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舞台空间热舒适的模拟分析研究

2021-03-16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李晨玉

暖通空调 2021年1期
关键词:平均温度舒适性歌剧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李晨玉 王 健 王 颖 曾 刚

0 引言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需求使得我国近年来剧场类建筑迅速增多,而舞台工艺这一专业也逐步进入到了空调设计任务书当中[1]。舞台是剧场建筑设计的一大重点与难点,而如何保障舞台上的演员热舒适性更是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海市某歌剧厅舞台空间为例,设计了一种台仓加热系统,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有效、成本较低的优点,分析舞台空间的热舒适性并进行优化设计,以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1 项目概况

1.1 舞台简介

某歌剧院项目位于上海市,歌剧厅舞台为品字型镜框式固定舞台,由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和后舞台组成。主舞台宽28.00 m,进深20.00 m,高27.73 m;左侧舞台宽20.00 m,进深17.00~23.00 m,高14.00 m;右侧舞台宽20.00 m,进深14.00~21.00 m,高14.00 m;后舞台宽18.00 m,进深17.00 m,高15.00 m。主舞台台仓深11.10 m(自舞台面算起)。歌剧厅舞台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歌剧厅舞台平面图

1.2 空调系统简介

歌剧厅舞台采用定风量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主舞台向下30°侧送风,左右侧舞台顶送风,回风采用墙体底部侧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

为保证冬季舞台地板温度符合人体热舒适性要求,设计一种台仓加热系统,在台仓内紧贴台仓顶板送40 ℃热风,使舞台地板温度升高。

2 分析内容与评价标准

2.1 主要分析内容

在夏季,由主舞台侧送、侧舞台上送的冷空气自然下降,热舒适性要求较容易得到满足。而冬季,受热气流上升的影响,下部演员活动区的温度常得不到保障,这是近年来舞台暖通设计中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因此,仅对冬季工况进行重点分析。

在原设计基础上,模拟分析舞台区的温度和速度分布情况,对人员活动区的舒适度进行分析,并对比辐射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

若人员活动区温度达不到要求,拟在主舞台台仓内设置一种加热系统,即将热空气送入台仓,在演出前对舞台地面进行加热,起到地暖的作用。因此,模拟共分为4个工况,见表1。

表1 各工况对比

各工况主要分析的内容为:

1) 距舞台地板1.5 m高度处室内空气的平均温度;

2) 距舞台地板1.5 m高度处室内空气的平均风速;

3) 舞台地板的平均温度;

4) 歌剧厅舞台室内温度的竖直分布情况。

2.2 评价标准

JGJ 57—2016《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表10.2.3规定,歌剧厅舞台冬季室内设计温度为18~22 ℃,平均风速为0.1~0.2 m/s[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表1.2.2和表5.4.2-1规定,歌剧厅舞台冬季的室内设计温度为16~20 ℃,室内活动区的允许气流速度为0.2 m/s[3]。综合上述2种室内设计参数的规定,拟将冬季室内设计温度的范围设定为16~22 ℃,气流平均速度定为不大于0.2 m/s。

3 技术方法

使用软件为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STAR-CCM+。

3.1 建筑模型

由于歌剧厅舞台的空调系统与观众厅分开设置,且观众厅的气流组织形式还需根据工艺要求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故暂不考虑观众厅空调系统的影响。后舞台主要为候场时使用,表演时会利用反声板将其与主舞台隔开,因此模拟分析时仅考虑主舞台及左右2个侧舞台。简化后建立的舞台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歌剧厅舞台模型

3.2 边界条件

歌剧厅舞台的冬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0 ℃,其周边相邻房间主要为楼梯间、耳光室、卫生间和走廊等,其温度按照值班温度5 ℃考虑,室外环境温度为上海市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2.2 ℃[4]。主舞台和侧舞台送风温度为25 ℃。

忽略人体散热和灯光散热,以最不利条件进行模拟计算。模拟分析的入口、出口边界条件,壁面边界条件的具体设置见表2和表3。

表2 入口、出口边界条件

4 模拟结果分析

4.1 原设计方案

图3显示了原设计方案歌剧厅舞台剖面温度场、风速场。

原设计方案不考虑辐射影响时,热空气从顶部送风口向下送出,与冷空气混合使舞台室内温度升高,由于热空气向上升,室内出现了上热下冷的现象。舞台地板附近温度仅为9.2 ℃,温度过低,人员于舞台上活动时的舒适性差。但1.5 m高度处人员活动区基本符合冬季室内设计温度要求,平均温度为20.8 ℃,比冬季室内设计温度20.0 ℃高0.8 ℃;1.5 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0.19 m/s,在冬季室内设计平均速度范围内。

表3 壁面边界条件

注:工况1不考虑辐射影响,工况2考虑辐射影响。

以工况1模拟结果为基础,考虑辐射影响,将舞台地板的平均温度设为9.2 ℃进行模拟。歌剧厅舞台1.5 m高度处的平均温度为19.2 ℃,较工况1降低了1.6 ℃,但仍在冬季室内设计温度范围内;1.5 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0.19 m/s,无变化。

4.2 优化设计方案

图4显示了优化方案歌剧厅舞台剖面温度场、风速场。

注:工况3不考虑辐射影响,工况4考虑辐射影响。

为提高舞台地板温度,使人员于舞台上活动时的舒适性较好,增加台仓送风加热系统。经计算分析,系统为维持舞台地板温度所需总送风量为10 800 m3/h,送风温度为40 ℃,送风速度为3 m/s。

热空气从顶部送风口向下送出,与冷空气混合使舞台室内温度升高。由于热空气向上升,室内出现了上热下冷的现象,但有台仓内加热系统的热空气对舞台底部进行加热,舞台内温度竖直分布变得较为均匀,底部与顶部温差大大减小。主舞台地板的平均温度为24.5 ℃,对比无台仓加热系统升高了15.3 ℃,人员于舞台上活动时的舒适性非常好。舞台1.5 m高度处的平均温度有所升高,为21.1 ℃,比冬季室内设计温度20.0 ℃高1.1 ℃;1.5 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0.20 m/s,仍在冬季室内设计气流平均速度范围内。

以工况3模拟结果为基础,考虑辐射影响,将舞台地板的平均温度设为24.5 ℃进行模拟。歌剧厅舞台1.5 m高度处的平均温度为21.0 ℃,较工况1仅降低了0.1 ℃;1.5 m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0.17 m/s,降低了0.03 m/s。

台仓加热系统增加的总热负荷约为31.4 kW,在提高舞台地板热舒适性的同时,台仓内的温度也大大升高,顶部温度更是达到33 ℃以上,如图5所示。

图5 优化方案舞台台仓剖面温度云图

4.3 预热时间

台仓加热系统对改善舞台地板热舒适性效果明显,采用非稳态方法分析该加热系统的最佳预热时间,模拟时长为2 h,计算步频为5 s-1。图6显示了台仓顶板平均温度变化曲线。由图6可知,模拟运行到第20 000步,即约1 h时,台仓顶板(舞台地板)平均温度基本达到如图7所示的稳定状态。

图6 台仓顶板平均温度变化曲线

图7 歌剧厅舞台地板温度分布云图

5 结论

演出人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对舞台空间的热舒适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冬季赤脚表演时,这一直是舞台暖通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上海市某歌剧厅舞台案例,提出了一种台仓加热系统并验证了其有效性,为这一重难点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歌剧厅舞台仅采用原定风量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时,舞台1.5 m高度处平均温度约为19~21 ℃,平均风速均小于0.2 m/s,基本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规范中的室内设计参数要求。但舞台地板表面温度较低,仅有约9 ℃,人员活动区的舒适度并不高。

2) 考虑辐射影响后,舞台空间整体温度较未考虑辐射时更加均匀并有所降低,对风速影响较小。

3) 设计一种台仓加热系统,在台仓内紧贴台仓顶板送40 ℃热风,能使歌剧厅舞台地板的平均温度大大升高,足以达到24.5 ℃,且舞台内温度竖直分布变得较为均匀,改善了室内上热下冷现象,更加符合人体热舒适性要求。

4) 台仓加热系统开机运行约1 h后,舞台地板平均温度基本达到稳定。因此,仅需在演出前提前1 h开启该加热系统,就能保证演出人员的热舒适性。

5) 台仓加热系统会造成其内部温度过高,在实际设计使用该系统时,需考虑其对台仓内部工作活动、机械系统等的影响。

猜你喜欢

平均温度舒适性歌剧
羽绒服面料防钻绒性与相关舒适性研究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南方地区圆拱形和锯齿形大棚内温度四季差别探究*
舱外航天服主动热控与人体舒适性实验研究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杭州电网最大负荷与平均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 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