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创园的文化创意研究
2021-03-15伍瑄高颖
伍瑄 高颖
摘 要:面对城市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步流入城市,乡村文创园的发展是吸引城市人口进入乡村的一种新型方式,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发展。目前主要运营模式有以艺术家为主的艺术园、大型艺术节、艺术院校实践项目等,已有一些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城市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步输入到城市中,而乡村文创园是吸引城市人口进入乡村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乡村振兴、带动乡村的发展。乡村文创园区的发展首先需要确定园区的发展定位,根据现场勘查了解园区开发的优缺点,了解居民需求。每个乡村都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在设计乡村文创园区时不脱离原本的乡村风格,在设计出新的内容时也保留乡土气息的旧内容,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好的乡村文创园。
关键词:乡村文创;乡土气息;艺术营造;设计
当城市不断地发展,使的人们在闲暇时刻会想去追求片刻净土,文创产业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活力,乡村文创正以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在提升中国乡村讲故事的能力,也在重塑讲故事的方式。让乡土不土,方能乡愁不愁,进而提升乡村软实力。
一、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英国,一般是以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纲领文件》作为标志。文化创意产业在1998年被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明确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二)乡村文创园的概念
乡村文创园是由农村向城市过渡中遗留下的空白地区改造而成,是在城市发展后不愿落后的乡村力量,大多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手法将其发展并传播开来的。乡村文创园是对农村文化的运用,带动了乡村文化资源的发展利用,同时也避免了乡村的边缘化,以艺术的手法则避免了乡村的城市化,成为与城市文创园不同的存在。
(三)我国当前乡村文创园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当前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给予大量政策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大规模发展对其他产业起了带动作用,也培养和输出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乡村文创园的形成和发展是时代的映像,20世纪80年代以前乡村人口丰富,但是物资精神贫乏,随着工业化时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留下的是空心化的农村地区。面对城市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步输入到城市中,而乡村文创园是吸引城市人口进入到乡村的一种另类的方式,也可以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乡村振兴、带动乡村的发展。
(四)乡村文创园发展问题
首先,乡村文化创意园的模式与乡村环境不符合。乡村有着许多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但一些企业却是从商人的角度,更多地选择城市文创园的发展模式,形成与乡村环境格格不入的独特建筑和园区。
其次,乡村文创园的产业发展与现实不对等。乡村文创园可以利用其自给自足的优势发展新型的农业产业,但是一些文创园更多地去贩卖不属于原本乡村特色的城市物品,使乡村文创园区失去了原本的乡土特色。
乡村文创园缺乏创新手段。各种乡村文创园层出不穷,但发展的模式、园区的风格都大体相同,缺乏地区特色,并且园区各种项目的设置缺乏创新,照搬照抄,使乡村文创园区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在众多的园区中脱颖而出。
二、文创园中可运用的营造模式
(一)以艺术家个体为主的艺术园项目
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在乡村进行艺术乡建和在地性创作。目前从事这类项目的艺术家有左靖、欧宁、渠岩、靳勒等等,他们在对艺术建设乡村文创时都有自己一套较为完整的乡建理念,具有鲜明的社会理想主义特征。项目的侧重点也并非局限在艺术领域。比如说碧山、石节子美术馆这类项目,属于乡村在地性项目的早期原创类型。
(二)大型艺术节模式
这是由地方政府出资,邀请艺术家到当地策划大型艺术活动的形式。地方政府的目的是要提升地方文化形象,推广地方旅游品牌,帶动地方经济发展。而策划人和艺术家有较大的资金和空间使用权限去做一些比较大型、深入的在地性、公共性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院校实践项目
这类项目比较普遍,一般都是高校的一些艺术院系与地方的乡镇和村级政府展开的乡村合作项目。这种项目规模较小,但是项目整体灵动,所展开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着较强的艺术研究价值,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而所产生的作品也是院校的师生们与乡民们长期相处,了解乡村情况而产生的符合乡建的艺术作品。
三、乡村文创园的成功案例
(一)三瓜公社——民俗文化创意应用
三瓜公社是安徽省巢湖市一个乡村旅游的景区名称。它由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和南瓜电商村组成,其中的冬瓜民俗村是三瓜公社建设和改造的重点,冬瓜民俗村利用所在的半汤地区六千年农耕民俗文化,挖掘古巢国的上古历史文化,以此发扬宣传传统民俗文化项目;该村还建立了很多手工艺作坊,向游客展示各种传统的手工艺,也有体验性作坊,还原最传统正宗的手工制作工艺。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该旅游经典成功经营的原因如下:
首先三瓜公社善于挖掘整合当地的文化资源,三瓜公社所在的半汤地区历史久远,三瓜公社抢先打造了六千年民俗馆和古巢国遗址并对此宣传,将悠久的文化史融入到乡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当中。
其次公社注重在体验中让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民俗村的创意项目中,企业邀请了众多民间手艺人,让他们在手工作坊工作表演。而手工作坊也能让游客亲身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在打造的乡村氛围中,大量地利用传统文化符号营造乡野情趣,将民俗文化熔铸在产品设计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出许多衍生产品。其中的茶系列就依托六千年历史的半汤文化研发了半汤烤茶、半汤红茶等,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二)许村计划
山西省和顺县的许村计划是艺术介入乡村的经典案例,其发起人是渠岩。渠岩认为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密码所在,在许村的考察当中,他发现乡村严重的危机,比如传统文化的流失,古建筑的损坏,农村人口的迁移等等。单纯的以传媒型的艺术介入乡村是困难的,但是艺术家们对乡村有着不一样的亲和力和情感诉求,所以许村改造主要从艺术方面进行修复。
在许村计划的改造中艺术家们发掘了许村的文化价值,并且自发地以自己的艺术才能为许村带来乡村艺术的开发价值。比如说许多艺术家们自发地在许村创作一些公益性的作品,将作品无偿地、永远地留在乡村。同时艺术家们也对许村的老粮仓进行改造,将其改造为美术馆,对整个地区的影响很大。许村已经成为乡村文化重建、传承传统文化发展、融汇乡村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试验地。
许村国际艺术节能够延续下来,不仅在于渠岩等主办者的积极努力,其项目确确实实为许村带来了很多基础性的改变,比如激发了乡村活力,盘活了乡土艺术项目,村民自身也自信起来,并且融入到项目当中。它为乡民带来了实惠,赢得了地方政府的信任。
艺术是情感的连接方式,艺术家就从联络村民的情感开始,慢慢地去推进。在乡村文创的设计中,情感是不可缺少的一条线,它连接着艺术家、村民、设计师,如何成功设计出乡村文创产品,情感是关键一点。
四、乡村文创园的艺术与设计的融入
(一)艺术介入乡村文创园
艺术盘活乡村,靠情感串联。
在乡村文创园区的建设中,需要有艺术带领园区长期发展,也许在一时间看不出艺术在园区中的作用,但是时间能够证明一个乡村文创园,如果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艺术的渲染是必须的。
艺术家们将艺术化作实体介入到乡村文创当中,进行艺术创作,发掘乡村文化特色,整合乡村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艺术,融入到乡村文创园的氛围当中,以艺术激发乡村活力,同时与村民之间密切联系,深入村民内心,与村民一起发现艺术、生产艺术。
(二)营造节庆活动,融合乡村与文创
挖掘本地特色节庆活动,利用节庆活动,或者依照时节的特点和具有节庆特色的创意产品,以艺术的方式改造特色节庆活动。乡村文创园区可以利用节日展开大型的节庆展览活动,引领乡民共同融入其中,让乡民自己为有这样的大型活动而自豪,这样会使整个乡村与活动融合一起,使乡村文创的构建更加和谐。
(三)设计营造乡村文创园
面对层出不穷的文创园,各种问题也在其建设和运营中暴露出来,例如,园区产业模式雷同、缺乏地域特色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在对乡村文创园进行设计之初,设计师就需要注意周边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观察当地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設计师要与当地住民进行沟通,尽最大可能满足原住民的建设需求,才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设计。
1.创意性
创意性同时也是独特性,它可以运用在文创园的各个方面,比如建筑、公共艺术、公共设施、产品设计等。创意性在文创园的设计中不可避免地要吸取当地的历史文化,例如三瓜公社四大系列的文创产品,吸取了当地六千年的半汤文化,将其转化为文创产品,为乡村文创带来收益。
乡村文创园的建筑设计可以挖掘本地民居特色,或者寻找当地古时的建筑样式,以古饰今。例如2019年新建设的成都的泥巴小院乡村主题文创园,就以本地的“余家堆子”为园区中心。园区的建筑形态包括晚清老房、改革初期万元户房屋以及21世纪新民居,以三个不同时代的形态打造具有本地建筑特色的文创园。在设计乡村文创时可以利用本地老旧建筑,把内部进行翻新,大面积保留建筑外部原本的样子,从而变成保留本地特色的翻新建筑。
2.氛围性
文创园中氛围感的打造必不可少,园区的氛围体现在园区环境和项目的设计上,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其次乡村文创园区内部环境的设计更不能够脱离当地的乡土特色,如果脱离本地特色去追求华而不实的效果,反而会导致乡村文创园区显得不伦不类。园区的项目活动的设计也可以与当地的历史人文故事相联系。简而言之,乡村文创园区内部的设计须要接地气,不脱离本地特色,这也是打造园区氛围的重要一点。
五、结语
整体来说,乡村文创园区的发展首先需要确定园区的发展定位,根据现场勘查了解园区开发的优缺点,了解居民需求。每个乡村都有独特的人文情怀,在设计乡村文创园区时不脱离原本的乡村风格,在设计出新的内容同时也包括有着乡土气息的旧内容,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好的乡村文创园。
参考文献:
[1]徐金号.安徽省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创意应用[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9.
[2]阿琳娜.安徽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利用[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8.
[3]丁含聪.艺术如何介入乡村[N]. 中国艺术报,2020-07-31(7).
[4]陈淑娟,陈麦池.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创意化开发与品牌化战略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2):48-52.
[5]高中雅.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5(12):122-123.
作者简介:伍瑄,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颖,合肥工业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