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21-03-17付雷
付雷
(延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延安,716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人们发生各种意外伤害的几率也较之前明显增加,特别是手指钝性离断伤,发生率得到了显著增加。手指钝性离断伤主要是在手部受到外力后发生的离断性创伤,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绞伤、锯伤、机械性挤压伤等。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容易形成断指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之处[1]。断指再植是临床治疗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以显微镜为辅助手段,将离断的手指重新接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血管和神经的吻合,恢复局部的血液循环[2]。在本次研究中,就探讨了该手术方法对手指钝性离断伤的治疗效果,特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1 月-2020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62 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分布物件为19-68 岁,平均年龄为(43.22±7.13)岁,受伤部位:食指38 例,10 例拇指,10 例种植,2例环指,2 例小指,受伤时间为1-6h,平均受伤时间为(3.88±1.33)h,受伤原因:撕裂伤30 例,挤压伤25 例,器械伤17 例,断指分型:A 级20 例,B 级29 例,C 级13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完成凝血功能、心电图、血尿常规等检查,并对受伤部位进行了止血、消毒、镇痛处理,并用止血带将患臂捆绑起来,防止血液流失太多。给予患者抗痉挛、抗感染、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符合断指再植的手术指征,,并实施断指再植显微手术,给予患者肝素12500U,加入1000ml 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随即,给予患者臂丛神经麻醉,采用肥皂双氧水清洗创面,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操作,清创处理后,准备好骨性支架,根据断指的具体情况,将受损的骨质清除,同时,将切口缝合起来,确保血管再植后可以有效吻合。随后,以克氏针固定作为固定支架,缝合手指肌腱及关节囊,从而可以让手指肌肉和关节能够稳定恢复,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将受伤部位的动静脉吻合起来,包括血管移植修复断裂或栓塞的血管,从而重建手指的血运,有效预防手指出现坏死的问题。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对创伤部位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等细致缝合起来,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移植皮神经。术后,给予患者预防血管痉挛、抗凝、抗感染治疗,注意保暖,禁止吸烟,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断指的血运情况,一旦发现血管危象,必须及时针对性处理。术后7 周,将克氏针拆除,鼓励患者进行手指部位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WHOQOL 评分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分析
62 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共计25 例,治疗效果为良的共计31 例,治疗效果为差的共计6 例,优良率为90.32%,3例在术后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84%,在满意度方面,29 例患者很满意,30 例满意,3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5.16%。
2.2 患者术前及术后3 个月WHOQOL 评分对比
详见下表1,患者环境、社会、心理、生理方面的术后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术前及术后3 个月WHOQOL 评分对比
2.3 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详见下表2,成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失败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3 讨论
手指钝性离断是常见的外伤类型,通常是手指受到外物切割或外力挤压所导致的,在受伤后,手指血管以及组织均会受到严重损伤,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损伤。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此类患者,在受伤后的12h 内接受治疗是最佳的时机,一旦超过24h,则会降低断指的功能再植成功率也会明显降低。断指再植手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案,现在已经发展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是一种以开放性伤口为基础的身体组织修复技术[3]。在本次研究中,对62 例患者开展断指再植手术,结果发现治疗优良率为90.32%,3 例在术后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84%,满意度为95.16%。术前及术后3 个月WHOQOL 评分对比,患者环境、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术后评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充分肯定了手术的效果,将62 例患者按照手术结果进行分组,成功组手指损毁数目、手指污染面积、受伤时间、可供吻合动静脉数目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失败组,P<0.05。由此可见,在受伤后,必须找准最佳的手术时机,控制污染面积,增加可供吻合的血管,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