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就像八字成语
2021-03-16小荷捣蛋儿
小荷 捣蛋儿
昨天,我收到一位名叫“熬到风起时”的小读者的邮件,她说自己写的故事特别平淡,每次她想让情节出现反转的时候,都不知道要如何设置情节,才能让“反轉”更合理、更自然。
设置反转情节是我们之前聊过的一个话题:如何让情节跌宕起伏。总的来说,让情节跌宕起伏的窍门就是,让人物去实现一个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意外”,这个“意外”令目标无法完成。于是,故事就变得有起伏了。
那么这个“意外”的情节,如何设置呢?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
第一种“意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笔下的人物为了心中所爱,为了守护某个重要的人,为了某个信念,为了某种托付……割舍掉自己心爱的东西(或人),这是“塞翁失马”;接着,正是因为ta失去了心爱之物、之人,才会意外地获得了某种“想不到的惊喜”,这是“焉知非福”。
举个例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是典型的代表。德拉和她的丈夫生活窘困,唯一让她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她一头美丽的如同瀑布一样的秀发。在圣诞节前夕,德拉忍痛卖掉了长发,买了一根白金表链,她打算送给丈夫吉姆,正好可以和他的金表相配。情节到这为止,是德拉的“塞翁失马”。
当德拉把白金表链送给丈夫吉姆的时候,才发现吉姆把家传的金表卖了,给德拉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梳子,这是德拉喜欢了很久却从没想过可以拥有的礼物。虽然他们为对方买的礼物都用不上了,可是全心全意为对方着想的心意,却是这个圣诞节最珍贵的礼物。这是夫妻两个人的“焉知非福”。
第二种“意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故事已经在描述一件让读者提心吊胆、愁肠百结的事了,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却又生出了另外一件事。
小荷最近在看的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出现了这样的“意外”。“不太会说话”的正焕暗恋同在双门洞长大的女孩儿德善,当他终于开窍,“润物细无声”地要靠近德善时,观众为正焕德善操着的心悬了起来,这是“一波未平”;
这时,小伙伴天才棋手崔泽在一次聚会中,和几个男孩子大方地承认自己喜欢德善,为了友情,正焕退缩了,这是“一波又起”;
崔泽约了德善周六看电影,并打算向她告白,这是“又起那一波”的“一波未平”;
可是在周六前在双门洞小伙伴的聚会中,崔泽发现朋友正焕也在默默地喜欢着德善,再来一波“一波又起”;
一次又一次反转的结果是,崔泽在电话里告诉德善,周六他有事不能去找她了。放下电话的崔泽,泪流满面。他和正焕一样,为朋友放弃了心爱的女孩儿。
第三种“意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主人公前面遇到各种陷阱、坑,一直以为是A做的,其实在这幕后全是B的设计。这种揪出幕后大boss的情节,一般出现在故事性比较强的小说中,特别是那种主人公一路“打怪升级”的小说里。
情节反转写作时的秘密:
一、铺垫要足
任何“反转”的情节,实际上都是有着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的故事和信息。要想起到反转时“意外”的效果,在描写表层故事的时候,就要做足铺垫。
比如,《麦琪的礼物》中在写德拉舍弃自己的秀发时,就要把她内心的情绪写得很充分,把不舍、犹豫和对送给丈夫心爱礼物的渴望细致地刻画出来,这样让读者99%的精力都集中在表层的故事上,跟着德拉期待着她送给吉姆这份礼物。
当读者沉浸在第一个故事中时,当第二个故事,也就是深层的故事“反转”出来之后,才能让人“恍然大悟”。
二、隐藏关键信息
在叙述“意外”的故事时,用限制性的视角进行叙述,更有冲突感。限制性视角,就是不让读者知道事件的全貌,跟着其中的一个人物的视线去发展和发现第二个故事。
如果《麦琪的礼物》是用上帝视角进行叙述的,作为读者的我们,既知道德拉卖头发买表链,也知道吉姆卖金表买梳子,那么在结尾处就少了许多惊喜和意外的感动。
写作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是一段孤独的、探索的、发现自我的旅程。小荷愿陪你前行,与你聊聊写作的困惑、说说写作的心得。我一直都在,愿和你一起成长。关于写作,有什么话说给我听:45005078@qq.com。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