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优化与创新策略

2021-03-16卢德月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初中体育

卢德月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课题。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和文化课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分,在应试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给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造成了打击和阻碍。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在重要的身心素养发展节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积极考虑的新课题。本文将对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优化创新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事业的积极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大课间教育;优化与创新;实践策略

分类号:G633.96

引言: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素养发展有着综合性的影响。训练学生体魄有助于其基本健康免疫素养的提升,对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有着重要价值。体育训练能够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备更乐观的生活精神,更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具备更强的自信等。总之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在新的教学时期得到重视和强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存在的潜在弊端

1、文化课教育使学生形成过度自负或自卑的个性。文化课程教育对成绩的重视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课堂教育中教师依据成绩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判断,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有着“畸形”的要求。学生在这种学习思维影响下,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客观评价和分析能力。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功利主义,且其它社会实践能力发展十分缓慢。进一步地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相对自负、自卑的思维倾向。对此学校要积极考虑削弱文化课程的教育影响,将更多的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教育中,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取得平衡。

2、文化课教育加重了学生的懒惰思维。文化课的教学都需要学生“坐着”完成。长期的室内教学会使学生体育活动的想法不断减弱,在思维上出现自闭的倾向,对体育教育活动逐渐失去了其本该有的朝气和活力。且长期的室内教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应有的训练,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对此学校教育要在文化课程教育中加入更多的“室外”教学,对学生的运动思维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培养,使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更加客观和合理。

3、文化课程教育缺乏实践教育内容和精神。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理论内容的不断学习,使其逐渐形成了“纸上谈兵”的实践理念。日常学习的目的只为在考试中获取更高的成绩,学习思维逐渐异化,缺乏必要的实践精神,给其长远能力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此学校要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制造更多“困难”,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理论和实践之间“差距”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更理性、务实的基本素养。

二、大课间教育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1、大课间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放松和锻炼的机会。大课间理念的提出,本身是为了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体育训练时间的问题。在教学的间隙给学生制造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且良好的大课间教育,对文化课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贡献。学校中的学生不是“学习机器”,需要得到应有的休息和精力恢复,以促使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思维的活跃等。1

2、大课间教育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尽管大课间教育能够给学生能力带来了多样价值和作用。但在更多学校教育中,大课间教育仍得不到有效开展。部分学校教育有“三分钟”热度的教学问题,进行大课间教育有应付思想,在长期的教育中无法得到有效维持。部分学校在大课间教育只是进行“眼保健操”式的简单训练,给学生的实际帮助作用有限。总之在新的教育时期,大课间教育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创新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切实有效的培养。

三、促进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创新发展的策略

1、学校重视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在大课间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层要对其教学活动的开展保持足够的重视。确保教职工能够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对互动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增设体育场地和设施,增加缺失的师资力量等,使大课间活动能够有序、合理地长期进行,使相关教育的综合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2、半强制化的教导形式。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的多样负面思维已经产生和发展,加之其叛逆的思维和情绪,使学生主观运动的心理大幅度削弱。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半强制的体育训练教学思路,组织学生完成集体性质的训练、热身運动,再让其进行自由活动和兴趣训练。以此使大课间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热爱运动的思维,促使其形成更积极的生活习惯。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间跑操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俯卧撑、高抬腿、蛙跳训练等,使学生从运动中体会到体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和乐趣,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积极的尝试。2

3、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在大课间教育中,学校要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训练和活动。体育活动本身组织过程需要耗费一定时间,且具有一定的“仪式”乐趣。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给学生放松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避免形式主义教学的延续。

4、鼓励学生成立个性化的兴趣组织。在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尝试打破班级之间的交流限制,鼓励学生成立自发性的兴趣运动组织。能够在大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和集训,使体育文化在校园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渗透。如传统的跳绳训练、踢毽子训练、乒乓球、羽毛球训练等。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思路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使学生的能力发展保持均衡,促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收获更多积极体验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娄元建, 齐国际, 张亚杰,等. 体育大课间活动创新实施策略[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4):0195-0195.

[2] 韩彦.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J]. 灌篮, 2019, 000(011):P.172-172.

1664500520384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初中体育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