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研究

2021-03-17李燕飞赵春燕

科学咨询 2021年6期
关键词:留洋后备联赛

李燕飞 赵春燕

(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2.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 重庆 401331)

一个国家足球后备人才力量的强弱不仅关系到职业联赛发展的好坏,而且关系到国家足球水平的高低。在国内联赛的赛场上,各支球队的主要、核心位置长期由外援把持。而在国际赛场上,中国各年龄段国家队的战绩也长期不佳。在2005年世青赛上中国国青队的灵光一现后,中国国家足球各级青年队便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在最近的2019年亚洲杯8强赛场上,中国队以0-3负于伊朗队,无缘晋级。这已是国足连续15年没有进入亚洲杯四强了。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我国足球后备力量培养状况的不佳应该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且重视的重要原因。

一、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项目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任何运动项目要不断提高并保持水平,都应该遵循项目发展规律及运动员自身成长规律,踏实、耐心地做好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当前,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出现后继无人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是一个主要原因[1]。

1994年4月17日,“万宝路杯”1994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在成都正式开幕,标志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正式开始。在此之后,我国足球逐渐开始变为以市场为主体,政府投资逐渐减少,社会、企业、个人等投资逐渐增加的职业足球联赛模式,摆脱了过去多年的计划体制足球发展模式。相应地,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图1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由图1可知,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典型的“金字塔”模式。“金字塔”最底端有大量青少年运动员。他们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最终进入高水平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甚至进入国家队,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这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为我国选拔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此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1.如此多级的层层选拔必将淘汰大量的基层运动员,而登上金字塔尖的运动员实为少数。这会导致大量具有一定天赋的青少年基层运动员的家长心生怯意,不敢把孩子的未来赌在这条独木桥上。2.我国国家足球队和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主要是由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和相关体育运动学校、专业足球学校等后备人才组织选拔上去的,真正从普通学校的校园足球领域走出来,并接受过较高水平思想文化教育的球员很少。这将导致球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在足球这种复杂多变、强调精细团队配合的运动项目中,战术思想领悟与执行的能力明显不足。3.职业球员因为文化水平较低,退役后的生活、工作也较难解决。

综上所述,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体上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从横向上来看,这一“金字塔”结构的各个部分是比较封闭的。学校教育系统和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培养系统的交流较少,相互输送球员也较少。从纵向上来看,经过层层选拔、向上输送,并到达塔尖的优秀运动员绝大部分来自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少量来自专业的运动技术学校,几乎没有来自学校教育系统的。这样的不平衡发展状况极易导致青少年人生选择的极端化,要么走职业路线,要么走普通学校教育路线,缺乏自由选择的空间。

二、中国足球后备人才训练竞赛体系

中国的足球后备人才训练体系可分为两大系列:普及系列和竞技系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足球的发展,竞技系列的主体主要以中超、中甲等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后备梯队为主,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的足球青训队为辅。普及系列则主要由各类足球学校、校园足球试点学校、业余体校和普通学校足球俱乐部等训练组织构成。相应地,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竞赛体系是严格按照不同足球训练系列来构建的,同样分为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年龄阶段划分和参赛单位也大致相同。但是,在普及系列中,参加比赛的球队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分别会由各地方会员协会、大区和中国足协组织3个层次的比赛,即城市比赛、大区比赛和全国比赛。城市比赛由中国足协各会员协会主办;大区比赛由大区某一会员协会主办;全国比赛由中国足协主办。竞技系列比赛则主要由中国足协举办。

综上,中国足球后备人才训练竞赛体系主要分为两个系列和若干个年龄段。但在中国的训练体系中,两个系列相同年龄段的球员缺乏交流和相互输送的渠道,体系较为封闭,缺乏活力。在竞赛体系上,中国的普及系列主要由教育部门主导,竞技系列主要由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和职业俱乐部主导。普及系列的足球竞技水平大大低于竞技系列。而现在的职业足球和国际足球比赛都是高度竞技性的,因此,我国的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挑选球员都侧重于竞技系列。这导致我国相关部门、组织都更关注竞技系列,而缺乏对普及系列的重视。普及系列的竞赛体系于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选拔中变得越来越尴尬。因此,我国最后走到塔尖的高水平、优秀足球运动员大多来自竞技系列中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后备梯队,真正从普及系列的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的优秀球员寥寥无几。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球员并没有走上极有可能的职业球员道路。这个优秀球员的选拔问题亟待解决。而看看我们的近邻——亚洲足球强国日本,在它的竞赛体系中,普及系列和竞技系列虽然也分属不同部门、组织管理,但受到上级部门的同样重视,竞技水平发展比较平衡。普及系列的学生球员经过高水平的比赛洗礼后,在成年后,也能走上职业足球道路。这样,两大系列为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输送的优秀球员人数和质量是相差无几的。它们都为日本足球项目输送了不少优秀运动员。相较而言,我国足球后备人才训练竞赛体系有待改善。

三、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成果及现状

对于一个国家的职业足球的发展乃至整体足球水平来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更好地审视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乃至中国整体足球发展现状,促进我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中国从1994年进行足球职业化改革后,也有2002年首次进入世界杯和2005年荷兰世青赛上大放异彩的辉煌一瞬,但更多的是如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最后阶段失败、2013年1-5负于泰国等的悲情时刻。欧洲五大联赛(包括英超、西甲、意甲、法甲、德甲)是世界上水平最高、职业化程度最高、人气最高的五大联赛。世界各国职业足球运动员都以能进入这五大联赛踢球为目标。因此,在五大联赛踢球的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成果。因为笔者主要研究中日两国职业足球的发展现状,应侧重于对现阶段情况的调查研究,所以,笔者对最近11年的2007~2017赛季中国球员留洋世界五大联赛的具体数量进行了统计(如表1)。年代久远的球员数据不在统计序列当中。

表1 2007~2017赛季中国球员留洋五大联赛具体人数 单位:人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7~2017赛季中,我国留洋世界五大联赛的球员人数呈整体下滑趋势。2007年是我国近年来留洋五大联赛球员最多的赛季。当时,在英超赛场上有曼城的孙继海、查尔顿的郑智、曼联的董方卓、谢菲尔德联的李铁,德甲赛场上有科特布斯的邵佳一。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留洋世界五大联赛的球员逐渐减少,具体留洋情况如下:2010赛季和2011赛季只有德甲联赛沙尔克04的蒿俊闵1人;2015赛季有西甲巴列卡诺的张呈栋和德甲沃尔夫斯堡的张稀哲2人;2017赛季和2018赛季有德甲联赛不莱梅的张玉宁1人;2019赛季有西甲联赛西班牙人的武磊;而2009、2012、2013、2014、2016年出现了留洋世界五大联赛球员人数为0的情况。在这些留洋世界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中,能长期当上球队主力的寥寥无几。他们大多都是替补出场,且上场次数偏少。综合来看,我国留洋世界五大联赛的年轻球员人数偏少,且上场机会不多,大多数球员属于角色球员,甚至边缘球员一类。

综上所述,我国近年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成果严重不足,与我国近年来日益火爆的足球发展程度严重不对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相比其他足球强国,我国足球青训人员数量差距较大。在这人数有限且较少的范围中选出优秀球员进行培养并参加竞技比赛,培养结果和参赛结果可想而知[2]。

四、结论

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方面,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竞赛体系属于“金字塔”模式,缺乏交互式的培养方式。各个培养系统缺少交流学习。相关职业梯队的球员不能较好地学习文化课,学校内的学生球员则不能方便地接触到专业的足球培训。这样不能促进球员的全方面发展,不能为球员的后续职业发展打好基础,造成的现实情况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系中的高水平、优秀球员输送渠道单一,校园足球、职业俱乐部梯队、业余俱乐部等都不能为国家队或高水平俱乐部输送大量人才。概括来说,就是中国的后备人才培养竞赛体系主要存在后备人才培养竞赛体系中的各个培养系统之间缺乏交流学习导致的体系比较封闭和高水平优秀球员的输送模式较为单一这两个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在培养成果方面,我国至今都没有培养出一个受业界广泛认可的世界级球星,现在连一个能在世界五大联赛赛场踢上主力的球员都没有。参照篮球的姚明、网球的李娜、台球的丁俊晖,一项运动要想在某国获得快速普及、发展,高水平、优秀明星运动员的“偶像效应”是非常有效的。

猜你喜欢

留洋后备联赛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中国足球留洋路艰辛曲折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推广与变形
运动员留洋对足球发展的影响研究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留洋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