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卡尼丁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16周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蒽环类左卡尼毒副作用

周艳

临床中乳腺癌属于一种全身性恶性疾病,虽有根治方法,但部分乳腺癌患者仍会存在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可能性。因此,通常情况下,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需进行辅助性化疗,目的是通过此治疗方法将残存微小病灶、远处转移微小病灶进行消灭,从而实现根治目标,将患者生存时间延长[1-2]。但治疗时出现的毒副作用会对身体功能造成损伤,其中以心脏毒性反应最为强烈,毒副作用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而需预防且减少[3-4]。蒽环类药物广泛应用在血液肿瘤与实体肿瘤治疗中,同样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进行辅助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诱导性心脏毒性限制蒽环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因此限制药物作用发挥,降低药物使用价值[5-6]。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医药的研究发现,左卡尼汀可对乳腺癌患者起到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但因临床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卡尼丁在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2016 年4 月—2018 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 例,纳入标准:(1)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7];(2)无既往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病史以及蒽环类药物治疗史;(3)年龄>18 岁,认知功能清晰,沟通顺畅;(4)患者自愿,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紫杉醇或多洗紫杉醇、或加用曲妥珠单抗等心脏毒性药物以及加用放射治疗史;(2)身体及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疾病;(3)中途退出者。采取单双数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 例。对照组年龄31~64 岁,平均(47.5±7.1)岁;TNM 分期:Ⅰ期28 例,Ⅱa 期13 例,Ⅱb 期5 例。试验组年龄32~65 岁,平均(48.5±7.6)岁;TNM 分期:Ⅰ期25 例,Ⅱa 期14 例,Ⅱb 期7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6 个周期辅助化疗,对照组在辅助化疗基础上给予紫杉醇(生产厂家: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522),静脉注射175 mg/m2,静脉输注3 h,之后给予顺铂75 mg/m2,第2 周重复1 次或遵照医嘱。试验组给予蒽环类药物30 min 前给予左卡尼丁(生产厂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15,规格:5 ml:1 g),将50 mg/kg 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 进行静脉注滴注。注意3 周重复1 次,并对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一旦治疗过程中低于上述数据值则延迟治疗直到血常规恢复,此外患者病情进展,出现心脏事件及心脏毒性等终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化疗前后心率。(2)比较2组化疗前,治疗第1 周期、治疗第3 周期、结束时、结束6个月后射血分数,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3)比较2 组毒副作用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泻、便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 化疗前2 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射血分数 化疗前,治疗第1周期、治疗第3周期、结束时、结束6 个月后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 组化疗前后心率比较(,次/min)

表1 2 组化疗前后心率比较(,次/min)

表2 2 组化疗前后射血分数比较()

表2 2 组化疗前后射血分数比较()

2.3 毒副作用 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 例、发热1 例、腹泻1 例、便秘1 例,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0.8%。试验组发生恶心呕吐1 例、发热2 例、腹泻1 例,毒副作用发生率为8.7%。2 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3,P>0.05)。

3 讨论

治疗乳腺癌过程中,辅助化疗会引发强烈心脏毒副作用,蒽环类药物虽可减轻心脏毒副作用,但因治疗过程中心脏的诱导性,使之蒽环类药物剂量无法正常掌握。即蒽环类药物剂量的不规则使用会对心脏造成不可逆且进展性的心脏损伤,同时可将患者心脏功能降低,使得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8-9]。此外,持续发展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活动能力丧失,降低患者生存率。临床上,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按照时间可分为3 类,即急性、亚急性、迟发性。急性:时间发生在用药不久或者用药期间。亚急性:时间发生在治疗后数周或者1年后。迟发性:患者停药几年或者几十年后[10-11]。而通常情况下,早中期乳腺癌患者经过一定治疗后,会将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多数患者为出现迟发性心脏毒性,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伤害[12-13]。

左卡尼丁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必需的体内天然物质,广泛应用于机体组织结构中,尤其在心肌与骨骼肌中所含剂量最高,其功能是为促进脂肪类的新陈代谢,而将其药物用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中可有效降低心肌毒性,同时减少蒽环类药物对心肌组织的改变[14-15]。即左卡尼丁可抑制蒽环类肿瘤药物对线粒体内长链脂肪酸β 氧化,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将辅酶Ⅰ细胞色素、C 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加还原,以及还可加快产生三磷腺苷,将蒽环类药物对心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16-17]。左卡尼丁可通过对酸性神经梢磷脂酶、神经酰胺有效抑制从而对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防止,继而减轻蒽环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心脏毒性降低[18-19]。此外,在应用左卡尼丁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自身病症状况,与蒽环类药物产生的心脏毒性程度,合理运用药物。左卡尼丁可有效减轻蒽环类药物所导致的心脏毒性,从而将心功能改善[20],同时其在蒽环类药物中合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化疗前,治疗第1 周期、治疗第3 周期、结束时、结束6 个月后射血分数间无差异,2 组毒副作用发生率间无差异,表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处理中左卡尼丁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心脏毒性副作用,同时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回顾性在容易产生偏倚等特点,致使数据普遍性缺失。因此,建议临床继续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左卡尼丁在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应用,以期实现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蒽环类左卡尼毒副作用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基于静息态fMRI探究蒽环类系统性治疗后乳腺癌幸存者大脑局部一致性异常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左卡尼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监测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临床意义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