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托举希望

2021-03-16刘爻寒

中国新时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技

刘爻寒

科技创新,正在给伟大的祖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曾感慨:“现在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只能造桌子椅子、茶壶茶碗,一辆汽车、一辆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70多年过去了,同样的问题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答案。

经过70多年的励精图治,中国从频频尝试、累累失败中走来,创造出了一个个闪耀的重大科学成果,“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北斗组网”“蛟龙入海”“墨子升空”……让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了世界科技的舞台中央,开辟出全球科技的新格局。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人类社会正面临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若能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者。

科技创新,正在给伟大的祖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科技事业 成绩斐然

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记忆,画家张京生在《北平解放前后的记忆》一文中有着详细描述:“临近1949年,市民的日子不好过,以至于到了恐慌的地步,市面物价飞涨。”“我家条件还算可以,所以母亲敦促父亲购些面粉存起来,记得家中还买了不少豆饼,做了点黄酱以备不时之需。至于穷苦之人,已无路可走。”

彼时,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科技事业更是无从谈起,机构残缺、人员不足、经费拮据、环境险恶,工农业实用技术仅停留在近代科技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传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只能在不需要现代实验设备的条件下勉强维持,现代科学技术几乎一片空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规划和科学事业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自此,中国科技事业开启新的篇章。

7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

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评价 70 年的科技成就,媒体上最常引用的数据是,全国研发人员总数增长了多少倍,科研经费投入增长了多少倍,文章发表了多少,专利申请了多少……其实,科技人员数和经费投入都是成本,不是产出;文章发表数和专利申请数是科研的中间结果,不是最终影响。评价科技发展的成就应该看老百姓获得的实惠、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微信和网上支付的普及是中国民众引以为自豪的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东风导弹、‘辽宁号航母等‘杀手锏中隐含着我国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威力;华为等公司彰显了中国龙头企业在信息技术知识产权上的实力。随手捻来的几个案例就能看出我国信息技术的贡献与进步,我们为 70 年来中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突飞猛进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的科技事业经过70多年的蓬勃发展,如今成绩斐然,令人振奋的是,“自主研制”“自行设计”等关键词贯穿全过程。

中国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

自 1956 年 10 月中国组建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起,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中国已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并向科技强国迈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从导弹开始起步,导弹研究经历了从近程到中程、从远程到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固体到机动、从陆基到潜射、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综合性的战略核打击能力。在“两弹一星”基础上,中国进一步完善并发展出系列运载火箭,开始了科学卫星、应用卫星的系列化发展,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启动并实施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专项工程”和“嫦娥工程”,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嫦娥五号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凝聚了中国科研工作者无数个日夜的奋斗,是中国尖端技术、尖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象征着中国走向深空的高度标杆。

国防科技卫中华

国防科技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在基础十分薄弱的前提下决策发展“两弹一星”及核潜艇等国之重器,充分反映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和党中央的非凡胆识与战略远见,一举奠定了我国的大国地位。

从第一架歼击机、第一颗原子弹,到“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我国的国防科研成就已经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逐步向全球科技领域的“第一”迈进,且“第一”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从一系列新型空空、空地、地空导弹,到先进战略导弹、巡航导弹;从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新型主战坦克,到指挥自动化系统、战术软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量子通信、激光陀螺、人工智能、航空母舰等国防科技前沿领域成果涌现,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从跟跑发展到并跑与领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

举世瞩目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随着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掌控能力显著提高。

70 年前,我国信息领域是一张白纸,如今中国是举世公认的信息产业大国、网络大国。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2020年突破40万亿元,预计2021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7.56万亿元;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4亿,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普惠大众。

通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始终伴随且助推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从移动支付、智慧出行到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科技浪潮下,“互联网+”重新定义着方方面面。

李国杰表示,衡量我国信息技术进步的另一个指标是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否缩小。例如,无线通信技术,我们第一代引进,第二代跟进,第三代参与,第四代自主开发,第五代已开始引领全球。新中国的 70 年与数字电子计算机的 73 年历史几乎同步。以国内外推出各代第一台计算机的时间差距来衡量,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差距是 12 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差距是 6 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差距扩大到 9 年,向量计算机的差距是 7 年,大规模并行机是 5 年,机群系统是 4 年,差距逐渐缩小。2010 年“曙光 · 星云”千万亿次计算机第一次排名全球超级计算机性能第二,开启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向世界顶峰冲刺的征程,后来“天河”和“神威 ·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相继“登顶”,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水平已与美国并驾齐驱。

抗疟良药青蒿素

2015 年 12 月 7 日,屠呦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报告厅发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演讲,讲述50年前,中国科学家在艰苦的环境下,从中医药中发现抗疟新药的故事。以“523任务”为中心的科研大协作,为青蒿素及青蒿素衍生物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分离出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在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中表现出的高效、速效、低毒,以及与其他抗疟药物无交叉抗药性,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疟疾的首选抗疟药物,为解除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病痛作出了巨大贡献。

青蒿素研制集中了国内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不长的周期内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于此同时,“523 任务”也培养了一大批抗疟药物研究的科研骨干。“523 任务”获得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复方已成为当今全球重要的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被誉为 20 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

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保安全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以稻、麦育种技术为主导,先后经历了传统品种筛选、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细胞工程、分子育种等发展阶段,实现了 5~6 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出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此外,在稻、麦高产栽培种植的技术创新中,采取了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作物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应用。

通过稻、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亩产从 1949 年的 69 千克提高到2019年底的谷物亩产 405 千克,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 43% 以上。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 9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 1949 年的 2300 亿斤提高并稳定在当前的 12000 亿斤以上,确保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提升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

……

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我国科技事业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科技突破,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而每一次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自主创新的动力推动。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以53.28的全球创新指数得分,在全球参与排名的131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4名,是唯一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3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科技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服务领域深度融合,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的便利性与多样性。

1981年出生的姜貞感触最深的就是交通越来越便捷:“20年前从大连来北京上大学时,只能坐汽车,要花整整一夜。现在有了高铁,快多了,逢年过节回趟老家只用4个半小时。”

70多年来,中国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除了城市内外,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早已延伸至崇山峻岭之间、高原荒漠之上。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3.79万公里。如今,“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吨,完成旅客发送量14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90亿人次。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舒适,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给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改变。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出行及高铁等都是例子。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通讯使传统领域的人力得到解放,技术领先的高科技在各行各业发光发亮,让工作更加轻松,使美好生活的基础更加坚实。

2021年1月10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一小区居民在疫情期间用无人机扔垃圾。无人机带着垃圾袋直达垃圾桶,定点投送进入垃圾桶,随后飞离。无人机机主介绍,只需要通过无人机起落架将垃圾袋卡紧就可以操纵无人机扔垃圾。

不仅如此,全场景智能生活正在照进现实。例如:社区配置高速车牌识别系统,车牌识别无感通行,针对访客大社区APP提前进行线上预约,来访客人可提前线上缴纳临时停车费,还将通过大社区APP推送周围路况信息,让业主第一时间选择最优路线;回到自己家,开门时不仅灯光亮起,空调调温,电视也开始播放正在追的新剧,或是即时转换成观影、派对、K歌等其他模式,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科技让娱乐、睡觉、穿衣、吃饭等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变得品质化和高效化,不仅解放了双手,也推动着智慧生活的发展。

科技,正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便捷。

科技重塑未来城市

未来城市的塑造离不开科学的解决方案。

一天下午,小李来到厦门火车站准备乘坐高铁出差。当快走到检票口时,小李发现没带身份证。眼看已临近检票的时间,再返回家中取身份证已来不及。正当小李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将他带到一家便利店里的一台机器前,通过简单的人脸识别,只花了两分钟小李就拿到了一张彩色的临时身份证,顺利地进站乘车了。这台神奇的机器就是厦门政府打造的“e政务”便民服务站。

其实像“e政务”这样的便民设施本质上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一座智慧城市的小小缩影。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如何根据城市的“个性”进行赋智,是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也意味着,数字城市建设在不同的城市会激发出不一样的数字活力,在场景上也有差异。

例如深圳,这座创新频繁的城市,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后排也要系安全带,否则司机就可能会被智能拍摄罚款;开车在路边停车时,只要安装相关APP,依靠IoT设备和摄像头,就可以智能计算停车时间并扣费;深圳机场实现刷脸通行,走遍机场,乘客携身份证,无需人工盖章,也可一路通畅过安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也迅速崛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调研测算,发现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2019年,短短4年时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由2840.8亿元增长到5386.2亿元,增速连续4年保持在20%以上。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是国家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科技正在重塑未来城市建设的新风向。

科技护航生命健康

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一大步,使中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这一基础科学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2021年年初,国际代谢领域学术期刊《细胞代谢》发表了一篇题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决定了糖皮质激素治疗COVID-19的临床效果》的论文,这是中国医学科研团队为世界医学界作出的又一贡献。

“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药问题,必须靠中国人自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桑国卫曾这样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2008年,中国宣布开启“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批准了7个1类新药,其中3个为国产药。2018年,获批1类新药数量增长为54个。2020年在疫情压力下,获批的国产1类创新药达到15款,包括13个化药、1个疫苗和1个生物药。这其中,大量药物针对的是肿瘤领域。

事实上,70多年来,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健康水平。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35岁,在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

随着2020年无接触式生活方式的兴起,红外热像仪、人脸识别、AI智能分析、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也加速了智能安防行业的应用落地与创新。受疫情影响,医疗保健行业首先迎来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人们的健康意識也得到了明显改变,极大提升了人们对于绿色、健康、安全、环境的关注和需求,这为智能化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机会。

科技正在带给医疗健康行业新一轮的变革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让中国人亲切拥抱“星辰大海”,探索世界的脚步走得更加从容自信;也让中国经济有了“定海神针”,以更强的发展潜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科技必将在新征程上创造新成就。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