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锔子往事
2021-03-15傅平
傅平
古代没有特效的粘贴材料,锔子就是最理想的办法。经过锔子锔好的瓷器,可以滴水不漏,非常结实,经久耐用。因此,古代一件瓷器伴随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人连续使用。古代锔子艺人锔瓷器,一般都是按锔子个数计算收费。这样锔多了浪费主人钱财,主人家也不同意,锔少了影响使用质量。好的艺人在保证瓷器修复结实紧密的前提下,对锔子的计划安排非常科学合理,还兼顾美观,尤其是不破坏画面,不浪费主人钱财。
古代我们老家使用粗瓷笨碗,为了节省锔子钱,他们在一种当地质地较软的石头上刮下石面,用食用油调和石面后,在瓷器裂缝边上厚厚的涂抹一层,然后放在灶堂里烤干,这样就把裂缝粘贴牢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北京地摊市场上,曾经见到一个明代大盘,是在背面裂缝上使用铸铁固定的。当时由于价格原因没有买到,至今后悔莫及。
有不少精品瓷器锔钉是铜质的,甚至于还有银质锔子。可见主人是多么珍爱他的瓷器。现在看来,他不仅是瓷器艺术品,还具有金属艺术的特征。有的瓷器上还留有两三茬锔子,第一次上锔子后经过多年使用,锔子生锈腐烂后脱落,主人不得已上第二、甚至第三次锔子。从留下来的不同锔子或者是锔眼痕迹,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来,这都是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遗存。
早期的古玩市场上,商贩们把锔钉剥掉,采用现代胶水粘合,留下钉眼痕迹很不协调。我是不赞成他们这样随便动手修整,而是应该保留锔钉原状最好。现在瓷器已经是普通生活用品,破碎后随便丢弃,再没有人去花钱锔瓷器了。因此这个锔瓷技术也就没有市场了,补锅匠早己消失无踪。是不是还有的地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就不得而知了。
前几年的收藏品市场上岀现了专门把新仿的瓷器打破,然后上锔子,冒充古代瓷器的现象。本来收藏家们可以弄清楚的仿品,一看到有锔子,就以为是老的,放松了对瓷器真伪认真鉴别的警惕,还因而当作老瓷器买回家,让赝品销售者轻易得手。其实认真鉴别,应该是能够分辨清楚的。
首先,这类瓷器是有意打破的,与无意间,失手磕碰形成的破坏裂纹走向不同,前者是磕碰纹,后者是强力冲击纹。两者的部位一般也不同,前者一般都是在瓷器上部,因为他们手持铁棍,站著打破瓷器。
其次,是这种强力打击破坏,一般在上部留下一个粉碎性的击打点。
第三,他们打破后上锔子与传统艺人钉锔子明显不同,不知道他们雇用锔子工人是记件工还是计时工。总是在锔子的距离、布局、方向等方面太不讲究,并没有精心计算和认真操作,当然这还是与缺乏传统技艺水平有关。
但愿这种作假作旧技术不再进步提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