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云南建水紫陶生态化发展研究
2021-03-16闫俊林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讲师
文/图:闫俊林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讲师
前言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制品。建水紫陶始于清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发展史上,建水瓦窑村是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这里有年代悠久的古窑和满地瓷砾,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这句话一直刻印在建水陶艺人心中,它反映了建水陶业在中国陶瓷工艺上的极高成就,每一位建水陶艺人也都因此而感到无比的自豪。经过近百年的开拓、创新和发展,建水紫陶已走出国门,享誉九洲。1921 年,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器,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奖。1953 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也曾应国家轻工业部邀请参加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而闻名于世。2008 年2 月,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文化部命名并公示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名录。
紫陶产品
建水紫陶的形成离不开包容与开放的自然、历史、文化环境,建水紫陶之所以能够跻身“四大名陶”,凭借的不仅是它独树一帜的“刻填装饰”和“无釉磨光”工艺,更在于它的自然文化环境。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族民间工艺品种,建水紫陶的文化蕴涵在临安古城的文脉之中。建水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化历史丰厚悠久,发达的文化思想对建水陶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水县地处古城临安西南,长久以来,边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异域文化的互动交流,使建水县形成了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建水养成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其重要体现之一就是重教兴文,如今保存完好的全国第二大文庙、书院、学政考棚、文笔塔等古迹都见证了“临半榜”的辉煌。正是基于这种包容性与开放的态度,才有了建水紫陶的诞生。
一、文化元素蕴藏的物质载体——文人陶
建水紫陶还被冠以文人陶的称号,这是建水紫陶自然文化环境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文庙、书院、学政考棚的设立,必然汇集各方文人于临安古城,在求学考试之余,到紫陶作坊写写画画,既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展示。因此,建水紫陶几乎都有墨香逸远的书画装饰。
但是建水紫陶的文人之气其实从来就不是飘离于日常生活的抽象之物,在大量存世的紫陶汽锅精品中即可得到证明。20世纪30 年代向荣春制作的“忠孝仁爱”汽锅便是显著例子,该作品在实现烹饪美食功能的同时,还通过书法艺术彰显出儒家的思想,可谓寓教于器,让深刻的文化观念与世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此外,像镌刻着“万古金汤”“田广宅”之类文字的紫陶作品也都不同程度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日常生活化。如果说汽锅上的书画非多数人能为之,那么脍炙人口的汽锅鸡则是人人可以品尝的佳肴,平常人家可以在享用热气腾腾的汽锅鸡时通过汽锅上的文字祝福未来生活,而风流才子则边享用锅中美味,边欣赏意境深远的书画作品,不失为一种惬意人生。
建水紫陶陶窑
建水紫陶煮茶器
从紫陶汽锅的诞生即可看出,文化发展不仅可以使一方经济得到兴起,而且还可以使人民群众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且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在笔者看来,紫陶汽锅寓示着人对自身发展的理想状态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双重满足,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二、独特的文化价值
建水紫陶传承了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其陶质和艺术的表现能力对各种文化形态都具有兼容性,传统建水陶的制作工艺仍保持着人工制作的方式,每一件产品都明显地烙印着时代的符号。同时,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建水陶在形制和装饰内容上都具有广泛的文化兼容空间,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阳刚与柔美都以建水陶为载体进行艺术再现,因此,建水紫陶被誉为一部物化的历史,一种活着的文化。
建水紫陶无釉磨光工艺陶器
书法装饰的紫陶壶
1.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是中原陶瓷文化在滇南地区的延续
将书法、绘画、图案再创作于紫陶上,让素面的陶器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同时,也让原本单调的陶器获得了升华,因为文化的渗入,紫陶拥有了生命。盛名于世的历代紫陶珍品,是因为紫陶身上附着了不同的文化信息;欣赏建水紫陶,更多的是欣赏建水紫陶承载的文化内容。
2.建水紫陶是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水乳交融的产物
建水是人类陶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989 年,在距建水县城30 公里的燕子洞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址中就出土网坠4件,陶弹丸1 件,夹砂素面红陶器碎片7 件。至今在建水境内红河北岸傣族地区,仍有当地土著人用慢轮成型、坑式堆烧夹砂红陶的习俗。建水紫陶目前广泛流传的博古瓶、哈尼樽、彝瓶等器形,以及在不同器形上装饰的图案花纹,明显地吸取了当地土著民族的文化节元素,存留着许多土著民族祭器、图腾物和民族文字、吉祥符号的的影子。这些特征使得建水紫陶造型显得厚重沉静,装饰性很强,风格与宜兴紫砂壶的灵秀精致有明显区别。
3.建水紫陶是一种活着的文化,一部物化的历史
建水紫陶特殊的制作工艺,对不同的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建水紫陶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对历史的记录过程,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装饰内容、装饰风格等,无不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从170 多年前清道光年间到现在,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建水紫陶作品上,解读出数百年建水历史文化苍桑巨变的轨迹。
三、发展思路
1.生态化体现
建水紫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敲碎浸泡后的泥浆经过第一次的滤浆后,还需要经过五六次反复的搅拌漂洗,然后在透气封闭的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整个过程要经过20 天左右的时间,最终泥料“腻如膏脂”。
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要求在1000℃~1200℃之间。在高温焙烧过程中,窑内点火燃烧后,窑膛内形成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烧成气氛,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下,陶坯内所含的氧化铁会出现不同的呈色,当窑膛内一氧化碳含量达到2% ~4%,游离氧含量小于1%时,陶坯中的铁元素便在还原气氛中呈现紫黑色,因陶坯中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温下的窑气变化异常,陶器在高温焙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和花样,泥料中的成色原素在不同的窑气下可呈现不同的色调变化,这就是建水紫陶品质方面特有的窑变特色。建水紫陶的品质方面的特征体现在泥料细腻,成品硬度高,不用釉色而打磨抛光,陶质无铅、铬等有害物质,透气性好而质细如玉,可用“明如镜、洁如玉、体如铁、音如磬”来概括建水紫陶的高雅品质。另外建水陶因耐酸、耐温、透气、防潮和保温久的特点,用紫陶炊具盛藏食物隔夜不馊;用紫陶壶泡茶,纯正不变味;用紫陶花瓶插花经久不凋。
迄今为止,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仍然是国内外陶瓷领域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工艺,它以其独具的风格蜚声海内外,成为人们喜爱的珍品。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品,无论在质地、品相、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将传统的陶瓷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2.发展思路
创新是发展的根基。建水紫陶依靠深厚久远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奇妙的制作工艺优势,产品开发应从造型、装饰和功用入手,结合云南的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特色民族饮食文化,探索产品创新思路。紫陶制品应更多地注重使用功效与欣赏品位相结合,充分地展现不同的个性风采。高档紫陶的发展不应再是单纯的煮茶、煮饭、栽花、插花的使用器具 ,而是应侧重于工艺欣赏性的艺术品。
市场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建水县政府十分重视在生产环节提升紫陶产业发展水平,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开展相关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打造紫陶产业“双创”发展平台,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和品牌“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宣传和挖掘整理紫陶文化等等。在笔者看来,这些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很有效的思路和举措,目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思考建水紫陶的产业发展,我们应该着重市场需求研究,引进市场营销高级人才,针对紫陶市场培养既懂营销又懂制作的复合型人才。
现代纹样的紫陶产品
利用现代科技和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快建水紫陶工艺的保护。针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紫陶工艺绝技,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建水紫陶工艺后继有人,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建水紫陶工艺的资料保存下来;对长期优秀的从事建水紫陶制作、形成风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相关方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引导年轻人学习紫陶工艺,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创造条件,促使建水紫陶工艺进学校、进课堂,在中小学倡导成立建水紫陶兴趣班,引导学生参观传承基地。建立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促进建水紫陶工艺的保护与发展。
立法保护的建水紫陶,指的是特定的紫陶制品,同时也包含独特的制作技艺。建水紫陶享誉国内外,是建水市乃至云南省的一张“名片”。紫陶矿产资源、陶制品以及制作工艺将受到法律保护。
加强建水紫陶工艺文化建设,打造建水紫陶工艺的生存环境。组建建水紫陶博物馆,由政府、企业、行会组织和民间艺人共同管理。以建水博物馆为中心陈列收藏历代紫陶和其他陶瓷作品、整理收集建水紫陶的相关资料、保护建水紫陶遗址、出版发行建水紫陶的相关书籍、宣传教育建水紫陶文化知识、组织建水紫陶文化交流活动和旅游活动等。
在保护建水紫陶工艺的同时,开展建水紫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挖掘一批具备文化艺术体验的旅游资源,参与到旅游和经济活动中去,走边保护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创新农村文化活动载体,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参与面广、影响深刻的节庆活动,引导这些活动与建水紫陶资源的发挥相结合,既满足群众“求美、求乐”的需求,又为建水紫陶资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纹样创新的紫陶产品
五色土根据比例的不同,紫陶产品呈现不一样的颜色
结语
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建水紫陶以其丰富独特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成为现代文化市场的有效补充,建水紫陶要想得到长远发展,不能单纯走机械化产业路线,必须坚持产业发展与手工传统工艺结合的道路。制陶工艺不能因为有了现代技术就背离了传统工艺,只有依托传统制陶的技艺、手工创造的艺术,加强与当代艺术设计艺术发展结合,才能使建水紫陶具备走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