缝,长度多在2m以上,且存在横贯裂缝,但整体来讲,多为轻微裂缝。此外,局部存在龟裂沉陷情况,深度多为43~52mm,面积不超过2.5m×1.5m。

表1 微波的主要特点

为了解决此类病害,决定采用“微波加热+灌注沥青”方案。施工流程为:清理裂缝部位—加热—灌注新沥青材料—开放交通。

第一,清理裂缝部位。施工前,要先将裂缝部位及其施工作业区域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无杂物,也可通过高压气吹扫裂缝。

第二,加热。通过微波加热设备对所需施工部位进行连续不断地加热,加热时间不得少于15min,且严控加热温度。

第三,灌注新沥青。完成上述施工作业后,便可按量灌注新沥青材料,保证灌注量充足。

第四,开放交通。待缝口多余沥青材料清理干净之后,且各项指标满足规定要求,即可开放交通。

(三)坑槽处理

在本工程当中,也存在大量坑槽病害,面积多在2.0m×1.2m以下。为了修复此类病害,需先清理干净松散的颗粒材料,随后填筑新材料。施工流程为:加热—填筑新料—碾压—开放交通。

第一,加热。针对坑槽病害区域进行加热,加热时间可控制在20~25min之间。

第二,完成微波加热施工工序之后,便可加入一定量的新沥青混合料。并完成摊铺、整平施工工艺,随后清除多余的松散粒料。

第三,碾压。按照碾压施工原则,进行“2遍静压+4遍振压”施工,保证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待满足各项施工要求后,且修补部位的温度基本与外部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即可开放交通。

四、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养护效果评价与分析

为了验证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养护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工后路面的渗水系数、压实度、平整度等进行了测定,以便确定微波加热的实际应用成效。

(一)渗水系数

本试验段共500m长,每隔100m设一个测点,共设5个测点。分别对各个测点的渗水系数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下:

(1)测点1渗水系数实测值为11ml/min;

(2)测点2渗水系数实测值为76ml/min;

(3)测点3渗水系数实测值为26ml/min;

(4)测点4渗水系数实测值为20ml/min;

(5)测点5渗水系数实测值为68ml/min。

相比规范值≤300 ml/min,本试验段的所有测点实测值均可满足规定要求,且远远小于规范要求,说明沥青路面病害经微波加热修复后,具有良好的抗渗效果。

(二)压实度

在测定试验段压实度时,同样设5个测点,间距为100m。所得结果如下:

(1)测点1压实度实测值为97.6%;

(2)测点2压实度实测值为98.5%;

(3)测点3压实度实测值为98.9%;

(4)测点4压实度实测值为99.0%;

(5)测点5压实度实测值为97.9%。

相比规范值≥93%,本试验段的所有测点实测值均可满足规定要求,且在97%以上。表明沥青路面病害经微波加热处治后,压实度良好。

(三)构造深度

在测定试验段构造深度时,同样设5个测点,间距为100m。所得结果如下:

(1)测点1构造深度实测值为0.72mm;

(2)测点2构造深度实测值为67mm;

(3)测点3构造深度实测值为0.78mm;

(4)测点4构造深度实测值为0.62mm;

(5)测点5构造深度实测值为0.69mm。

相比规范值≥0.55mm,本试验段的所有测点实测值均可达到规定要求。

(四)平整度

在测定试验段平整度时,同样设5个测点,间距为100m。所得结果如下:

(1)测点1平整度实测值为2.6mm;

(2)测点2平整度实测值为1.2mm;

(3)测点3平整度实测值为1.6mm;

(4)测点4平整度实测值为1.1mm;

(5)测点5平整度实测值为2.1mm。

相比规范值≤5.0mm,本试验段的所有测点实测值均可达到规定要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公路网络基本完善。然而,沥青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很多沥青路面出现了早期病害,造成大量路面结构无法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坑槽、车辙、裂缝、泛油等等,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病害加重,危害行车舒适性和安全,甚至产生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为此,必须选取合适的养护方案。将微波加热技术用于旧路病害修补工作,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解决病害问题。因此,开展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养护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试验段实测值平整度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市售纯牛奶和巴氏杀菌乳营养成分分析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Ⅰ标基坑监测及结果分析研究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一种基于实测值理论计算的导航台电磁干扰分析方法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