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教学优化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3-17陈琼
摘 要:教导性是语文情感特征之一,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些情感之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渗透的提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创设德育情境化可以借助语言渲染情境、借助“背景”拓宽情境、借助生活经验呈现情境。德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时,情境化教学对德育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构建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思想品德。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6.045
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中应运而生,语文教师在正确认识德育渗透策略的运用价值时,努力探索将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以达成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双层教育功能。
一、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学理依据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校德育是狭义上的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而此处探讨的德育也是指学校的德育。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基于以下因素:
1.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授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解构,并由此获得对言语作品的内在意涵和内在情感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言、意、情,“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学校德育中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语文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等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总目标奠定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基调。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教育是当下语文教学的方向与核心。
2.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成长需要概念来自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不同阶段占主導地位的需求不同。成长需要是主体与社会在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中不断生成的。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迫切的自我成长、优化的需求。这些需求在青少年时期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得以实现。学生的德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作用的,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阵地。很多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但是一周课程量仅两个课时左右,而语文学科课时最多,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对道德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并适时对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解决引导,才能更好地达成学生在道德领域中实现问题的净化以及品德的提高。
3.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需要培养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正确积极的人,德育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德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语文教师大部分需要担任班主任,不管是在语文课堂还是班会课上都有义务进行德育。
二、创设德育情境化策略
语文教师通过不同的课堂形式与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探索,但怎样使德育课堂实现意义的通达,笔者认为德育的情境化可以优化德育在语文课堂的渗透。
1978年,李吉林老师在借鉴我国古代“境界学说”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情境教学的探索。情境教学是指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化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能够在情境中训练与体验,以达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内化和道德习惯养成的目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如是说。情境化教学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依据情境策略激发内在情感意识,积极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借助语言渲染情境
语言是一种媒介,是人类用以进行沟通交流的。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在课堂上有声的语言来自教师和学生。教师语言包括口头、书面、体态语言。教师的提问、评价、朗读、总结等对学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语言教学的情境,在情绪上感染学生,对道德情感具有诱发、熏陶的作用。以教师的语言激发学生语言的表达效果。某教师在执教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时设计了学生朗读环节,意在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爱国热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环节学生不能融入文字当中,羞于表达,朗读效果甚微,紧接着教师范读了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语气渲染了情境,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在教师语言渲染之后学生的朗读、回答也更贴近文本的表达情感。
2.借助“背景”拓宽情境
“背景”即教材课文相关联的知识,常见的背景知识包含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相关链接等。背景知识的提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感悟文章的情感,促进德育的渗透。某教师在授课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一课时,面对作者的多次流泪场景学生感到疑惑,甚至嘲笑:如此普通买橘子、爬月台的行为怎么会引起作者如此之大的内心波澜。这时教师通过语言描绘介绍了当时军阀混战、列强入侵、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知识分子穷困潦倒,流落他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当下的别离,体味文本中的父子情深。有的学生在此时也回忆起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往事,潸然泪下,在此情境下旁听者也为之动容,更好地感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爱亲敬长的美好品质。
3.借助生活经验呈现情境
生活经验是学习知识与情感的拐杖,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演示,比如图片、视频、生活用品等;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表演模拟的形式,特别是在学习小说和戏剧时,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冲突通过表演展现得更加生动;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阅读的独特感受。这些不同的活动形式都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脱离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否则不论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还是德育的灌输都是徒劳无功的。
三、语文教学中情境化策略对德育的实际意义
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常常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过分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品德教育。他们认为,当下的品德教育已经隶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语文课程不应当承担思想品德教育;另一种是把语文课变成德育课,进行了无谓的说教,或者无中生有地把思想品德教育强加到语文教学之中。过分注重情感激发,偏离教学目标,甚至偏离文本本身表达的思想。基于此现状,新《课标》给出了答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的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将德育情境化,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避免了德育喧宾夺主。德育的情境化既呼应了课标“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也能很好地實现语文教学目标。新课改以来,中小学语文课本有了大幅度调整,文本大多数是名家作品,文质兼美。对这些课文进行情境化教学,利用情境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语文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等美好思想品质。情景化德育教学是在尊重文本本身表达的思想情感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德育的渗透。
教学活动是一种人类的特殊活动,活动的双方都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因而,教学活动虽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又时时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学肩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使命,如何让德育在语文课堂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情境教学》,《江西教育》2001年第1期。
[2]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陈琼,1991年生,女,江苏苏州人,任职于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
31665019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