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超级话题中的“拟熟人”交流现象研究

2021-03-16台晓霞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信任

台晓霞

摘 要 传统中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上,互联网时代以趣缘为纽带出现的社交群体拓展、补充了传统人际关系的维度。有着强大流量聚集地的微博超话作为趣缘群体的一大代表“基地”,用户之间的互动及其社会关系十分复杂。超话内的用户本应该是陌生人,在超话中的交流话语和状态却犹如熟人间亲密。文章提出“拟熟人”的交流现象,从强弱关系理论入手,通过对超话社区的参与观察来研究趣缘群体中“拟熟人”现象的表现、信任机制及其影响,发现以陌生人交流为主的趣缘群体也能建立强关系。

关键词 超级话题;强弱关系;用户关系;信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3-0089-04

互联网产生后,用户间的互动交往成为社会关系结构重要的一部分。各类社交媒体层出不穷,除微信等以强关系交往为主的社交媒体外,陌陌、Soul、探探等陌生人交往软件也在社交媒体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在线上交往中这种陌生人的交流已然是司空见惯的程度。在与陌生人这类弱关系人群交往时,很多人展现出的是一种“自来熟”的态势,跟以前“远离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说话”的教育模式不同,与陌生人交往仿佛让我们更自在。用户间是否能互动交往、互动交往的感受如何都对大量App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微博、抖音、LOFTER这一类的以弱关系为主的社交媒体,用户间的交往可以看作是一种广场式社交,“只要关注就能获得信息,以信息共享为主导”[ 1 ],但用户间的评论、私信等互动行为使社交媒体更具有活力。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是一种“差序格局”。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可以被身边人影响或改变。就像三度理論,与身边的某位同学或同事成为朋友后,那么就有可能认识这位朋友的朋友。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个人关系的建立基本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中能够见面接触为条件,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关系使彼此间的生疏和怀疑会消除很多。那么,基于以陌生人交往为主的网络趣缘群体中用户之间呈现出怎样的交流现象呢?趣缘群体为何选择微博平台中的超话为代表?

超话是超级话题的简称,它是微博于2016年上线的一款将话题模式和社区属性相结合的兴趣内容社区。超话的种类繁多庞大,聚集在这里的趣缘群体不胜枚举。范式龙依据交流工具将网络趣缘群体主要载体表现形式分为“吧趣缘”“客趣缘”“圈趣缘”“娱乐趣缘”[ 2 ]。以TAG、相互关注为主要交流方式的微博在这里被分为“客趣缘”,但微博超话中的趣缘群体却更像“吧趣缘”和“客趣缘”的结合体。超话中的用户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的帖子进行交流互动,这符合“吧趣缘”的条件;在浏览帖子或与其他用户互动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对感兴趣的用户进行关注,这符合“客趣缘”的条件。以“吧趣缘”和“客趣缘”相结合的超话导致其信息传播模式以及组织结构十分复杂,对其用户关系的研究也更有意义[ 3 ]。

在微博超话中,用户之间是陌生人的状态下,社交恐惧的症状却仿佛消失不见,彼此间可以用一种熟人的状态进行交流,呈现出“拟熟人”的交流现象。

“拟熟人”是指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话语和状态却犹如熟人间亲密。用户通过微博超话中的互动行为能够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找到亲密关系甚至进行一些互惠行为。“拟熟人”现象的描写与《强势弱关系与熟络陌生人:基于移动应用的社交研究》中提出的“强势弱关系”概念基本一致,即明明是弱关系却呈现出强关系的性质[ 4 ]。

强弱关系理论由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提出,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强度取决于双方结成关系的时长、交流的频率、交流调动情绪的强度、关系双方所感受到的亲密程度,以及关系双方是否有互惠的责任,即互动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互惠行动是四个界定强弱关系的指标。但格兰诺维特也指出这只能大体进行评价,不能具体量化。如果用这四个指标来界定微博超话中的用户交往关系,那么超话用户之间基本都是陌生人的情况下彼此都是弱关系。但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间的关系强度不应该是非强即弱或非弱即强,他们可以超越强弱关系的界定,成为“拟熟人”。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愿意将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变,将陌生人向熟人转变。因为超话中用户的兴趣重合,有极大可能成为朋友,而且这种兴趣越特别,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的净效应就是人们更容易喜欢与自己有相同的古怪爱好的人,但他们互相发现则更难。”[ 5 ]微博超话种类繁多,人们在超话中可以很轻易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伙伴,“构筑起广阔的共同意义空间,建立一种基于思想交换的心理强关系,而非地域接近性所萌生的地缘强关系。”[6]

2.1 以人际信任为基础的“朋友圈式”发帖

微信的朋友圈多是由现实中接触到的朋友、同事组成,彼此间以强关系为主,并且带有一定的信任。超话中的发帖内容会呈现出微信朋友圈式的特点,对超话中其他的用户带有一定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看作是建立强关系的基础。超话中会设计分区,发帖的内容不用必须贴合超话的主题内容,甚至有的超话会设置水帖专区,因此,不少用户会选择在超话中分享自己日常生活。如果是有趣的事件,会有很多人其乐融融一起讨论;如果是悲伤的事情,也会有很多人进行安慰。另外,超话内也会有人进行求助,求助的事情或大或小,并且总是会出现愿意提供热情帮助的用户。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微博就专门设立了肺炎患者求助超话,并且联动武汉地方政府以及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号,开通肺炎患者求助专区,多位患者通过在超话内发博得到解决。求助微博中多会带有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私人信息,在这些求助的微博下面可以观察到多数发言都是在帮助患者将微博转发扩散,或提供建议,努力为患者寻求到更多帮助。同时也有很多用户在患者微博下进行评论,为患者祈福。

2.2 平台转换:由弱关系为主的微博转向强关系为主的微信

用户间的联系从微博超话转向微信时,可以将用户的关系看作是从弱连接走向强连接进一步强化。“当前,跨平台矩阵是许多新媒体运营的手段。在跨平台过程中,微信形成的关系较强,微博形成的关系较弱,是否选择在强弱关系中实现跨平台互动联系,仍然取决于用户对于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主动性。”[ 7 ]在与教育学习类有关的超话中,例如考研类超话中,不少考研人就会在超话中寻找自己的研友,每天一起加油,鼓励对方。如果幸运地发现对方与自己的目标院校或目标专业一致甚至会选择添加对方的微信,与对方分享自己的资料。另外,与对方分享资料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互惠的过程,而互惠是强弱关系界定的其中一个指标。

2.3 渠道增加:由线上交往转为线上线下同步交往

与他人约会时,我们总是与自己現实生活中的朋友或同事这类强关系进行。虽说“拟熟人”强调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共通关系,但线下的接触还是会为个体间的交往锦上添花。毕竟超话中的成员都是因为志同道合聚集在一起,这里的多数用户在现实中身边缺少能一起互相倾诉的角色,就会更渴望将线上的关系延续到现实中。在明星类超话中(这里的明星类超话指演员、歌手、相声演员、电竞选手、网红等各种受人追捧的角色的超话),当后援会组织线下应援活动时,就会发现超话中会有很多粉丝发线下应援活动打卡的图片。另外,当偶像有线下活动时,很多粉丝也会千里迢迢赶去见偶像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粉丝在超话中询问是否有其他粉丝愿意结伴同行。很多线下活动也会专门建立微信群,当粉丝在超话中询问线下活动事宜时,会有其他粉丝在评论中告知可以加入微信群。超话中的很多用户会通过线下的活动认识更多朋友。很多追星的小伙伴也坦言过自己因为追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超话是很多用户从线上交往转向线下交往、从弱关系或潜关系转化为强关系的桥梁。

“囚徒困境”告诉我们信任往往会使交往双方达成合作,“相互信任保障了互惠过程,可以提供在必要时能将潜在的社会资本变成动员的社会资本”[ 8 ]。互联网产生后,人们的社会交往由线下转为了线上线下共同存在的模式,信任在这两种状态下依旧非常重要。微博超话中信任的存在为更多的用户关系交往提供了可能,也催生了“拟熟人”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以弱关系交往为主的超话中信任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微博用户主页内容可以用来评判个人性格品质。超话中交流的用户因为相隔网络,并不清楚另一方现实中真实的样貌,美丑、胖瘦、穷富等外在因素成为次要条件,而微博主页发布的内容成为对该用户进行评判的主要条件。微博主页发布的内容越多越丰富,就越容易让人对其产生信任及安全感,这种发布内容的行为可以看作是自我表露的过程。因为这代表着能从对方发布的大量微博中窥探到对方的某些隐私和信息,也可以从该用户微博主页的发言内容来判断该用户是否让我产生好感,以及是否能让我主动与对方成为强关系。虽然微博用户目前并不是实名制,用户名称以及地点年龄等个人资料方面也只是个人随意进行设置,但是那些合理填写个人资料以及经常发布微博的用户更容易让人产生信任。

其次,圈层交往增加预设信任行为。现实生活中遇见拥有共同爱好的人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亚文化青睐的人。再加上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及各种利益关系,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对以地缘和业缘形成的关系产生情感,人们时常会感觉到孤独,那么这种在网络上基于趣缘形成的群体空间给很多人提供了去处。人们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归入趣缘群体,人们主动加入趣缘群体本身就是对该趣缘群体的一种认同。在这种共同的兴趣和文化诉求下,用户之间在互动过程中会预设信任,即预设对方是值得信任的,这就让超话中用户之间的交流话题及氛围比较轻松融洽。这种预设信任也会降低用户融入微博超话的门槛,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成员对彼此的称呼也会用家人们、兄弟们、姐妹们等这种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名称,女孩子之间甚至会互相叫对方老婆,这些称呼更加拉近了趣缘群体间的关系。

另外,分享能成就信任。“个体间的信任建立在公平的一般道德原则以及一般社会交换过程基础之上”[ 8 ],长期的互惠交换、人情交换使人们之间产生信任,但在超话中,更多的并不是用户之间的互惠,而是单人的分享。用户在超话中分享自己原创的独有的信息和资源,当然,信息和资源既可以指观点想法等文字类也可以指图片或视频类,其他用户选择观看或是互动都由自己决定,但这种与超话中其他用户进行分享的行为在超话中就是想要获取信任的行为。若在超话中频繁分享自己的资源信息,那么其他用户会对自己的微博昵称感到“面熟”,对自己也会多一份信任。

4.1 个人:减少孤独感,寄托情感

市场化的社会转型以来,不少年轻人背井离乡,在离开以血缘和地缘形成的关系以后,孤独地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家人、朋友交流和接触的减少以及现实生活中与人分享兴趣爱好的困难,使个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微博超话类型丰富多样,趣缘群体可以为血缘、地缘、业缘满足不了的交流提供有效的情感补偿,人们通过在超话中与人交流的亲近感来满足现实中的孤独感。这种交流可以突破地理限制,填补个人的社交空洞。

4.2 平台:增加了不同社交平台之间联动

微博超话满足不了用户交流的需求和欲望时,用户就会选择以强关系社交为主的微信,通过微信继续保持强关系。用户在微博超话这种趣缘群体中寻找和建立强关系后会选择用微信来维持这段强关系,这就增加了微博和微信的联动。除微信外,其他社交媒体也会与其产生联动效果。例如,在cp超话中,很多粉丝会为自己喜欢的cp撰写文章,由于微博某些方面的限制,不少粉丝就会选择用LOFTER更新文章,并通过文章链接增加两个平台的联动。另外,豆瓣小组与微博超话的性质相似,不少用户会在超话中搬运或分享豆瓣平台中的讨论话题,超话中会引起新一轮的讨论交流。这些行为还会为LOFTER或豆瓣等社交媒体吸引新的用户。

4.3 社会:充实和改善现实社会的人际网络结构,强化社会资本[ 9 ]

线上的人际交往可以分为熟人交往和陌生人交往。熟人交往即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社交媒体中的交往。现实中,朋友和亲人这类强关系之间不可能一直保持面对面接触,通过线上交往则可以得到补充和强化。陌生人交往即与从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的人进行交往。这种交往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实现比较艰难,但在网络社交媒体中是普遍的,用户之间通过互相接触,在线上交往中成为强关系,甚至能够将线上交往延伸到线下交往,成为线下强关系,这都能够促进人际网络结构的补充和完善,为自己带来资源。

4.4 圈层化严重,信息茧房、沉默的螺旋效应明显

微博超话有着严重的圈层化现象,且超话中呈现出的关系越强,圈层化越严重。圈层化意味着拥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及内外有别意识,它为用户提供亲密关系、增强自我价值认同以外,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 1 0 ]。一些亚文化超话中谈论的话题往往都与超话主题有关,用户每天浏览话题或参与话题的讨论,潜移默化地接受超话中信息的影响,其他平台也会搜索与此相关的内容,长此以往,受到的信息茧房效应会显现出来。

另外,超话中发布的信息总是迎合超话的主题,多数粉丝不能允许有与之相反的观点出现,即使是理性的观点,也会被超话中其他的粉丝群起而攻之。这样,在一些争议性的话题中,理性的讨论会越来越少。

概言之,“拟熟人”能够从趣缘群体中生成。趣缘能够满足血缘、地缘、业缘满足不了的情感,群体间在产生情感的过程中能体现出强关系的性质,通过其他平台及现实接触的助力成为线下强关系。超话中强关系建立的过程能够满足个人情感,增加不同平台的联动,完善现实中的人际网络结构。但也要注意圈层化带来的信息茧房及沉默的螺旋等不利影响,这就需要用户提高自己的网络及算法素养,减少超话带来的负面影响,微博平台也可以采取策略提升用户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孟娟.社交媒体用户互动机制及关系转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2]范士龙,孙莹.青年网络趣缘群体聚众行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7(6):69-74.

[3]李瑞.汉服网络趣缘群体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0.

[4]许德娅,刘亭亭.强势弱关系与熟络陌生人:基于移动应用的社交研究[J].新闻大学,2021(3):49-61,119.

[5]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喻国明,朱烊枢,张曼琦,等.网络交往中的弱关系研究:控制模式与路径效能:以陌生人社交APP的考察与探究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9):141-146.

[7]喻国明,曾佩佩,张雅丽,等.趣缘:互联网连接的新兴范式:试论算法逻辑下的隱性连接与隐性社群[J].新闻爱好者,2020(1):9-13.

[8]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边燕杰,缪晓雷.论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双重动力[J].社会,2019,39(6):1-22.

[10]彭兰.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J].编辑之友,2019(11):5-12.

3662500589253

猜你喜欢

信任
信任很贵,别轻易浪费
表示信任
信任
信任一个贼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
很多人都不再值得被信任
信任
信任,有生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