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对分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1-03-15许小惠
摘要:时代和行业的需求推动着高职教育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奠定行业信息技术技能基础的重要渠道,该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本文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spoc教学与对分课堂相关理论的优点,构建“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将“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期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3-0173-02
1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教育资源和教学形式不断地丰富和改进,同时也启迪高职院校教学创新思路和方法。行业需求是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评判标准,而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无疑是企业需求的重要技能,因此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从行业出发掌握自身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是为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进入行业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对于不同专业及行业不同要求的高职学生,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Spoc+对分课堂”能够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辟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我们针对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不足,运用spoc线上教学结合线下教学的混合教学理念,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形式,将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构,探索一种有效可行的针对计算应用基础课程的“Spoc+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化实际应用能力。
2“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1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存在的不足
2.1.1 教学内容與学生专业融合性差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几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学生专业不同,即使同一门课程相应专业培养目标应不同。因此,教学大纲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也应不同。目前,各专业间教学目标和内容没有区分,计算机基础教学没有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到各自行业岗位上的应用范围,教学目标和内容缺少与学生专业知识相融合。利用“Spoc+对分课堂”实施教学,筛选并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制定具有专业区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个性化、专业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1.2 课程实操项目设计不合理,学生应用能力薄弱
实操项目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其决定了学习目的及学习效果。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很多以模拟软件为主,实操项目单一,步骤刻板,运用不够灵活,大部分操作必须依葫芦画瓢,失去了操作的实质意义。并且所有专业该课程实操项目统一,无专业区分,导致学生到行业的应用能力薄弱。
2.1.3 学生参与积极性低,被动学习普遍存在
首先,由于课程内容枯燥且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因此参加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其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良莠不齐,由于条件限制,个别同学对计算机相关操作和计算机理论知识储备相对薄弱,而部分同学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的部分操作。将学生看作基础一样,以固定的教学内容讲学很难平衡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兴趣,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而没有信心。
2.2 “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的优点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加州大学的阿曼多.福克斯教授于2013年提出的线上教学资源和现实课堂有机的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继承mooc的线上教学的优点,还有效整合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学习实际需求的针对性。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在2017年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的教学新模式,“对分课堂”的优势在于学生对内容的吸收具有决定权,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Spoc+对分课堂”是spoc混合教学的优势与对分课堂理念的有机融合,学生对于学习既有丰富的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线上资源又能根据自己专业特点进行课上课下学习节奏的把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全方位的评价。该教育理念用于指导现实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3“Spoc+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
3.1 学习对象分析
本研究选取重庆商务职业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应用技术1班共计42人进行“Spoc+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通过该班辅导员长期观察发现该班计算机应用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对计算机硬件配置基础和系统性能了解较少,这部分知识又与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应用息息相关。发放所罗门风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该班学生大多数属于沉思型和视觉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重合作完成任务和表达。
根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的行业能力需求的调研,发现该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媒体专业技能外,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对于所需计算机系统性能及硬件配置的选择及音视频系统兼容知识对该专业行业应用非常重要,以便于学生选择合适配置计算机提高音视频处理效率和理解音视频处理原理,这部分知识属于数字剪辑专业课程的前导知识,并且没有专门开设相关课程,所以这部分内容应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重点内容讲解。
3.2 “Spoc+对分课堂”课程环节设计
根据数字媒体专业学习对象分析,在“Spoc+对分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对于前期教学内容设计和线上教学资源的准备在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对于计算机性能及音视频原理进行了重点章节的设计。最终根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特点设计制作了导学案、ppt、微课程、阶段性任务清单、线上线下测试项目、学习效果评价量表、拓展学习资料等配套教学和学习资源。阶段性学习任务遵循“Spoc+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采取“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精讲留白+课中任务探究+合作讨论分享+课下实训测评”环节设计对应的混合教学策略。
为了便于“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的开展,将班级42名学生分为7个学习小组,每小组6人,设置小组一名,负责小组的线上学习的组织与日常管理。组员根据导学案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利用学习效果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小组长组织和引领,所以小组长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环节起重要作用。
3.3 教学过程
3.3.1 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课前在平台发布下一节课核心知识的前导知识,课前学习的前导知识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小组长进行学习提醒和验收,必要时小组一起协作学习。以“计算机的结构组成”这一节为例,将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资源和扩展资料上传至平台,微课内容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介绍和动画演示,并在微课末尾提出思考题:查阅资料,要组装一台台式电脑你需要购买哪些配件?学生根据导学案学习微课,并完成课前思考题,小组内交流讨论,规整问题,将疑问在平台上发帖留言,同学间可相互解答问题,教师通过学生微课完成情况和帖子了解学生课前知识情况。通过学生在平台的发帖留言和小组长的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已基本掌握计算机大体结构的组成,知道一台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3.3.2 课中精讲留白
根据“Spoc+对分课堂”观,课堂时间分为教师精讲引导、学生自主个性学习和讨论分享,其中有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以讨论和实践进行生生和师生间交互学习和探索,所以其实教师的讲课的时间少并且降低了机械性成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解答课前疑惑并给出课前问题的有效答案即组装台式机需要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机箱、显示器和其他设备如扬声器等。接着将知识难度升华并应用于实际情境,创设真实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任务目标:1)咱们班下学期要学习视频剪辑,而且视频素材经常会遇到4k及其以上的视频,请问如果你要配置电脑,如何选择电脑配置?2)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的合作共同组装一台台式电脑(课前已组织学生将所需硬件分發至小组学习区域),并汇报电脑配置清单和分享组装过程的技巧。
3.3.3 课中任务探究内化与讨论
课中任务探究内化与讨论过程几乎占整个课堂时间的一半,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创设的真实情景,借助已有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阅解决问题。“Spoc+对分课堂”强调知识的内化过程,该过程的开展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引导学生根据真实案例和情景让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去完成,以此促进学生知识之间的连接和内化,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同伴互组共同完成任务并讨论,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巩固知识的内化。该过程学生通过自主资料查阅基本能够解决课堂开端老师留下的理论性的问题。对于剪辑4k视频的需要如何选择电脑配置,通过小组为单位的汇报结果反馈没有问题,而实际操作组装电脑,个别小组难以实现,所以教师在任务探究过程中会巡视与指导,以至学生能够完成基本的组装为止。针对共性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停下来并提出指导,最后点评学生的分享与回报并总结知识点。
3.3.4 课下实训
每个教学模块结束,教师依据每一模块所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给出项目实训任务,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入项目实训室完成项目实训,实训中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均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交流和回看平台上的微课和拓展资料已解决问题,并完成实训报告和汇报点评。教师通过平台学生学习显示数据轨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3.5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平时成绩主要以小组评价为主,每次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均给出分数作为每位小组内成员平时成绩,以此促进小组内同伴相互协作与团结。期末成绩以小项目实操为主,如完成Excel函数运算、制作规定要求的幻灯片和网线的制作等。如果期末实操考试成绩不合格,则证明该学生在小组内没有积极参与学习,该小组同伴合作学习没有进行有效的相互帮助,该学生平时成绩减半,该小组平时成绩酌量扣减。此评价机制既促进学习小组内实效团队协作解决问题,也强调学生自己知识的掌握。
4结语
基于“Spoc+对分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中的改革实践表明“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改变了教师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将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彻底改变,真正培养行业技能型人才。当前线上精品课程逐年增加,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把握当下信息化教育发展成果,结合课程特点形成自己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的新的教学方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2]冯晓英,孙雨薇,曹洁婷.“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J].中国远程教育,2019(2):7-16+92.
[3]李望云.基于“对分课堂”凸显“思考”的浅思[J].高教论坛,2020(3):56-57+64.
[4]李小龙,曾兆敏.基于SPOC的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0):23-28.
[5]许小惠. 关联主义视角下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6]张典,吕明伟,姜朋涛,等.对分课堂: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25-226.
[7]唐海风.基于SPOC的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45):98-99.
[8]邵敏敏,乔延华,张权.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46):344-345.
[9]马丽华.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8):100-101.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