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少年走过青春殇:用什么样的姿势让灵魂站立
2021-03-16刘为
刘为
那天,15岁的他从学校教学楼纵身一跃,以求解脱。可是,命不该绝的他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从此,他脱胎换骨。
青涩少年纵身一跃
吴忧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更没想到,因为这件事,他的青春被按下了暂停键。
吴忧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由于读书早,14周岁,他就上了高中。2016年,读高二时,因偏科严重,吴忧从理科班转到文科,没想到,竟成了噩梦的开始。
2016年的一个晚自习,班主任从外面喝酒回来,一身酒气,醉醺醺地把他拉进了办公室,进行了一番殴打辱骂。吴忧看见他的嘴皮不停翻动着,不堪的话语像刀子一样,一刀刀扎在心上。最后,老师叫嚣了一句:“你怎么不去死?你要是我儿子,我就把你从五楼扔下去!”
班主任向来严厉。平日,吴忧比较调皮,经常被辱骂体罚。可这次,他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回到教室后,吴忧拿出练习本,在上面胡乱涂鸦。最后写下一句话:“如果我死了,学校还能放一天假。”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死亡和解脱的念头。
好不容易挨到晚自习下课,吴忧径直冲到走廊尽头,爬上了露天阳台,想一了百了。要跳的那一瞬间,吴忧感觉有人在后面拉自己的腿,他停顿片刻,也没看清是谁。身后隐约传来班主任的咆哮:“你不要命了?”輕蔑一笑后,吴忧一狠心,闭上了眼睛纵身一跃,“扑通”一声,失去了意识——吴忧倒在了楼下的地上,坠向了死亡的深渊。
可是,吴忧偏偏没有死掉。在ICU昏迷两个多月后,他奇迹般地醒了过来,转去了普通病房。父母大喜之余,开始询问儿子跳楼的原因。当时,校方告诉他们,吴忧是自己从二楼跳下来的。可医生说,吴忧全身多处骨折,从二楼摔下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创伤。在父亲逼问下,学校终于承认,说出他是从五楼跳下来的事实。
吴忧所在的ICU里,每天都有人死去或是苏醒。
医生说吴忧舌头断裂、脑部积水严重,几乎没有苏醒的可能,要家长考虑是否放弃治疗。吴忧爸爸躲进卫生间边抽烟,边抹眼泪,出来后只说了一个字:“治!”在输了32次血、吊了几百瓶人血白蛋白、昏迷69天后,吴忧终于醒了过来,转入普通病房。
清醒后,吴忧说出了被辱骂殴打的真相。可是,没有监控,也没有其他证据,警方将此事定性为“自杀”。而吴父对学校的追究,也导致校方不再支付任何医疗费用。吴家的生活被撕裂成两半。
此前,吴忧爸爸开了个药房,妈妈经营着一家电器门面。为了生计,他们决定:由妻子留下来陪护,吴父则回去继续开店,想办法凑齐住院费。
那段时间,妈妈坐在吴忧的病床边,不停流泪,喃喃自语。吴忧舌头缝过针,说话还不利索,只能“呜呜”地回应,然后母子二人就无言泪目。
等病情真正平稳下来后,吴忧才发现,脑积水后遗症、脊髓损伤合并马尾神经损伤,导致他下肢瘫痪。若不继续治疗,他只能卧床一辈子!
2017年年初,吴忧被转院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康复科。那时候,他心想,没死掉就没死掉吧,就当做了场噩梦,再等几个月完全好了,还要赶紧找同学补习功课呢!如今想想,那是多么天真的想法啊!人在关键时候的每一步,一旦走错,或许就回不了头了。那天,当吴忧还在和邻床的病友谈着出去后的打算时,一个年轻男医生笑着说,这科室里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做复健好几年还毫无起色的,神经的恢复,难以预料。
吴忧顿时感觉如遭雷劈。那一刻,他才知道,做康复是那么长、那么远的一件事。真相刺破了吴忧的憧憬和幻想。他越发绝望,痛恨自己为什么吃饱了撑的要跳楼?为什么没有死掉?如果不能恢复,像这样狼狈不堪地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长达四年的康复期悔泪交加
吴忧再一次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变得暴怒无常,对每一个靠近自己的人都大喊大叫。吴父听说后,打来视频电话,小心翼翼地关照他吃饱穿暖,怕给他压力,连“康复”这两个字都没敢提。
一旁的妈妈看吴忧这样,又急又气,忍不住责备:“家里砸锅卖铁给你治,就是想让你好好活下去,活得有质量些,以后也不至于太过自卑……你这么不懂事……”
话没说完,她再也忍不住,靠墙蹲下来失声痛哭。护士闻声进来,扭头训斥吴忧:“你这么大了,能不能懂点事?你妈妈昨天晚上去食堂打饭的路上摔倒了,医生建议她去做个检查,可为了省出钱来给你交住院费,她连片子都没舍得拍!”
自责、懊恼、痛苦,刹那间席卷了吴忧的心。吴忧看着妈妈,想关心两句,却什么都说不出口,悔恨的泪水吧嗒吧嗒地往下淌。那一夜吴忧失眠了。满腔的悲情无处宣泄,人生第一次,他尝到了悲痛欲绝的滋味,后悔夹杂着愧疚。他绝望地翻出抽屉里的水果刀,打算了断时,却瞥见了一旁陪护床上熟睡的妈妈。她脸上的皱纹比几年前清晰了很多,头发也白了不少。如果自己死了,谁来给他们养老?万一自己又没死成被救了回来呢?
最终,吴忧放下了刀。平生第一次,他感到了什么是责任。这件事后,吴忧竭尽全力地锻炼,因为他不甘心这辈子就这么苟且下去!除了日复一日的训练,他大多时候只能靠写日记打发时间。
翻开厚厚的日记本,第一页就是吴忧写下的一个疑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有很多个想填的答案,却又都在细细思虑后,觉得不够妥当。
2018年3月30日,高中同学王鹏打来电话,告诉他班上的小美在学校跳楼了!这个消息砸得吴忧晕头转向。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她为什么跳楼?晚上七点半,王鹏再次打来电话,说小美没能活下来。事发后,学校发布声明,出于人道主义,给女生的父母赔偿了30万人民币。
至于小美跳楼的真正原因,伴随着她的离世,成了未解之谜。晚上吴忧不断在噩梦中惊醒。一会儿梦见她爬上阳台,吴忧去拉她,劝她别跳,千万别放弃;一会儿,又梦见她浑身鲜血淋漓。
那时候,吴忧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错了,他甚至觉得,如果不是自己跳楼自杀的极端举动刺激到了小美,她也不会步自己后尘。
两个月后,吴忧昔日的同学们都参加了高考。后来,他意外得知,好朋友张全与重点学府擦肩而过,只考上一个大专院校。张全成绩优秀,原本可以上个重点大学,可自从吴忧出事后,他的成绩也一落千丈。吴忧忽然回忆起,出事后,有同学透露:在跳楼那晚,那个拉住吴忧脚阻止他的人就是张全。
吴忧觉得,自己的一次冲动,在无形中影响了这么多人的命运。小美,张全,他们一个尸骨未寒,一个名落孙山。那一刻,吴忧彻底想通了,既然上天没让自己死,那就要活出意义与价值。
静下心来之后,吴忧对康复这件事也不是特别心急了。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需要慢慢来,可语言功能训练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吴忧的舌头因为缝针,有些口齿不清,他就当自己是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从“ābōcīdē”开始练起。接着,吴忧又在网上下载了几套播音主持训练的发声教程,反正都是从零开始,何不选一个最专业的学习呢?经过不断的共鸣腔体以及技巧训练,吴忧说话越来越清晰,已经能说得字正腔圆了。
破茧重生让灵魂站立
2019年8月的一天上午,吳忧扶着助行器艰难地走了几步路,视频那端的吴父很激动。等吴忧坐稳在轮椅上,他爸试探性地问吴忧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吴忧这才想起当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节。“如果你没被救活,今天坟头上的草恐怕都老高了。”吴父打趣着说。
吴忧没有说话,但明白了爸爸的意思。是的,生活不易,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自己一样,人生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几天后,母亲打来视频电话,让吴忧看看前几天在网购平台里低价秒杀的衣服合不合身。
吴忧发了发愣,看着衣着简陋的妈妈,木讷地点了点头,眼眶却止不住地泛酸:这几年为给自己治病,妈妈再也没买过100元以上的衣服;吴忧不止一次地跟他们提过,要出院回家,可父母给他的答复只有一句话:“钱不是你操心的事情,我们砸锅卖铁也要让你靠双腿走着回家!”
吴忧也在心底暗暗发誓:生命既然重启,那么,从牙牙学语到学着走路,这一回,要踏踏实实,沉着冷静,才对得起爸妈的付出与坚持。
住院这几年里,吴忧曾对未来充满期望,可这份期望,在日复一日繁琐无味的康复训练里慢慢消解,逐渐转变成失望。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他感觉自己就要坚持不下去了,可是一转头,感受到的就是家人的盼望和病友们的温暖鼓励。
于是,吴忧抱着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咬着牙,继续向前。为帮家里减轻负担,吴忧开始试着给一些公众号录音,挣点外快。
他拿起了许久未动的笔,把病友们的故事通过文字记录成一篇篇日记。久而久之,他积累的故事越来越多,他把这些故事写成稿子,投给记录故事的平台。现在,吴忧也成了很多大平台的撰稿人!
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只要能为父母分担一天两天的住院费,他也觉得能稍稍心安些。
2019年,吴忧所在的医院举办联欢晚会,曾因残疾而自卑不已的他也上台唱了一首《外面的世界》,正如歌词里所写的,虽然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是,他依旧无比向往它的精彩。
回到病房,吴忧在日记本第一页,在那道关于人生意义的问话后面,写下了就医4年,用血与泪获得的一个答案:体验。
是的,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体验的。好的、坏的,都要承受。很多认识吴忧的人,都觉得他成熟了。虽然,现在的吴忧还在康复医院里面继续治疗,但他坚信,自己还年轻,终有一天,他会站起来,慢慢步入社会,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
一天晚上,妈妈在视频聊天里跟吴忧说起,有位好心的奶奶白天送来了很多白萝卜,她尝了两个,又大又脆,准备过几天来医院前,烧一锅猪肉萝卜炖粉条,让吴忧尝尝久违的家乡味道。
吴忧刚准备笑着问妈妈,是不是又拿萝卜当晚饭,泪水突然就抑制不住了,哗啦啦的,打湿了整张脸。看见吴忧哭,妈妈瞬时变得手足无措起来,旁边偷偷盯着屏幕的吴父夺过手机,低声斥责吴忧妈妈:“让你不要多说。”接着,他又转头过来打趣地安慰吴忧:“怎么啦?是不是好几天没吃到肉啦?你放心,到时候我少吃两块,肉都给你留着!”
吴忧破涕而笑,一边抽泣一边回答好好好。想到妈妈已经好久没有吃过肉了,吴忧没有继续往下听,伸手挂断了电话,然后摇着轮椅进了无人的楼道,放肆地哭了起来……
跳楼事件,改变了全家的生活。吴家从一个美满的小康之家变成现在的举步维艰。
父母的心,一半在夜以继日的奔波,一半系着医院的儿子。如果说,这件事将吴忧的生命撕裂成了两半,其中一半有身心痛苦给吴忧带来的浓重笔墨;剩下的一半,就全是愧疚,对父母、对爷爷奶奶、对所有关心他的人。
如今,再活一次,这些痛苦与愧疚,无形间凝成了一股力量,支撑吴忧继续前进。
曾经吴忧以为自己不爱生活了,现在他才发现,原来只有先爱上生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从鬼门关走过一遭之后,相信余生一定会好好过。
编辑/邵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