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道路上,有原则的人走得更远
2021-03-15俞敏洪
俞敏洪
人生在世,会有两个“定”:天定和人定。天定我们管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人定。
我们做人、做事必须要有原则。
既然要有原则,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原則。“原则”的英文是principle,意思是不能变的东西。而确立原则,我们需要有一个标准,给自己一个角色定位。比如你作为父母,应该有什么原则;作为老师,应该有什么原则;作为创业者,应该有什么原则......
做人的原则
人生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
因为笑天灾、笑人祸、笑疾病是很卑劣的。
立地为人,有三种人不能黑:育人之师不能黑,救人之医不能黑,护国之军不能黑。
这也是我们要对老师、医生和军人特别尊重的一个原因。比如在这次疫情中,有的医生以身殉职了,也有的医生被感染等等。如果没有医生的全力以赴,没有医生的这种献身精神,我们中国的疫情绝对不可能控制得这么快。
千秋十耻,有三不能饶:误国之臣不能饶,祸军之将不能饶,害民之贼不能饶。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臣、一个政府官员的话,那么绝对不能做任何误国的事情,一切要以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以个人私利为重;祸军之将,即把军队带向死亡、带向失败的将领,那也是要命的;害民之贼就是奸臣、奸贼,这样的人对老百姓非常严苛,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读圣贤书,有三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重要性,知识分子群体在历史传统上就有一个天生的使命,即为天地立命。所以知识分子要有天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以后,不管是执掌权力还是做其他什么事,都能做到为老百姓服务,不危害社会。
经商创业,有三不能赚:国难之财不能赚,天灾之利不能赚,贫弱之食不能赚。
也就是说,发天灾的财肯定是不应该的,专门对贫弱人群下手,去赚他们的钱,肯定也是不应该的。
做企业的原则
常常有人问我:“你在创业最初的时候,是坚持了哪些东西把新东方做出来的?”我后来想了想,大概是坚持了五方面的事情。
因为当时没有什么资源,我就坚持把1-2个项目做到极致。
当时,新东方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托福考试。我觉得凭我的本领,凭我找到的老师,一定能把托福的市场拿下来。所以我全力以赴,从自己备课到对老师的挑选,在托福项目上下了很多功夫。结果一年多的时间,新东方就把托福领域的培训做到了全国第一。紧接着,我就上了第二个项目。因为当时中国很多大学生,除了考托福,还要考GRE,我就打算把GRE培训拿下。我一方面培养GRE的老师,一方面自己亲自备课,就这样把GRE培训又做成了全国第一。
通过一两个项目,我就把新东方在这个领域的品牌基础做到了极致,也为新东方后来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在,新东方的业务发展呈现多元化,除了英语以外,幼儿园、小学生、中学生,读书、出版、出国、咨询各方面的业务都有,而且每一项都做得还算不错,这也是因为有了前期的积累,可以慢慢地多元化发展。
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一下子就打开局面了。就像一个人读书,如果连一本书都没有读透过,想一下子读透20本书或者50本书,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一本书读透,通过对一本书读透的感悟,再来读第二本书、第三本书,做事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坚持给最重要的人极具竞争力的待遇。
初创新东方时,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当时新东方还不需要管理者,我一个人管就行了。二三十个老师,我必须给我认可的、学生认可的最优秀的老师极具竞争力的待遇,让他们留在新东方。你想在20世纪90年代初,新东方老师的年薪就有过百万元的,相当于现在千万元以上了。那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有人以每小时200元的薪水来挖新东方的老师,我就涨到400元;别人用400元来挖我就涨到800元,绝对不能让任何竞争机构把我手中最优秀、最重要的人才挖走。因为在企业初创的时候,人才就是宝贝,即使现在新东方这么大了,人才依然是宝贝,这种坚持是绝对不能放松的。
在听取建议的前提下,所有事情必须自己决策。
在初创期,公司是耗不起的,如果两三个人讨论一个问题,讨论了一天两天都没法决策,表明这个公司要完蛋。因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分秒必争,如果内部讨论没人能做主形成决策,那这个公司就完了。所以尽管要充分讨论,但讨论之后一定要有一个人决策,然后迅速推进。
坚持价值观引领业务。
当时,我定的企业价值观有两条:第一条是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学生的需求是最高指示;第二条是对学生实行无条件退费,任何学生想要退费,就把没有上过的课的费用退给他。这样一来,大家就发现我们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学生觉得我们在照顾他们的利益,就会更加依赖新东方。在新东方的发展过程中,这两条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的。
在创业过程中,也是坚持了这几条,我才能够把控整个创业过程的发展。
在做新东方的过程中,我个人也有几个坚持的原则。我觉得这也是我能够把新东方带出来的重要保障。
第一个原则,你自己挂在嘴边的一定是自己坚信并且愿意付诸行动的。你跟别人讲无私、勤奋,讲宏伟的理想,而自己却自私自利、投机取巧。你说的话连自己都不相信,连自己都不去做,怎么让别人信服?
这就直接引出了第二个原则,即做事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比如说我在新东方反复强调大家要勤奋、要努力,那我自己就要先做到。毫无疑问,我在新东方是最勤奋、最努力的人之一。
我在新东方反复强调要好学精进,鼓励大家读书,那我自己也是新东方读书最多的人之一。这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员工是能看得见的,他们会相信你说的、你做的,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三个原则,对于突破底线的事情零容忍。所谓的突破底线,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贪污,这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容忍的,不管是贪污1分钱,还是贪污10万元、100万元,没有大小之分,只要出现贪污这种行为,对企业而言就有重大的杀伤力。再比如说不诚信,总是坑蒙拐骗,这是不能容忍的。
第四个原则,能够确定规矩的事情,一定要预先定好规矩。王强、徐小平他们回来跟我一起做新东方的时候,一起玩、一起做,刚开始也没有把这点弄清楚。结果新东方真的要上市的时候,股权要重新拆分、利益要重新分配,大家打得很厉害。从此以后,我吸取了一个教训,就是未来在新东方,任何事情一定要预先确定好规矩再去做,到后来慢慢延伸到我跟朋友打交道,只要涉及利益关系,有可能出现纠葛,就一定要先说好了才能做。
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反而简单了,因为预先定好了规矩,先做恶人再做善人。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好,做事业也好,最怕留下后患。很多公司最后之所以倒闭,并不是因为大家在一起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产生了利益纠纷或者感情纠纷没法解决,最后越弄越糟糕。所以能够确定规矩的事情,一定要预先确定好规矩,规矩讲得越清楚越好,按照我们中国的说法叫作“先小人后君子”,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
第五个原则,宽和待人、严格做事。
我觉得我对人还是比较宽厚和善的。在新东方,大家说我还是比较亲近员工的,也很少训斥人,包括做错了事情的员工。但是严格做事这一点还是不能放松的。在做事情上,我需要你做到什么程度、你要做到什么结果、我的考核指标,一定会事先说清楚,让你知道我的标准。所以做人可以宽厚,做事必须严格,我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平时,我吃饭、睡觉、穿衣服可以随意,这样还节约很多时间,但是学习不能随意。
比如看书看5分钟,不想看了,就玩半小时手机,然后又想出去吃饭了,结果一天都没有按照规划走,这是不行的。如果你完全没有自律能力,那把想做的事情做成的可能性非常小。
做决策的原则
一个人做决策要有依据,没有依据乱决策会出问题。所以我在做新东方时,对自己的要求是四个决策、四个不决策。
四个决策是什么?
第一个决策是站在客户的最高利益去决策,就是说所有的决策必须是对客户有利的,必须是最方便客户的,必须让客户感觉物有所值,甚至超越预期。而如果是对客户利益有损害的,只是对公司有利,那么这样的决策是不能做的。
第二个决策是站在社会的最佳选择来决策,就是我们做的事情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比如说最近几年,新东方把大量的资源倾斜给农村和山区的孩子,实际上就是从社会的最佳选择角度来决策的。因为我觉得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把农村和山区孩子的教育考虑进去,并且尽可能让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与城里的孩子相差不太远。这个决策做出来是不会错的,因为它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再比如说科技与教育结合,这也是对社会有利的事情,一旦把科技和教育系统打通了,那么对中国教育肯定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个决策是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来决策,意思就是我们做事情必须要面向未来,仅面向现在、眼前的决策是不能做的。2020年年初,我在新东方开疫情研讨会的时候就讲,现在我们做的任何一个决策、采取的任何一个行动,都必须跟新东方的未来连接起来,也要跟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这样的决策才可能有持久性。那中国未来到底需要什么?中国未来需要面向全球,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全体人民有世界格局和世界眼光。站在未来的角度,我就知道新东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系统大概应该怎么设计。
第四个决策是站在公司和员工的角度来决策,就是任何决策不能光对公司有好处,也不能光对员工有好处。如果光对员工有好处,把公司给弄倒闭了,那对员工来说也是重大的伤害,所以一定要对两边都有好处。
从这四个角度来决策的话,我觉得公司就能够做得好一点。
作为一个有决策能力的人,或者说作为一个可以影响公司大局发展的人,四个不决策也是特别重要的。
第一个不决策是不局限在个人利益上决策。对公司而言,最怕的就是管理者的所有决策都完全站在他个人利益的角度。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就去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就不做,这是最糟糕的。好的决策需要对公司未来和个人都有好处。所以,我现在每做一个决策都会问自己,是不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决策的,是不是只对自己有好处才这样决策的。
第二个不决策是不因个人面子而决策。如果只是因为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表面上的声誉和名声而做某个决策,那我觉得这个决策也是不对的。如果有人驳了你的面子,但他提的设想和方法是对的,而你却把他的意见给否决了,那我觉得这种做法也是有重大问题的。作为一个公司的决策者,你绝对不能只顾个人的面子。
第三个不决策是不能根据个人好恶来决策。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样的。我好吃面,你好吃米饭,我喜欢心情平和的人,你喜欢热情奔放的人,这都有可能。但是这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很多公司的老板之所以身边用的都是跟自己相似的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这些人待在身边舒服。如果你用的是这些人,那你的决策就是根据身边人的喜好来决定的,那公司就没法干下去了。所以,再不喜欢的人,如果他提出了好的建议,你依然要用;再喜欢的人,如果他的建议不靠谱,你也不能用。
还是以新东方举例子。我很喜欢人文类的东西,这导致我的很多决策都是偏向人文的。
过去几年中,新东方的科技发展严重落后。其实我不反感科技,但是不懂科技,又没有向马云学习,引进大量的科技人才,这直接导致新東方科技水平的落后。我从个人的好恶来决策,给新东方带来了至少5年的发展机遇上的损失。
第四个不决策是不以个人情绪来决策。
在有情绪的时候,比如暴躁、愤怒或者沮丧、郁闷的时候,你做出的决策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此时你对信息的判断可能是不理性、不准确的,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的。如果说人生以个人的利益、面子、喜好、情绪为核心,那么最后一定不可能过上真正美好的人生。
人生在世,会有两个“定”:天定和人定。天定我们管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人定。
具体就是做事情有底线,坚持原则,在各自的范围之内把事情做好,不断反省,有意训练自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虽然事业有大有小,我们依然能够每天过得愉快,过得有意义,过得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