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驾驶与车队管理探讨
2021-03-16强爱文
强爱文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不断提高和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节约了许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对于一个单位而言维持车队的正常运转需要加强管理,增强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切实保证车对行车安全和运输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汽车 安全驾驶 车队管理 驾驶员
分类号:U492.84;U471.15
交通驾驶无小事行车规范是前提,在私家车数量逐步增多的同时单位车队的正常管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汽车驾驶员需要掌握交通基本规则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特别是在开车上路之前需要确保车辆的车况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单位车队管理工作是一个最棘手和繁琐的工作,涉及到运输调节、安全、驾驶技能培养等多个方面,需要明确职责到个人协调各个部门、个人的工作,从而加强车队管理提高驾驶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在驾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车队管理需要充分保障汽车的性能,满足基本出行要求后方可以驾驶汽车上路,对于车队的驾驶员需要重视安全和驾驶技巧培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保证车队行车安全。
一、重视车辆基础管理,加强车队安全建设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所有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单位车队管理者需要认清交通事故的危害树立安全责任心,对于驾驶员必须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职责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约束,从安全建设做起展开车队管理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管理效果。做好车辆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保障汽车性能完好,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减少维修损耗的成本,综合考虑车辆的油耗和车况需要车队制定使用制度和监管机制,协调派车制度完善统一管理使得驾驶员可以尽自己所能进行养护也有利于深入了解汽车性能。
做好车辆的维修养护工作是一个合格駕驶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始终保持车辆状况良好不仅是国家公安部分和交通部分加强机动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还是驾驶人员对个人和行人安全负责的真实体现。比如汽车驾驶员应当完成的基本工作包括:第一,对自己驾驶的车辆需要勤于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故障进行修复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第二,认真做好出车前的水、电、油检查,对于货运别还需考虑到货品是否捆绑结实、车辆轮胎温度是否过高等等。车队管理员需要把车辆进行定期的维修,在行驶里程之内或者空闲的时间对车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车辆行车安全。
二、提升加强人员素质,保证车队安全驾驶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的交通密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面对交通拥挤、环境复杂等问题必须把提升驾驶员的素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逐步提升交通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车队的行车安全。车队的驾驶员需要在充分了解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出车,熟悉道路情况和各停车场的安全出入口,特别是在高速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警的指挥,明确车队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须知,有效降低车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
车队为增强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应当制定符合实际的奖惩制度,树立优秀的安全行车榜样从思想上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有效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可以促进整个车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车辆统一行车时保持一定的车速,过快容易使得后面驾驶员无法跟上,过慢又会影响正常的行车时间;在高速公路的限速路段绝对不可以超速行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在紧急制动时发生车辆的翻车或者碰撞,对于驾驶人员而言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到家是最重要的事情。
三、优化车队驾驶管理,渗透行车安全法规
作为单位的一个车队一般是指拥有两辆车以上的驾驶团队,优化车队的管理需要从建立健全制度规章做起,基于驾驶员和车队调度两个方面进行人性化的安全法规渗透具有积极的价值。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法规应当贯穿于车队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驾驶年龄长或者是新手司机都需要高度重视行车安全,保持积极的心态来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体现在车队的驾驶管理中需要突出时间和效能真正从源头出发开始治理,做到治标治本提升车队的服务管理质量,作为车队的管理者需要秉公处理安全问题遵循安全交通法规。
行车无小事需要从细节做起,驾驶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交通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车,单位在车队的正常运转中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行车状态,保证驾驶员和车队的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比如要求驾驶员遵循安全法规进行行车:上车佩戴安全带、行车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不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和超时间驾驶等等。车队的基本职责在于服务个人或者货物运输,通盘做好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转变驾驶员的行车习惯明确安全职责。
总而言之,安全驾驶作为汽车驾驶不可逾越的底线对于单位的车队管理进行了约束和限制,驾驶员需要学习交通安全法规和驾驶技巧明确个人的职责,车队在管理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打造一支优质的出行车队。
参考文献
[1] 强靖.在汽车驾驶操作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教育[J].汽车实用技术,2020,(9):260.
[2] 彭古伟.地方院校车队管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2):165.
293550170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