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03-15李铭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背景人才培养

李铭佳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设计专业提供了新的表现途径和创作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备动态效果的视觉语言传达方式大幅普及。而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深入影响,使得各行各业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持续增加。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各个方面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更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来深远影响。具备相关操作技能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在当前的人才需求市场深受欢迎与关注,因此,高等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结合时代特色,紧随时代步伐,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和不断摸索的观念进行相应的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传达;背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3-0153-02

1 国内新媒体的发展及现状

当前,新媒体早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无法舍弃的每日交流互动的必要方式。以下图为例,通过2007--2017十年间中国网民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其普及速度之快。而我国相关主管部门早已确立了新媒体的主流地位,新媒体被认定为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融合形态,并逐渐发展成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支柱。(见图1)

当前,我们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随意自主的使用各类媒体。这也迫使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杂志四大媒体与第五大媒体即新媒体产生融合,从而形成融合媒体。新媒体搜索功能强大、传播快、覆盖率广,改变了人们对实时新闻、试听影音的获取方式。

而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其实施于教学环节,并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与传统方式相比,我们的教育和学习的方式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教授相关的专业信息,学生则通过新媒体搜罗大量的专业信息和人事资源。这种改变,迫使所有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们重新思考,怎样才能借助这一崭新的媒体方式更多的实现自身价值。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要重新思考新媒体环境赋予我们教育角色的转变,丰富教与学的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紧跟科技的发展,联系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变革,以人才踏入社会后尽快适应相应岗位这一特性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设计思维、专业成果做出相应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改变。因此,在专业教学环节中,提前培养和教授学生具备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专业技能则是我们有待改进的重要问题。

2 新媒体的普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影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结果中证实所学的理论知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利用动态、静态的平面视觉符号传递相关信息,但自新媒体普及以来,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式更为丰富、生动,传播的效果也更为理想。其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播内容的影响

一直以来,较为常见的视觉传达设计都是利用具体的图形、画面来表达作品本身的含义,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最多只能看到电视上的动态视频广告。而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则呈现出更为丰富、鲜明、让人过目难忘的视觉效果。虽然传统的电视媒体也为人们提供了动态的视觉感受,但其科技感和视觉上多变是无法与新媒体相比的。

2.2 传播方式的影响

在新媒体普及之前,视觉传达设计借助传统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形式较为固定,接受人群也比较局限。而在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可以借助电子书籍、微信公众号、App引导页等与互联网相关的平台来进行传播。这些崭新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视觉表现形式,使设计作品能够更为生动、频繁的展示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设计本身还是人们的视觉感受,都较之前更为有趣更易记忆,不但降低了传播的成本,還大大拓宽了传播内容的覆盖率。

2.3 传播环境的影响

在内容、方式有所改变的基础上,传播的环境也有所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环境只能让人们单纯的通过视觉、听觉来接受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而新媒体营造出的传播环境,可以让人们通过交互的方式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很多商家将新产品的展台制造成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交互平台,让受众在听见、看见的同时,通过虚拟的空间、肌理提升设计内容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1 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与当前社会需求脱轨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但仍未主动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导致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以及市场的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行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行业的变革使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实际解决到这一问题,大部分高校仍然按照原有思路进行教学工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改变,甚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科技化、数字化特征不予利用结合,继续停留在静止的设计状态和效果上,导致学生对当前设计岗位的需求了解不足,无法在就业之前掌握相关动向,影响工作效率。

3.2 教学方式与手段过于陈旧

教材陈旧。提供的教材均为数年不变的传统设计教材,无法为授课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内容,难以适应时代需求。

教学手段陈旧、乏味。除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外,应更多地带学生提前参与企业实践,参观最新的设计展,了解设计的最新动态。

疫情期间,网课成为众多高校的授课方式(见图2)。其实,无论是否受疫情影响,我们都应鼓励学生在学习本校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以外,可更多的通过各公开教学平台了解其他高校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吸收每位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对于不理解、有异议的地方与老师进行沟通探讨。

3.3 专业内容过于陈旧,交叉性不强

新媒体時代,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结合时代背景,融入具有科技含量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停留在原有的状态故步自封。视觉传达设计本身是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在众多设计专业中都会有所体现,例如产品设计、工业设计、UI设计等,我们都会看到视觉传达设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交叉知识,鼓励学生以科技的手段体现创意的精彩,用技术为艺术服务,用艺术体现技术。这样,既能完整地教授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又能够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4 在新媒体背景下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

4.1 结合时代需求,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但自身的专业性和与其他设计专业的综合性又很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有限,难以在四年的时间内吸收全部的专业知识。因此,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在传统的理论课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做到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以市场需求为风向,培养具备出色设计能力的优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增设特色课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设计动态。

而我们作为专业教师,更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市场的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及时、主动的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完善专业建设,使视觉传达设计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4.2 借助新媒体时代特色,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新媒体普及之广传播之快是每个人都深有感触的,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主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大量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前沿讯息与趋势指导,增强学生对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了解,深刻体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加强对人才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指导。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具备相应的创意水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市场岗位竞争中为自己创造独有的优势。

4.3 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代特色专业人才

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都应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这一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设计能力,让学生自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地摸索自行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专业应时刻关注最新资讯了解设计趋势,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实现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我们应在探究新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影响的同时,更好地将传统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面临着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摸索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的改革,可以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与时俱进的创新意义,带领学生客观、全面地意识到网络普及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探寻的新方向,正视设计能力与技术能力相互融合相互推动的关系,维护视觉传达设计与专业技能的平衡发展,在新媒体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童清艳.中国媒体未来发展趋势与改革策略[J].人民论坛,2016(23):32-35.

[2] 贺望舒.数字化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思考[J].参花(上),2019(10):88.

[3] 李欣.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因素探究[J].戏剧之家,2019(22):143.

[4] 王斌.也谈美术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的协调发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5):163-164.

[5] (美)凯文.凯利.必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6] 胡卫军,华思宁.视觉传达教学设计的创新探索——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1.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背景人才培养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鹤文化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