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1-03-16李浩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四史教育

摘要:“四史”资源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在引导大学生传承革命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创新和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当前通过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四史”校园文化并搭建优质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有效将“四史”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在新征程下走得更加坚实、长远。

关键词:新征程;“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分类号:F124

一、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阐释

“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在新时代下,大学生总体深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具有自身的理想信念与奋斗目标,但随着社会深入发展,大学生接受的文化信息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笼统化等特点。同时,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不断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时期正是学生三观塑造的重要时期,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影响着广大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深入完善,不少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浅薄、价值取向困惑等问题。当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实践的历史新征程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的历史新征程,新格局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理念,当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坚定理想信念并树立崇高信仰极为重要。

“四史”资源是青年大学生寻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来源。在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历史,铭记来时的路,从“四史”的生动教材中领会榜样的信念与理想,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史”教育被多次强调,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进行“四史”学习实践,但目前学术界尚未深入系统地研究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本文在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新征程的开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四史”教育的理论实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并進一步提出融入的有效途径。

二、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

1.党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能够引导大学生传承革命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整个发展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复杂情况,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实践出一部奋斗的党史。中国共产党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始终关注和落实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接续展现出一部初心坚守的党史。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身建设,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描绘出一部自我革命的党史。要向党学习,要理解党在历史上的初衷,要从党的历史中继承党的革命精神,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动力。如此才能使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传承革命奋斗精神,更好的地领悟时代赋予的责任,在新征程中更好地承担起青年担当。

近代中国从屈辱中走向奋进,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有不断奋斗,不断斗争,才能开启伟大事业,成就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内忧外患的现实召唤下成立起来,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奋斗。近代历史上涌现出众多伟大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奋斗。“五四”精神是青年人的理想血脉,在百年历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理想信念奋斗,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为担当时代重任而迈向新征程。“‘五四’精神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感’和‘时代感’,或者说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思想意识相结合,构成了‘五四’精神的实质”。激励青年大学生开天辟地,勇于作为,征战新征程。在新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培育出的许多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革命年代先辈们浴血传承下来的精神在四史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熔铸新的信念。通过“四史”教育中的党史教育,可以带领青年大学生看到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一路艰辛探索,奋发向前,蕴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于整个奋斗历程,其中所展现出的革命奋斗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坚定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理想和信念。

2.新中国史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弱到强的伟大飞跃,能够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贫困和软弱的历史,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新中国的历史是奋斗的鲜活教材,可以激发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1949到1978近三十年时间里的辗转,是新中国史中的探索篇。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大地上确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世界上一些外国大国不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并实施了一系列封锁,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围困。此时,中国面临着许多需要建设的事业,各行各业亟待发展。广大的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尚未真正完成,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尚未完全建立,财政和经济困难严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况,党中央看清形势,明确任务,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改革,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动员起全国人民为站起来的新中国向更加发展的未来而奋斗。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国家不断进行探索以求完善制度,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并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新中国史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弱到强的伟大飞跃,展现出了砥砺奋进的使命担当,是无数革命先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之中,将个人信念坚定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之中而来的。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格局新任务,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唯有从新中国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新征程下走得更远,走得更加坚实。

3.改革开放史是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能够启示大学生勇于开拓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这场伟大征程中,党和人民抓住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抓住历史变化的机遇,努力奋进,将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改革开放精神融入一代代奋进拼搏人的血液里,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强的信念力量,启示青年大学生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1978到2012三十多年时间里的开拓,是新中国的改革篇,也筑成了一部伟大的改革开放史。从“中央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充满开拓创新精神的,而改革的道路没有经验可供参考。这就需要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循着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发展。从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融入改革开放史的每一项建设事业之中,开拓创新的精神融进改革人的长远征程之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能够启示新征程下的青年大学生将个人前途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新的征程。

4.社会主义发展史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能够鼓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体系、道路、制度三者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开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在基本原则上,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迈向新征程,中国道路是一种全新的发展选择,能够给众多希望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和民族以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包含着党和人民发奋图强和艰苦创业,包含着中国国情的现实考量,包含着无数人民的中国梦,这一享誉世界的发展成就刻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启迪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三、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关于政党、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历程,其中蕴含着从艰苦环境中开拓新局面的信念智慧,从挫折困难中走出特色道路的不屈精神以及实践伟大梦想的坚实步伐,这些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财富和动力来源,在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地促进其深度融合。

1.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融入“四史”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

“四史”承载着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智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战场”,是筑牢“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可以使理想信念教育从历史中得以佐证,增强其说服力;另一方面将“四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可以充实课程内容容量,丰富课程内容来源,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将“四史”中的历史史实挖掘出来并以高校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对于网络上、现实中抹黑历史、抹黑革命先辈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澄清,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寻找有效和科学的资源;从书本中来,又要跳出书本,落实实践,总结经验,形成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其次,将“四史”中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理想信念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之中。再者,高校教师可以将“四史”中蕴含的发展脉络、内涵规律等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之中。“四史”是一部活教材,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答案。思政课堂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可以借助“四史”来厘清其中的内涵、脉络和规律,同时以规律来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2.将“四史”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深刻把握‘八个统一’”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作为“八个统一”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用科学的理论来培养人,更需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把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大学生在新的征途上有远大的志向,做新征程的奋斗者。

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可以提高思政课堂的时效性和现实性。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四史”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外化于教学实践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科学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梦,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施。具体来说,首先,思政课教师可以选取“四史”中与青年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史实作为素材,指导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个人特长主演“四史”小话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进行把控,让学生自导自演,使其充分体会“四史”中理想与信念的力量。其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可以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师生共同参与到写词编曲中,共同创作“四史”歌曲,融趣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再者,思政课可以与学校附近示范性建设的社区合作,带领大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真人真事,听取社区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讲述,从社区的历史发展中以小窥大,切身感受社区变化发展中的核心引领力量。思政课堂在实践教学中,以史鉴今,以今育人,从而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历史担当。

3.将“四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实现理想信念教育显性与隐性有效整合

青年大学生所处最多的是校园环境之中,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思政课堂的教与授作为直接性的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是显性的存在,而这种显性的存在于大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强制性与要求性的,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提升空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资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首先,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了校内建筑、景观、绿化、展馆、横幅标语等,在将“四史”教育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融合时,可以挖掘地域和学校的历史,建设纪念角等,传递学生所处所在之地的历史精神;同时,校史馆和图书馆的陈列室等区域可以设置专门的“四史”展列区,讲述“四史”故事;对于精神文化而言,学院演播厅可以选取优质“四史”教育片定期进行播放,同时还可以向广大师生征集优秀影片单,让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对于制度文化而言,学校各大学生组织和团体,可以主办“四史”专题特色活动,每年固定时期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四史”教育传承延续,形成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经验的优良传统。

4.搭建“四史”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线上线下充分结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将互联网融入传统思政课堂是时代要求,也是创新所在。当前,互联网+思政课堂已经具有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人民网的党史频道、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一系列网络资源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如何将这些资源利用到新征程下的“四史”教育之中,如何将其运用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还需要将其与学生需要相联系,跟进其落地,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目前的已有的“四史”网络教育相关资源和平台,存在资源混杂、与学生交互性不够强、特色性不足等问题,在新征程下要把“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优质“四史”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必不可少。首先,高校要利用自身特色资源,结合优质网络资源,搭建“四史”网络教育平台,同时,全国各大高校的平台资源互相开放,以供交流借鉴和共享。其次教师可以在线上“四史”教育课程内容的完成之后,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所感、所历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分享活动,鼓励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线上联系线下、过去联系未来,以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以信念导航伟大梦想。

四、结论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史的记录,它记录了党带领人民追求人民的福祉,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大同。 它反映了革命先辈、改革开放前辈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拼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对强化大学生对革命奋斗精神的传承、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及增强其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整合思政课堂理论与实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四史”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等,新征程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水林.论“红船精神”[J].红旗文稿,2011(11):15-17.

[2].《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9页

作者简介:李浩(1996-10),女,四川省绵阳市,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3205501908210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四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题解教育『三问』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