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2021-03-16靳山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城市轨道交通

靳山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也备受关注。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需要领导干预和职工为轨道安全运营共同作出努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提出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进而确保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

中国分类号:U298

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是出现重大事故会导致社会、政治受到影响。城市轨道佳通偶给你工程系统庞大,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十分复杂,集成后要注重安全风险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时,安全风险评价也十分重要,通过评价分析设备、安全管理以及风险程度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进而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检验,对系统生命周期安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时了解系统运行时出现的风险因素,及时纠正,保证运行安全。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

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中包括了工作人员、乘客,例如站务员、乘务员、安检员、操作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工作人员,这些人员是导致轨道交通出现安全风险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1)乘客风险。轨道交通运行时明确规定不可携带易燃易爆、刀具、宠物等危险物品,但是有些乘客本身安全认识较低,违规携带危险物品,若是不注意碰到接触网极易导致短路、车厢炸爆挤,进而使行车和乘客安全受到影响[1]。(2)员工风险。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时,各岗位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相应工资,工作人员本身的思想、业务、心理等素质关系着作业进行,若是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会导致运行出现安全风险。(3)其他风险。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封闭,防火功能差,但是人流大且集中,可能会出现人为破坏导致的失火断电等风险,人流疏散、救援难度大,容易出现群体性死伤。

2.环境因素

工作环境和企业环境是轨道交通内部环境组成,其影响着员工和乘客的心理情绪。若是站台灯光不明、闷热、噪声等会影响工作人员情绪和乘客情绪。社会环境对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积极性产生影响。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是轨道交通外部环境组成。其中,自然环境即暴雪、暴雨、地震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这些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会导致轨道交通设备受损、交通中断等[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经过隧道等路线时由于受地质条件限制,若是这些地区是软土地基层或是断裂带等条件会导致路基下沉、隧道开裂,不及时监测处理引发安全问题。地震对轨道交通的破坏性很大,尽管其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容易导致轨道变形,引发安全风险。

3.管理因素

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客运服务、调度、设施、事故救援、应急联动等方面的个历。在人机环管关系中,主要因素即为管理,高质量管理能够使轨道交通安全运行。轨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突发性,若是没有及时控制细小问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注重安全管理。

4.设备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中,车辆、通信、牵引供电、桥梁、机电土建等设备都是轨道交通运行的重要保障,这些设备任意一个出现故障都会导致轨道交通运行受限。而在这些设备中,通信设备极易發生故障,其次为供电、车辆、机电、线路等设备,通信和供电两个单元是运营安全风险最高的[3]。尽管当前线路工程设施占据比例较小,但是若是出现问题会影响轨道交通,导致运营中断甚至使列车出轨,造成伤亡。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建立分级管控的安全风险数据库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点进行动态的辨识、评估,实施分级管控,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

按照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逐项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形成安全风险数据库,内容至少包括业务板块、风险点(工作单元/操作步骤)、风险描述、风险等级、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及责任岗位、责任人等。

安全风险数据库中的风险管控措施应符合设施设备运行维护、行车组织管理、客运组织管理、从业人员管理、保护区管理等有关规定,并及时纳入本单位相关管理制度、作业标准或应急预案。

月度安全分析会、季度安委会,要对照风险数据库,逐项分析风险管控措施弱化、失效、缺失可能产生的隐患,确定隐患等级,并按照“一岗一册”的原则分解到各岗位,形成各岗位的隐患排查手册,明确排查内容、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等内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内容至少包括:隐患内容、排查人员、排查时间、隐患等级、主要治理措施、责任人、治理期限、治理结果、未能立即消除时的临时措施直至隐患消除。

2.完善设备管理

在轨道交通运营基础上加大力度管理维护设备。首先,科学、合理的编制设施设备的修程修制,需要定期检修维护设备,追踪管理其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安全性。同时,注重动态监控,密切关注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在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及时将设施设备异常情况通报设施设备维保专业人员,及时进行处置,确保设施设备状态良好。

3.建立应急体系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和科学、依法、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运营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与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并建立运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与政府层面的专项应急预案相衔接,总体阐述本单位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专项应急预案体系、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应针对重大风险、关键设施设备故障等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运营突发事件,明确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不同运营突发事件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设施设备等明确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对可能导致运营突发事件的风险信息要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造成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设施设备及环境状态异常可能导致运营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向相关岗位专业人员发出预警;因突发大客流、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影响正常运营时,要及时通报,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楼宇或移动电子屏幕、当面告知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要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配备应急所需要的器材、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4.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主要构建动态制度更新、安全检查检测、安全监督检查等制度,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制定完善的安全监测机制,有效控制其中的不安全隐患。

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组织机构,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对行车安全、客运安全、设备安全、劳动安全、消防安全等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轨道交通能够安全运营,避免出现不安全因素,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城市中,轨道交通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安全情况直接反映了管理水平。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保障,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部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不仅需要保证乘客的心理和生理安全,还需要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质量,保障大众对轨道交通安全的信任度,提高其运营口碑,为轨道交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鹿颖.基于风险矩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张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人因风险及其评价体系[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12):64.

[3]冯伟.基于LEC评价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李志刚,徐平,王国利.地铁运营系统安全风险辨识流程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國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v.15(S1):36-39.

[5]胡勇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管理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9,000(014):P.73-73.

3469501908203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