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我国水文化融入水利院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探讨
——评《水利概论》

2021-03-17

灌溉排水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水利专业课程

刘 君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郑州 450006)

水文化的含义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创造的一切与水有关文化现象的总称,包含了水利文化的全部内容。是从全社会的视野来看待水和水利的。我们说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就是说,中华水文化是客观地存在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的任务在于把中华文化中各个方面与水有关的文化集中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层面的水文化主要包括水形态、水工程、水工具、水环境、水景观等。

水文化的主要特性有:第一,水文化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形态。第二,水文化是水在与人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形态。第三,水文化内涵要素和定义类型与文化基本一致。这是文化与水文化最紧密的联系的反映。第四,水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既有物质形态的水文化,也有精神形态的水文化,还有一个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分别体现了人类与水的联系作用于自然界,作用于社会,作用人本身山中状态,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各有侧重。第五,水文化具有母体文化的特性。

作为水利院校应把水文化作为其重要科目,以“科学之水”的方式,将与水利科学相关的学科结合中国水文化内容传授给学生,另外,国家提倡新的教学改革要以课程思政为主。

《水利概论》内容包括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水利工程、水利经济与水利管理、水利科技与水文化等5 篇。第1 篇为水文学与水资源,从整体上对地球上的水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大气——陆地水分交换系统,地表以下的水文系统,流域水文,水文分析与预测,水资源评价与配置;第2 篇为水环境与水生态,从环境与生态,水环境问题与对策,水生态问题与对策,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及补偿途径方面进行了介绍;第3 篇介绍了水利工程,通过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防洪工程,水力发电工程,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介绍;第4 篇为水利经济与水利管理,从水利与可持续发展,水利经济,水利管理方面进行了介绍;第5 篇为水利科技与水文化,从水利科技及其人才培养,水文化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水文方面通过其基本意义进行概述,又从水文化的表层(物象文化),中层(行为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水文化与水利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水利概论》为水利学科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供各专业开设“水利概论”课程使用。《水利概论》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水利概论”或“水利工程概论”课程使用,也可供社会上关心水利的人士了解水利使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被提了出来,近年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讲话精神——“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建设逐渐成为新的教育改革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开起来。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深入思考,发觉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构建思政理论、专业教育综合素养之间的有机整体系统,发展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台式。新的改革必定面临新的挑战,建设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时,我们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尤其对理工科教学而言,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专业课程与需要高度的思想水平的思政课程之间的矛盾是否突出,怎么才能做到两种知识体系相互兼容直至融合,怎么才能挖掘出专业课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政观点,教师的思政素质是否过硬,怎么能够在拓展专业水平的同时将问题转换为思政观点并提出来,以上都是面临的问题。

水利院校主要学科基本为理工科,其课程设置与人文社会学科不同的专业特征,同时,要体现出水文化,讲水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这就面临着双重挑战。首先,理工科课程具有客观性、专业性、逻辑性、自洽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征造就了水利科学课程知识闭环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了培养出实事求是、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必须秉承求真务实、精于转业、一以贯之的教学风格,这就使得课程思政进入专业课堂的难度加倍,同时为了讲水文化融入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文科素养,能够在教授专业课程时,注入人文情怀,将水文化的表层(物象文化)、中层(行为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含义融会贯通,一次作为突破口,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水文化相结合,建立起专业知识+水文化人文知识+课程思政知识的体系。

水利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其独特的教学过程规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掘—融入—渗透—依附—记忆—内化等环节。具体而言,就是需要教师在秉承原有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用思政的观点深度审读教学内容,细心发觉和挖掘其中的思政要素,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整合加工,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力求将思政元素嵌入专业知识的教学系统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出相关的观点,在各个环节将思政元素不断的渗入,同时还要注意在具体知识的传递时要把思政内容置于其中,对知识进行传递,并不断使其内化为专业知识的一部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找寻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将摸索到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一起固化融合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并在今后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让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互交融,在润物细无声中,最终达成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内化,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统一。

水利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一般具有普适性、专业性、间接性、便利性、亲和性和牢固性。水利科学课程与其他理工科课程具有共同的学科价值体系,它们均求真务实、科学理性、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等普适的价值观,为了讲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水利科学课程,就必须使其具有这些属性,才能真正地融合。水利科学具有实践性,因此我们就需要以实际操作作为融入点。水利科学课程必须保持其客观存在的科学性,将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其内核,而非左右其变质的干扰项。水利科学的发展史是众多先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完成的,这其中有伟大的大国工程,也有各种成败经验和教训,思政元素在这些内容上可以找到取之不竭的教学素材,可以将此作为突破口。水利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乏需要实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体现了课程的亲和性,教师可以在实操课程传授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以引导。水利科学课程内容往往会成为学生以后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扎实地掌握,将思政元素与之结合能够使思政内容也牢固刻在学生的心中。

水利科学课程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对水利科学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理性价值观教授给学生,将其作为一个结合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求真务实、崇尚真理和唯物论的思想,在时间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同时将水文化融入其中,进而阐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取不同时代水利科学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模范人物,对其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等优良精神进行分析,作为渗透点进行简单的讲述,但是不能过度,不能舍弃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性;水利兴则百业兴,从古至今,水利事业的发展都关乎社会民生、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水利人要以我国水文化为荣,要将发展水利事业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水利科学课程思政与传统思政课程不同,具有更加突出的特征和规律,我们要把握好这些特征和规律,将课程思政切实的融入水利科学专业课程的发展中,将我国悠久的水文化与之结合,把思政元素与水利专业知识一起教授给学生,在培养其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较高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能够拥有更好的能力,融入高速发展的社会。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水利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