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

2021-03-15李彦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火烧三国演义三国

李彦鹏

千古英雄事,事事下酒;万里江河浪,浪浪随风。

小时候,第一次认识《三国演义》,是因为赵子龙。那时候家里有一本彩色注音版的《三国》,妈妈会和我翻着书(自然,我那时不大认字),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子龙救主,七进七出长坂坡,单枪匹马歼敌百十,最终脱出重围,而幼主尚在睡梦中,未曾惊醒。长坂坡那个神勇而无可匹敌的身影,是我对《三国演义》的第一印象。

稍长,到小学高年级,读了《三国演义》原著。我对于它的理解,不再只是浮于传奇故事,开始有了稍微深层的思考。那时候也学了些“阅读理解”,于是乎开始分析人物形象。刘备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个仁厚的君子,是故天下义士都来投奔他;曹操则是唱白脸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民心向背,由此得见,这是在宣扬“仁”。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是在宣扬“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在宣扬“忠”。诸葛亮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这是在宣扬“智”……那时候在我看来,《三国》就是一本为人处世的范本,仁义礼智信都在里面了。

后来,再读《三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倘若打开前面半本翻一翻——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官渡之战,三顾茅庐,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烂漫瑰丽,仿佛一卷千里江山社稷的图景,在面前徐徐地展开;又像一幕史诗歌剧,正要上演;更似一盘千古奇局,正要被接下来落下的一粒棋子所解开……酒浆已经备好,琵琶弦在飞颤,战鼓的声音惊动了天地,黄沙在战场上狂舞。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逐鹿中原。

但是,翻开后面半本呢?公瑾气杀,曹操命休,云长败走,翼德被刺,玄德托孤,孔明五丈原归天!唉!这出戏落幕了,戏台上落下来几只燕雀;这宴席该散了,桌子上杯盘狼藉;这盘棋也下完了,大概没有人会复盘吧?那个属于英雄的角声满天、风云变幻的传奇时代,悄悄地,像一块炭烧完了慢慢变冷变暗一样,走远了,只留下一首婉转悠长的引人遐思的歌。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这会成为千百年后老人们茶余饭后讲给孙辈听的故事吧?子龙救主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很久以后的人们会对此津津乐道吧?曹操弃袍割须的时候,大概更不会想到几百年后有个叫罗贯中的小子把这当成个笑话写进书里吧?

当年的风云,那些气壮山河的战歌,很久以后变成了叫做“历史”的东西。王谢家的燕儿飞进我家屋檐底下,也只道是平常。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当我坐在窗前,凉风吹拂,一本《三国》,盈盈在握,有时会微微地阖一阖眼,凝神谛听,仿佛能够听见战鼓和号角闷闷地从岁月的长流中滚滚而来,时代的狂饮高唱、浅酌低吟像碎片似的闪过去;又仿佛在历史的大草原上走著,忽然发现一朵小花,采撷起来,一抬头,千万朵时代的花在历史的草地里若隐若现……

睁开眼,风轻轻地牵着窗帘。

一阖眼的功夫,原来已经流过去千年了。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一二一校区

一本《三国演义》,一页激荡的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作者从中看出了不同的内涵。

小时候看《三国》,看的是杀伐征战的热闹,赵子龙单枪匹马七进七出长坂坡,英雄人物的传奇是孩童眼中最华彩的梦。小学时看《三国》,多了深层的思考,刘备之仁,关羽之义,曹操之奸诈,孔明之谋略……逐渐体会了书中的处世之本。中学读《三国》,又多了更深刻的感受。在每个耳熟能详的典故背后,小作者看到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一幕史诗正在缓缓拉开大幕,一个属于英雄的角声满天、风云变幻的传奇时代展开了历史画卷,奏响了属于他们的铁马战歌,转眼间,“王谢家的燕儿飞进我家屋檐底下,也只道是平常”,而这一切,正是“历史”的真实面目。

从一本书中读懂那段苍凉悲壮的历史,千年一叹,白云苍狗。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说:一壶浊酒喜相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适用文题】一书一世界;解读名著;沉醉于历史当中……(小风)

猜你喜欢

火烧三国演义三国
青春里,那不可小觑的味蕾江湖
火烧毒品
三国演义
三国乱谈(1)
起源
末了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