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垄上双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1-03-16马丽峰高幼华

乡村科技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双行结薯行距

马丽峰 高幼华

(1.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黑龙江佳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各个省份都有种植,是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1]。马铃薯在黑龙江全省从南到北都有种植,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在南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都有使用,其具有抗旱抗涝、通风透光、利于结薯等优点[2]。小整薯播种相对于切块播种来说,具有减少病菌感染,出苗齐、出苗壮,减少人工成本等优点,大垄双行栽培结合小整薯播种,两种优势结合更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

种植密度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种、不同地力采用合适的种植密度才能获得高产,马铃薯也同样如此[3-4]。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在马铃薯种植中被广泛应用,垄体上株行距的改变,构成了不同的种植密度和群体结构,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以及植株对水、肥和光的分配与利用[5-6]。

垦薯1 号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选育的淀粉加工型新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高抗病、产量高等优点,在黑龙江垦区广泛种植。试验以垦薯1 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垄上双行不同株行距构成不同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黑龙江垦区垦薯1 号马铃薯种植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试验材料与设计方案

1.1 供试材料:垦薯1号(原种)。

1.2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

1.3 试验设计:设立3个株行距:15 cm、20 cm、25 cm,组合成3个种植密度的9个处理(见表1)。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110 cm 大垄双行种植,50~75 g 的小整薯播种。小区为5行区,长度4.5 m,面积约5 m2,4次重复。在马铃薯盛花期调查株高、茎直径,成熟期收获调查单株结薯数及亩产量,比较同一行距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及产量的影响。

表1 不同行距和不同种植密度组成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茎粗的影响

通过图1 可知,15 cm 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的茎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株/667 m2处理A1的茎粗最大,为11.2 mm;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同一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无显著差异。20 cm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茎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株/667 m2处理B1的茎粗最大,为11.3 mm;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同一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无显著差异。25 cm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的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株/667 m2处理C1的茎粗最大,为11.5 mm;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同一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无显著差异。

图1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

2.2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株高的影响

根据图2 可知,15 cm 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的株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 株/667 m2处理 A1 的株高最高,为 88.24 cm;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处理A1 和A2 分别与处理A3 有显著差异,处理A1 与处理A2 无显著差异。20 cm 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的株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 株/667 m2处理B1 的株高最高,为90.79 cm;对马铃薯株高影响:处理B1 和B2 分别与处理B3有显著差异,处理B1与处理B2无显著差异。25 cm 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的株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 4 800 株/667 m2处理 C1 的株高最高,为97.77 cm;对马铃薯株高影响:处理C1和C2分别与处理C3有显著差异,处理C1与处理C2无显著差异。

图2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2.3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单株结薯数影响

由图3 可知,15 cm 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的单株结薯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 株/667 m2处理A1 的单株结薯数最多,为6.80个;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影响:处理A1 分别与处理A2 和A3有显著差异,处理A2与处理A3无显著差异。20 cm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的单株结薯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 株/667 m2处理B1 的单株结薯数最多,为6.47 个;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影响:同一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间有显著差异。25 cm 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的单株结薯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减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4 800 株/667 m2处理C1 的单株结薯数最多,为6.53 个;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影响:同一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间有显著差异。

图3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的影响

2.4 同一垄上行距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

由4 可知,15 cm 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增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为8 000 株/667 m2处理 A3 的产量最高,达到 3 028.62 kg/667 m2,分别比处理A1和A2增产24.24%和18.12%;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处理A3 分别与处理A1 和A2 有显著差异,处理A1 与处理A2 无显著差异。20 cm 垄上行距下,3个处理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增趋势;3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为8 000 株/667 m2处理B3 的产量最高,达到 2 819.87 kg/667 m2,分别比处理 B1 和 B2 增产 18.63%和11.74%;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同一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间有显著差异。25 cm 垄上行距下,3 个处理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现递增趋势;3 个处理中,以种植密度为8 000 株/667 m2处理 C3 的产量最高,达到 2 712.12 kg/667 m2,分别比处理C1 和C2 增产12.11%和8.78%;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处理C3分别与处理C1和C2有显著差异,处理C1与处理C2无显著差异。

图4 同一行距下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综合分析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结合小整薯播种,在同一行距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大,马铃薯茎粗、株高、单株结薯数呈现递减趋势,马铃薯产量呈递增趋势;对马铃薯茎粗影响,3 个种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种植密度 4 800 株/667 m2和 6 000 株/667 m2分别与种植密度8 000株/667 m2有显著差异;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影响:3个种植密度间有显著差异;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种植密度8 000株/667 m2分别与种植密度4 800株/667 m2和6 000株/667 m2有显著差异。

3.2 讨论

研究表明,适当增加马铃薯种植密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对产量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本试验中马铃薯茎粗、株高、单株结薯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分析原因可能是单位面积土样养分量是相同的,随着种植密度增大,群体数量增多,养分竞争更加激烈,单株所获得养分随之减少。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品种都有适合自己的种植密度和模式[7],本试验地区品种单一,只针对淀粉加工型品种垦薯1 号进行试验研究,后续研究可增加商品鲜食型品种进行多地试验。

猜你喜欢

双行结薯行距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校企合作背景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双行起垄施肥一体机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渭北旱塬东部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