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丁村民居木雕纹样探析
2021-03-16孙燕曹翀
孙燕 曹翀
摘要:在山西的建筑环境中,丁村民居受到当地的社会文化、人文意识的影响,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符号学作为研究方法,从丁村木雕纹样的能指与所指进行探析,揭示其视觉特点和美学价值,从而寻求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符号学;丁村民居;木雕纹样
丁村民居位于山西襄汾县,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宝贵财富。其建筑木雕装饰纹样题材丰富、种类繁多、雕工精致,深深地体现了丁村人民的艺术创造水平和社会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诉求。
符号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符号的生产是一种精神诠释的过程[1]。从符号学的角度探析丁村民居木雕纹样艺术,深度探寻其中包含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与当今的现代设计进行融合创新,促进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对古今文化的承接与再创造[2]。
一、符号学概说
符号学最初是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3]。后期对设计邻域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符号的生产是人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呈现主观想法和个人经历的方式,按照符号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进行分析,将符号学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能指是用来客观的表现具体或抽象的符号,所指通常用来表现事物的内在构成,符号创造主体所赋予的内涵。艺术符号的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通过自身的审美认识对客观世界的符号化和意向化过程,创作主体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内涵都对符号创作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符号学角度对传统艺术进行研究,有助于将传统艺术符号内在表达情感深入挖掘。
二、符号学载体—丁村民居木雕纹样
丁村民居木雕纹样中的各种图形和图案都是在传达信息,是一种象征符号,传达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晋南的文化内涵。不论是额枋、雀替、斗拱,还是栏杆、门窗上的木雕艺术,都向我们展示了四百年前丁村匠人精湛的工艺和当时的审美习惯。构成上除了各种几何图形外,还有寓意吉祥的历史典故、戏曲人物、成语故事等符号,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象征符号。
三、丁村民居木雕纹样符号能指与所指
通常来说能指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表达,所指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深层含义。从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将符号的意义研究透彻。具体表现形式上,丁村民居木雕纹样的丰富的图案、构成形式是能指、其背后蕴含的寓意则是所指。
1.能指
丁村民居木雕纹样主要分为几何图形类、人物故事类、动物类、植物类,通过人物、动物、花草纹样表现画面,铁拐李、汉钟离等八仙人物都是其常用的人物,还有麒麟、大象等吉祥动物描绘的生动形象,来表达美好的寓意。其构成形式主要是由对称、均衡、连续、运动四种形式构成,将元素通过四种形式进行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刚柔并济、虚实结合,丰富雕刻界面。例如对称,丁村木雕的纹样更倾向于将复杂的故事通过对称的方式处理成简洁、易懂的图形符号,使人们更容易理解画面的寓意,或者在人物主体周围通过对称的方式添加卷草纹等辅助符号,使雕刻图案整体更具有稳定性和丰富性,增强装饰图案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丁村木雕纹样具有与其它木雕纹样不痛的质朴的美感。
2.所指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4],在丁村民居木雕纹样中,对于图案和形式之外的追求是其艺术价值真正的体现。
丁村民居木雕纹样对于当地来说不仅是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其中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将物质与精神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其主要表达为吉祥幸福、忠孝节义、耕读入作、戒贪几个寓意,通过直观或者寓意象征等方法来进行表现。例如雕刻猴子倒骑在小鹿的背上,用手去捅树枝上的马蜂窝,周围有喜鹊環绕,寓意“喜禄封侯”这一吉祥寓意,整体画面栩栩如生,技艺精湛。纹样符号的所指是其在情感层面更具有感染力,不单单是一个符号的构成,更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的精神价值。
四、结语
从符号学角度对丁村民居木雕纹样进行探析,让我们可以从传统图形中学到更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利于今后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南派木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已有应用,融入在设计的各个方面,室内设计、家装设计等等,都随处可见其影子。但是丁村木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比较少,通过符号学理论对丁村木雕纹样进行的深入学习,深究丁村木雕纹样的创作形式、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对丁村木雕纹样研究艺术理论水平,进而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到现代设计创作中,做有民族文化、民族内涵、民族意义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刘娟. 符号学视角下侗族服饰纹样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刘云,方学兵.从符号学角度探析徽州三雕艺术[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1):93-96.
[3]李舒童. 山西丁村民居木雕图形符号文创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4]李敏,卫艺林,刘贝芬.符号学视角下无为八里鱼灯的纹样解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60-62.
作者简介:孙燕(1997.05.12)女,汉族,山西泽州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兰州大学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