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各大奖项绕不过“种族坎”(相关链接)

2021-03-16

环球时报 2021-03-16
关键词:格莱美金球奖单曲

“格莱美奖变了,女性夺得大奖,拥抱黑人运动”,韩国《中央日报》如此评价今年格莱美奖。近年来,种族和性别一直是美国各大典礼和获奖/提名名单躲不开的话题,今年获得格莱美最佳年度单曲的《我不能呼吸》,就是女歌手布里埃拉·威尔逊专门为去年被警察跪压致死的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创作的。“我不能呼吸”正是弗洛伊德的遗言,格莱美评它为年度最佳单曲,也是为了表明对美国敏感社会话题的参与和重视。

弗洛伊德事件掀起的“黑人命也是命”风暴在2020年席卷整个美国,娱乐圈自然无法忽视。2月末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6名表演类获奖者中有3人是非裔,《蓝调天后》《美国诉比莉·哈乐黛》《犹大与黑弥赛亚》以及最佳动画片得主《心灵奇旅》都是黑人题材,获得最佳外语片的《米纳里》也是聚焦在美国的亚裔人群。然而,金球奖主办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由于缺乏非裔评委,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不小争议。

另一个业界权威组织、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近年来为了摆脱饱受诟病的“老白男”形象,大量扩充少数族裔和女性成员,一些国外电影人也被邀请成为会员,带来更多“多元化”气息。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授予韩国电影《寄生虫》,音乐方面的MTV奖也把最佳流行音乐和最佳组合等四项大奖授予BTS。如今黑人在各大奖项上夺奖多少显得政治化,韩流在美国主流文化圈的突破则看起来更加偏向娱乐本身。▲

猜你喜欢

格莱美金球奖单曲
屡遭抵制,格莱美真有“黑幕”?
2017年金球奖30人名单
张靓颖获评格莱美最佳红毯造型Top15之一
乌丫诗选
克林顿、戈尔巴乔夫:跻身格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