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维护一江碧水
2021-03-16陈敏
陈敏
采访手记
去年底,两条消息接连传来,一是龙河(丰都段)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二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重庆市河长制条例》。两条重磅新闻的叠加促使我们策划了这期《河长制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稿件。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重慶生态环境好不好,关系全国35%的淡水资源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多人的饮水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强调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对重庆提出了要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要求。
“示范”二字,既是信任,也是鞭策。
近年来,重庆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特别在河长制的推行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我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市不但创新实施了“双总河长制”,还打破区域界限,创新开展省市联防联控。“以立法固化河长制经验,保障河长制推广实施。”这也是我在跟随市人大常委会相关立法调研组采访时听得最多的声音。
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征求各方意见,规定了河长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职责,着重解决了“多龙治水、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问题,为河长制的全面、持续落实提供了规范。
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开展工作,努力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重庆市河长制条例》的制定也正体现了这一根本遵循。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务实之举。
反馈
@猫多哩 看罢央视播出的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再回看《公民导刊》1期图片故事《时代楷模毛相林》感触颇多。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凿路并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令人动容。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基层干部的闯劲、韧劲和初心。
@天高云淡 《2020年重庆十大人大新闻事件》一组文章展示了重庆市各级人大探索实践的成效,体现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创新工作很有交流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