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积薄发 筑梦科技强国

2021-03-16本刊编辑部

中国新时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发展

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创新迎来“大爆发”,并非偶然,也非幸运,而是几代人厚积薄发的能量释放。这里凝结着无数中华儿女的韶华与智慧,也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科技强国的恒心与决心。

202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充满挑战与困难的202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疫成果和有目共睹的经济复苏,也在包括航天在内的诸多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交上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1月11日,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有着“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放运行。

1月12日,中国自主研制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入列,使我国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7月26日,大型水路两栖飞机“鲲龙”AG600海上首飞,是继陆上首飞、水上首飞之后的第三次首飞,标志着研制进程进入新阶段。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11月2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发出第一度电,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12月4日,我国科学家宣布构建了中国量子計算原型机“九章”,使中国量子计算取得新突破;同一天,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建成,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回家,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这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

12月23日,中国研制的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正式下线。

……

可以说,2020年是中国科技累累硕果的丰收之年。从苍穹之上到碧海之下,从量子领域到核能领域,中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让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闪耀着中国奇迹。这一项项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中国持续走出一条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之路的最好证明。

艰难起步 奠定基础

中国科技创新迎来“大爆发”,并非偶然,也非幸运,而是几代人厚积薄发的能量释放。这里凝结着无数中华儿女的韶华与智慧,也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科技强国的恒心与决心。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43条明确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

彼时,正值国家百废待兴、科技基础极为薄弱的时刻,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随后,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开始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1954年党中央在给中国科学院的批示中指出:“党必须关心科学研究工作,从各个方面为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创立有利的条件。”

1955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这是新中国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给予奖励的第一个条例。1957年5月,华罗庚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吴文俊的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获一等奖。

1956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发展问题,拟定了多项当时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任务,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指引下,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打破封锁,发奋图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以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纷纷归国,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了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带领全国科研人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奇迹,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撰文回忆:中关村“特楼”,就是这段奋斗年代的历史见证。这 3 座三层住宅楼,是 20 世纪 50 年代初建设的,当时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赵忠尧、郭永怀、贝时璋等 60 多位科学家都住在这里。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32 人是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6 位是“两弹一星”元勋。他们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为新中国科技事业起步建设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科技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国科研机构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30多个增加到1700多个,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从不足500人增加到12万人,初步形成了由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地方科研单位和国防部门五方面组成的科学技术体系。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是从零开始起步的,经过这一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下,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相继研制成功;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70年代初期,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续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 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的隆重召开,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次会议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那一年,徐迟發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范围内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屠呦呦和青蒿素也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使全国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同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转发《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八年规划纲要》)。《八年规划纲要》确定了8个发展领域和108个重点研究项目,提出了“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的方针。

改革开放后,为尽快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状况,中央审时度势,对科技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规划。此后一系列科技规划、计划相继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大幕开启,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恢复和设立了对科研成果的激励政策。197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颁布,恢复了国家发明奖;197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颁布,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奖;1982年3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和颁布《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同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提出,对在各种科技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对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应该为他们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建议。随后,原国家科委着手制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条例》。

1984年-1999年期间,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并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从奖种、奖励范围、奖励数量和奖金额度上都有很大的增长。

同时,《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首次强调了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20世纪80到90年代,国家又相继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景和方向。这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改革开放后直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驱动器。

此时,原有的科技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1985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此后相继推出了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科研机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等重大制度改革举措;制定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以及自主创新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形成了科学基金制、科研课题制以及技术合同制等科研管理机制;创建了科技园区,开辟了技术市场,优化了科研资源布局,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与此同时,为保证各项科技规划落地生根,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和引导,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计划。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累计向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投入资金超过310亿元,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投入近7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安排资金约350亿元。各项计划顺利实施,成为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签,也为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一时期,先后涌现出王大珩、陈芳允、孙家栋、邓锡铭等科研领军人物,带领中国科技在机械电子、空间探测等领域深耕发展。由于改革开放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科技人才数量迅速猛增,同时,大批海外留学科研人才纷纷归国,为中国的科研事业献策献力,截至2000年,中国的科研人才数量已突破300万人。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举国盛事,“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科技在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在应对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国防安全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厚积薄发 迈向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以航天航空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各国争先抢占的技术高地,此时,党和国家积极把握时代趋势,抓住变革机遇,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我国科技发展再次迎来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贡献影响愈发明显,党和国家根据中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面临形势,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文件,为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明确、完善的指引方针。

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随后,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发布实施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不断加强系统布局。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该建议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编制五年规划历史上的第一次。

从跨越新世纪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踪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 增长到2.2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5.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首次超过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在校大学生人数达4002万人,创新人才规模稳居世界首位;SCI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位居世界第2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PCT专利申请量都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在衡量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中,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科学院已连续8年在全球科教机构中位列首位。

我国科技创新这些年的进展和成就,在国际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19世界创新指数排名和瑞士洛桑学院公布的2019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中国都排在第14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排在第28位;科技部公布的2019年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中,中国排在第15位。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也增强了我们科技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科学春天播下的种子已经花开满枝,硕果累累。“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克隆猴问世、大飞机首飞、超级计算机竞逐榜首、核电技术与装备“走出去”……“十三五”期间,我国科学前沿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世界前列。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70多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天的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技发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