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建人民的城市
2021-03-15刘明兴
刘明兴
30年来,浦东从一片阡陌农田变身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也是城市建设的变迁史。城市建设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感受也最直接。浦东的变迁与上海市委坚决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从解放上海开始,市委就提出“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人服务”的市政建设方针,希望改变紊乱、分割、畸形的上海城市建设,建设人民的新上海。
一、努力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军管会收回远东第一“跑马厅”,并将其南部改建为人民广场,北部则被改造成人民公园。这片做了90多年跑马场的空间,回到了上海人民生活中。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人民广场所在地建造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规划展览馆等,没有将寸土寸金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而是用于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场馆建设,割舍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进入新世纪,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热潮之中,市委、市政府同样割舍价值上百亿元的土地经济效益,在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上,推动公共空间贯通,还江于民。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使得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更好地享受到发展的福利,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丰富内涵,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更是党的初心使命的具体折射。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就要注意从基础设施的硬环境到人民生活便利的软环境,都需要以人民的体验为中心,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让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化、优质化。
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
上海解放之初,工人群众居住条件上依然很差,许多人居住在污水浜、垃圾堆旁的棚户区内,环境恶劣,拥挤不堪,吃水、用电、上厕所等都是很大的问题。上海在财力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设法筹资,在工业集中区附近建设工人新村,并配套建设了各种服务设施。面积不大的小房子,在当时的上海工人心目中却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之后,工人新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解决了很大一批群众的住房问题。20世纪90年代,趁着浦东开发开放的东风,针对上海中心城区还存在许多结构简陋、环境差劲的棚户区,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旧区改造计划。“两湾一宅”棚户区改造成为上海内环线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态居住园区“中远两湾城”,是旧区改造的样板。通过旧区改造,上海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源于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感同身受,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大问题的有力解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美丽家园
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作上海“龙须沟”的肇嘉浜,两岸棚户林立,四周垃圾成山,浜水黑臭刺鼻。解放后,经过前期的细致勘察,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决定对肇嘉浜施行填浜筑路的整治方案。1954年10月改造工程正式动工。1956年12月底,肇嘉浜路全面竣工通车。肇嘉浜完成了从臭水浜到林荫大道的蜕变。改革开放后,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20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蘇州河的黑臭消除了,河水变清澈了。近年来,在开展黄浦江、中心城区河道治理后,上海又启动了“万河整治”行动,让臭水浜变成了景观河,郊区水环境整体面貌得到改善。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上海聚焦产业更新,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打响“蓝天保卫战”。为了还上海市民碧水蓝天,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市委、市政府与人民群众一起在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关系到一个城市永续发展,是提高人民福祉、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而对绿水青山、清新空气、优美生态等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三处二级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刘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