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对策探索
2021-03-16张昕源周强吕永亮
张昕源 周强 吕永亮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变得格外明确,就是将思政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明确抓住课程内容的“两条线”,针对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对策。本文介绍了某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实施,为研究确定相应策略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对策;“两条线”
在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明确目标、实施对策过程中要融入新教学思想,例如“抓两线、起一格”。所谓“抓两线”就是要抓住专业功能需求、基本原理,实现与思政课程的相互联系,形成逻辑线基础,不断完善专业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时间线。“抓两线”在回溯学科发展历史、培养学科创新思维方面非常擅长,且目标明确;所谓“起一格”,则是希望紧密结合专业的成功案例,同时也展示学校学生所创造的主要成果,树立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将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到专业岗位中,成为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
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课程思政建设基础
(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此前,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对于大学思政课程教学而言,要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把课程思政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中优化,保证课程育人的实施效果,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为深度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专业教育开展课程思政,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深入研究并明确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从专业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背景、行业规则、文化底蕴、历史沿革等角度出发,有效开发课程的知识性与人文性,顺理成章的与专业知识融入,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二)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基础
大学课程思政要以专业课程作为基本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中,凸显 “隐性思政”这一功能。它与“显性思政”有共同的目标,即共同建立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体系。当然,课程思政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研究探索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在专业知识中探索挖掘思政因素将成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目前各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相对比较成熟,内容完整,资源丰富,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呈现多样化,各种精品课程、线上慕课、公开课的出现,也让课程思政建设拥有了完整的基础空间,确保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平稳地展开。
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探索
(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集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构造于一身的综合性很强、教学内容丰富的专业,涉及艺术、构造等多方面的知识,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它既是理性的工程,也是感性的艺术。设计作品所反映的价值观念会如实传递给环境的使用者[1]。为保证课程育人的顺利开展,学院专门引入了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希望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课程教学融为一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抓兩线、起一格”的建设目标。下文结合具体实施过程,反映课程思政效果。
1、梳理逻辑线
采用“两线一格”思想展开教学应用,首先是梳理教学逻辑线,厘清专业知识中的思想创新过程,体现课程教学的应用价值。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提炼专业特色,例如在素描、色彩等专业美术基础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和艺术精华,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艺术,产生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了设计软件后,在设计中融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辅助设计信息技术来构思、修改教学内容,借助科技手段,更好地反映设计思想和理念,完成更高层次的专业设计作品,非常便捷有效。例如利用Photoshop展开颜色设计或者图案设计,配合3Dmax来展开环境艺术设计过程,最终呈现良好的设计效果,举一反三的建立前沿教学模型。依据当前“学生本位中心”的基本培养思路,结合艺术设计人才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帮助学生理顺、整合、凝炼环境设计内容,例如参照风景园林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确保整体构架到位,即建立“跨界型、多样化、全方位”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内容。这一改革不仅仅需要简单实施课程叠加,要从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着眼解决问题,根据各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特点,确保基础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到位,基于多个专业知识内容或技术形式融入来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节点,合理调整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理论与思政教育比例合理,课程注重内容侧重点调整,构建富有特色化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从专业知识中厘清逻辑脉络内容,保证体现教学有效性与教学深度。就课程实际教学而言,逻辑脉络体现在对知识的陈述基础之上,比如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多元素结构内容展开教学。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建立学科教学机制,实现对学生能力有效培养的同时,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特点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们通过在设计作品或设计的室内外公共空间及私密空间中,引入正确的艺术观和设计观,对使用者的行为方式进行符合精神文明规范、符合公序良俗的正确引导,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底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逻辑线内容,在追求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大胆引入思政因素的同时,更好地展现基本专业素养,抓住专业知识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矛盾问题[2]。
2、梳理时间线
要结合专业教学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为学生梳理时间线,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分析设计的关键元素内容,在追溯学习过程中复盘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基于不同时间节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经典元素内容。在课程教学引入祖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立足设计本身了解知识背后的历史沿革,熟悉专业知识的发展过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在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类平台后的主要课程内容都围绕思政课程内容展开设计,确保从心理层面上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和在设计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精华的能力。
3、起一格——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目前大学专业教育特别注重科研成果进入课堂,从专业课程角度融入学科最前沿技术内容,确保专业知识兼具深度与广度,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专业课程深入了解知识内容,了解知识运用过程,形成专业技术加速融合发展体系。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层面分析从手绘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进程。结合学校专业成功教学案例转化教学成果内容,注重对学生认真、严谨、科学态度的有效培养,追求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培养体现专业学科教学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提升设计作品的思想内涵,使其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一名有社会责任心和优秀道德品质的设计人。在专业中引导学生探讨手绘造型三视图设计内容,确保从环境艺术设计层面上分析各种手绘造型设计图,结合新理念、新思想进一步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更深层次、更高境界内容,保证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知识,实现核心设计成果的有效转换,积累教学心得。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教学特点进行相应改造,建立与艺术领域同步的信息技术,整合优化设计实践资料,把握基本环境心理学相关重要理论,在融入思政元素的同时,在设计作品中充分考虑使用者所在环境对其的心理暗示和影响,使环境对处在其中的使用者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影响。就当前高校教育发展形势看,教师要探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课程思政相互有机融合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应主要围绕以下两点展开:
第一,应该注重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学与环境设计艺术相关工艺成果有效转化,建立与产业化成功案例的有效融合,生动形象阐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电子设备提高学生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效果。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社会学中的技术应用方法,将设计图稿转化为实物,通过专业强化学生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及前卫的设计理念,引入思政内容提高他们的设计觉悟,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环节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综合设计展开教学分析,总结归纳知识点,提炼其中展示的思政元素,指导学生深度了解设计规律以及绘图方法,合理处理功能与审美关系,反复推敲,保证设计图稿能转变为实物,应用于实际工程。同时引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思想,提高他们的专业艺术境界与修为。
(二)实践反思
大学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首先应该总结其思政基础建设内涵,展现艺术设计热点内容,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随时关注行业动态,以德育为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课程知识点让学生多多接触实际工程,主要是参考市场变化设计作品,丰富艺术设计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领会设计思想,把准思想政治方向,合理处理环境艺术设计功能与审美的关系,成功将设计图稿转化应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端人才。
在教学中,应该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容帮助学生攻坚克难,追求自主创新发展。当然,教学中也必须基于不同观点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问题,明确教学中的“人本”目标,在为学生构建课程思政基础之上凝练专业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创新的成就感与自豪感。通过对中外经典设计案例的文化元素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在尊重西方文化的同时,更了解中国文化的优势,树立更强烈的文化自信[3]。
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而言,属于典型的艺术学科内容,教师需要结合思政课程内容,分析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与价值观。首先,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保证做到教学过程有的放矢。要基于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内容来体现专业优势,确保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与体系构建到位,有别于普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显性思维内涵。简言之,要基于专业课程内容梳理基础,深入专业内核分析课程思政效果,确保教学过程深入学生内心,为学生所接受,并能指导他们的行动。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专业课程,生搬硬套加入思政内容。要将专业知识内容与课程思政完美融为一体;要结合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避免课程思政脱离专业研究,导致出现教学空谈问题。确保全方位、立体化贯彻教学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融合,通过理论实践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与思想观[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大学课程思政基础建设非常重要,它在明确教学建设目标,思考体现教学对策过程中发挥多元功能,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想能力的培养,结合理论实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确保引发学生共鸣,体现核心价值观,真正将大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理念融为一体,体现教学高品质与人才培养有效性,为培养未来有思想、有才华、有专业能力的高端人才提供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秦凤.“课程思政”背景下职教环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絡教学学报,2020(4):191-193.
[2] 郭海丽,田煜衡. 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课程在线教学探索[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592(12):90-92.
[3] 林琪.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环境设计原理课程育人实践为例[J].艺术教育,2020(6):167-170.
[4]肖昶.高校环艺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 福建茶叶, 2020, 第42卷(1):87.
姓名:张昕源,女,1973.10,辽宁凌源,汉,辽宁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35875019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