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遭遇“社会性死亡”后
2021-03-15
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暴力、恶意造谣,被害女生拿出了较真的勇气提起诽谤罪的自诉,
为所有遭遇网络诽谤的女性探索一条维权之路,“为权利而奋斗就是为法律而奋斗”。
前段时间,一段年轻女子出轨快递小哥的视频在网上被疯传,其中还配上了露骨的聊天记录。流传的故事中,视频中的吴婕(化名)被描绘成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小富婆”,是两次主动勾引快递小哥偷情的“风骚少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婕承受了许多难以忍受的恶意。邻居、同事对她投来异样的目光,她甚至还收到了各种侮辱性的短信,谣言像一次“公开处刑”,让吴婕感到无地自容。即使出门,吴婕必须戴上口罩和墨镜,能半夜出门,就不选白天,能走地库,就不走地面,在街上看到镜头也会下意识地躲开。她害怕被人认出来。
不久之后,事件真相大白。在警方的查证下,网上流传的视频被证实是吴婕所住小区门口新开超市的老板郎某与朋友何某,出于博人眼球的目的合谋演的这出戏。郎某趁吴女士在小区快递站点取快递时通过手机摄录,与何某通过分饰“快递小哥”与“女业主”身份,捏造了暧昧微信聊天内容,并将摄录的视频和聊天截图发至微信群。虽然造谣者被依法行政拘留了9天,但郎某依然反复说“我就是开个玩笑”,毫不关心这个“玩笑”如无底漩涡般吞噬他人的痛苦。
事实是,事发四个月后的吴婕仍旧深陷困扰:她不得不推迟和男友原定的結婚计划,在被原单位以无法令人信服的理由劝退后,她试过找新工作。当她求职面试时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上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她选择直面过去,实话实说。她面试近10家公司,但无一录取。“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无辜的,但你背负的新闻永远都是负面的。”她说。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在28岁这年被强制清零了。9月8日,吴婕感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当她掏出一叠厚厚的检测报告递给医生时,医生温柔地对她说了句:“这件事对你的伤害这么大,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好玩吗?”她瞬间绷不住了,眼泪顺着眼角掉了下来。这一天,她被确诊为抑郁状态。而在这个事件的新闻之下,有一句评论很戳心:吴婕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平白无故承担了某些社会人毫无忌惮的恶意,她被“社会性死亡”了。
2020年12月10日,吴婕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表示不接受道歉,已请律师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以诽谤罪追究郎、何两人的刑责,并配文“绝不退缩!绝不和解”!对吴婕来说,这段时间是为自己讨回公道,更是一次有“复活”意义的自救。在公开身份后,吴婕的微博成了一个“树洞”,许多网友发来私信,倾诉他们与她一样正默默承受的“社会性死亡”。一位独居女孩告诉她,自己晚上睡觉会感到害怕,所以一宿不关灯,这被同小区的人拍了下来发到业主群里,“你是不是在接客?”“你是不是不良行业的从业者?”谣言在小区里迅疾传播,女孩感到周围人不加掩饰的厌恶目光。吴婕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也谈到自己的维权经验,回复却石沉大海,直到半个月后对方发来一则信息,说她患上了抑郁症正在住院治疗。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吴婕。吴婕发现,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无端谣言的侵扰,无关性别、年龄、职业。造谣的成本太低了,谣言信息是互联网上一串冰冷代码,但它戕害的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在她的微博树洞里诉说的受害人,年龄都很小,有的可能还没毕业,或者刚步入社会。她们自身“没有那份力量”,面对谣言和网络暴力,“最先展现的是恐惧、退缩和不知所措”。“施害者没有受到制裁,受害者可能会自我伤害。”她说。
从诉苦到维权,立案成功后,吴婕从受害者的身份抽离出来,“我现在就可以摘下口罩,直面大家!”她摘下了口罩,也摘下了面具,让众人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堂堂正正的她——这是一张面对网络暴力、谣言,不愿妥协的青春的脸。她还没来得及打算未来,有人劝过她离开这里,她毫不犹豫地反问:“做错事的是他们,我们为什么要躲?”“希望通过维权,对社会上其他怀有不法之心的人起到震慑作用,给类似的受害者依法维权提供一点点借鉴。”
2020年12月25日,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建议,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对郎某、何某涉嫌诽谤案立案侦查。得知这一进展,吴婕说,这是今年年终收到的最好消息。权利的边界不容践踏,造谣传谣者要承担责任——否则就是对恶意的鼓励,对正义的蔑视。
“自诉”转“公诉”,本案的标杆意义在于,不仅仅是帮助被害人更好地维护个人权益,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案的办理,将可耻的、有着严重社会危害的网络诽谤,纳入公诉案件范畴,由司法机关主动纠问,替公民主持公道。这也是司法机关将公民个人尊严置于保护“社会秩序”的高度之上,体现了新《民法典》时代人格权保护的升级。通过对此案的升级处理,司法机关堂堂正正地将“保护”打上了网络公屏,向全社会传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鲜明导向,彰显政法机关依法严惩网络乱象、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坚定决心,形成对网络不法行为的强大震慑力。
媒体评点:在幼稚可笑的造谣传谣者的反衬之下,冯婕身上的成熟光芒尤其耀眼。看过她摘下口罩、自述心路历程的视频的人,很难不钦佩她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我认为更可贵之处,在于她能超越自身的不幸,用更博爱、更厚道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遭遇:她坚持“死磕”,不仅为自己,也为了鼓励更多和她有类似经历的人。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给恶意造谣者上了一课,是该让他们长点记性了。她也无意中给全社会上了关于权利意识、关于公共精神的生动一课。公共生活的深刻改变,往往始于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法治和文明的进步,从来都不仅关乎制度完善,也关乎人的觉醒。(张静雯,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
话题拓展:向网络暴力说“不”;较真的勇气;不愿妥协的青春的脸;冲破无形的观念枷锁;让网络谣言受害者“社会性复活”;权利意识与公共精神;影响;推动和改变;人格与尊严;司法智慧和勇气担当;法治和文明的进步……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南方新闻网、正观新闻、封面新闻;《中国青年》《新京报》《钱江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