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沿线为何成地铁最佳线路
2021-03-15高申
高申
第一条北京地铁线路已经竣工50多年了。当年修建地铁,是有很深刻的时代背景。为什么要边修地铁边拆城墙?为什么地铁最初的主要作用并非是出行?其中原委现代人恐怕很难想象得到。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
城墙沿线成地铁最佳线路
1965年2月,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为组长的北京地铁领导小组成立。到了当年的7月1日,位于玉泉路西侧的两棵大银杏树下(而今树木尚在),北京市的彭真市长主持了北京地铁的开工仪式。
此时正赶上国民经济初步恢复的时期。然而,投入大量经费修筑如此浩大的工程,跟深刻的国际背景是分不开的。那时候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中国方面不得不加紧进行战备工程的建设。由此,中央决定:要在北京、沈阳和上海三地规划“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地铁线路,而北京的地铁建设更可谓重中之重。由此,一条能够达到防范核武器水平的全水泥隧道,便开始建设。其所采取的施工方式,是先挖开地面、待隧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填埋。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地铁建设不仅需要保密,而且需要防爆。如何来防爆,按照当时的做法便是:在几层油毡防水层以上,还要增加厚达一米的钢筋混凝土防爆层。而进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敌方所进行的地毯式轰炸。
在计划建设的地铁路线中,能够确定的是“一环两线”。当然,为了能尽量降低成本、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同时也能找寻到最为坚实的掩体,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城墙沿线,便成为了修筑地铁的“最佳线路”。从如今人们的观念出发,这是对北京文物古迹的一种令人痛惜的严重破坏。然而对于当年的人们,却没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受。地铁第一期工程中,拆除了包括宣武门、崇文门在内的北京内城南侧城墙;地铁第二期工程中,则拆除了北京站经建国门、东直门、安定门、西直门、复兴门沿线的城墙、城门及附属建筑,徐悲鸿纪念馆亦被迁移。这条线路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从西山至北京站的所有地铁站中,西山至苹果园之间的4个车站属于军队内部使用。这条地铁据说是中国大陆最早的地铁线路,而且也早于香港、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等东西方重要城市。
时值1969年的初秋,北京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全面竣工。
最初的地铁并非出行工具
据说,那时去“使用地铁”,并不是为了出行需要,而是一项政治任务。当时参观地铁没有散票,只有单位开具介绍信方可购买团体票,一毛钱一张。当然,在京的外国人也可以参观地铁,只是乘车要限制在玉泉路站以东。此外,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有时也被安排参观地铁。及至1972年以后,个人才被允许不拿工作证购票。
大约到了1974年前后,地铁最终成为北京市民的日常交通工具。尽管如此,作為备战需要而建的北京地铁,依然要把军事防御性任务放在首位。就在1971至1975年间,出于执行任务的需要,北京地铁曾三次全线停运,其累计时间长达3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