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岁的郎平:她从火焰变成了大海

2021-03-15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郎平中国女排女排

就算把中国体育圈翻个底朝天,也再找不出第二个郎平了。把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那些世界冠军的头衔、那些力挽狂澜的时刻和那些振奋人心的瞬间汇集到一起,就成了她的轮廓。这就是郎平之于中国几代人的意义。

2020年12月10日,是郎平60岁的生日。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而导致东京奥运会延期,此时的郎平很可能已经结束教练生涯,开始了闲适的退休生活。但现在的郎平,还要带领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力争卫冕,郎平的肩头上,还扛着中国女排,还扛着无数国人的期盼。不论场上场下,她就像一片广袤的海,包容着或大或小的风浪,让人坚信能看到风平浪静的那一天。但沿着岁月的轨迹回溯,会发现海成为海的过程,伴随着阵痛。

前不久上映的《夺冠》成为2020年的高频词之一,电影讲述了新老女排的故事。郎指导的女儿白浪,在电影中扮演年轻的郎平——卷发,扎着两个辫子,外貌上和妈妈年轻时有八分像。队友们练习接发、扣球的时候,她眼巴巴地在场边举着杠铃。郎平的这一面,是很多观众从未见过的。此刻回望,我们似乎很少从一个年轻女孩的角度来看那时的郎平。

对于郎平来说,外人眼中的一次次大赛出征,其实都是她青春的组成部分。郎平曾经回忆,那时候女排姑娘们一起去北京的四联理发店烫头,她特别高兴地跟烫头师傅说:“师傅,我们要出国啦!”那时的郎平,能出一次国都觉得特别开心。她像是一团炽热的火焰,明亮而耀眼,和其他人一样有喜有乐。1978年12月10日,那是中国女排征战泰国曼谷亚运会的第一个比赛日。那天,年仅18岁的年轻主攻郎平第一次在国家队比赛中亮相,巧合的是,当天正好也是她的生日。那也是她第一次过生日,队友们为这个小姑娘都送上了生日的祝福。但那时没人想到,这个小姑娘将会震惊世界。

1981年,郎平随中国女排出征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她凶猛的扣球令对手难以招架,“铁榔头”外号不胫而走。最终,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折桂,这是中国三大球项目的首个世界冠军,一时间举国同庆。郎平获本届大赛“优秀运动员奖”。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仅是个开始。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连续五届国际“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上,以旋风之势拿下全部冠军,“五连冠”和“女排精神”成为振奋人心的时代热词。郎平作为球员夺得了前四个冠军,作为助理教练则见证了第五个冠军,她与教练、队友都成为英雄人物,照片登上了邮票,中国女排成了各行各业学习的楷模。

不过,在不到26岁的黄金年龄,郎平却选择了退役,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其实多年的训练已经让她饱受伤病折

磨,医生告诉她,“你的膝盖已经70岁了。”退役后,郎平没有像她的许多队友那样从政或经商,而是独自远赴美国,一边上学一边教孩子打球。对这个当时不太为人理解的行为,多年以后,郎平在自传中这样解释:“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郎平在美国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平静的日子。在大洋彼岸,她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还有了家庭和可爱的女儿。

这样的平静在1995年被打断。当时,严重下滑的中国女排需要一个人带领走出低谷,中国排协一个电传接一个传真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请她回来。其中,有句话让郎平下定了回归的决心——“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坚定信念,卧薪尝胆。”她抛家舍女,埋头苦干,1996年,带队不到两年的郎平交出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那届奥运会公认的四强是古巴、巴西、俄罗斯和美国,没想到中国女排最终打进决赛,拿了银牌。“世界最佳教练员”的荣誉,也破例颁给了率领女排夺得亚军的郎平。国际排联主席对郎平说,“你让一支球队发生了巨变。”而少有人知道,为了備战奥运,郎平曾经两次因为过度疲劳晕倒,还曾浑身抽搐,被送到急救中心抢救。当然,除了身体的摧残,还有金钱的损失——1994年,郎平在八佰伴世界明星队做教练,年薪20万美元。1995年,她回国做女排教练,月薪只有500多元。那时,郎平无数次坐在不朝阳面的教练宿舍里。房间年久失修,屋角的墙皮斑斑驳驳往下掉。她没有丈夫,女儿不在身边,情绪失落时,她想,“我这个郎平有什么?”“不少人羡慕我,郎平,你一个女人,要去世界上拿冠军、拿亚军,多么伟大。但我伟大在哪里?我就是肯付出,把自己统统贡献出来罢了。”

不过,因为身体原因,同时考虑到家庭和孩子,郎平在1998年12月离开了中国女排。

2013年,当女排又一次面临艰难的处境时,排协三顾茅庐,郎平再度临危受命。和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多了几分犹豫。可老队友陈招娣的离世,让郎平改变了想法。病重的时候,陈招娣还在看女排的每场比赛,给郎平打电话时也不说病情,只评价女排的表现,“排球打的怎么样?那个球好不好?这样打才更好!”她选择再坚守几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留下一点东西。”这么多年,她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抛开一切,一心扑在女排上。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宿命。

这一次,郎平更难了。上任不到100天,女排就在亚锦赛上连输泰国和韩国,最终只名列第四,这也是女排38年来最差成绩。但逐浪的人,摔倒了也只有一个信念——从头再来。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2019年全胜夺得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成为世界三大赛“十冠王”。郎平当时的决定,已经给所有人带来了幸福。中国女排的十个世界冠军,郎平作为运动员或教练参与了其中的八个。然而,见惯了大场面的郎指导在世界杯夺冠后的采访中竟然也流泪了,她说:“其实挺难的……”多年的排球生涯,除了给她带来满身荣誉,也有满身伤病。女儿就说,她脖子以下全是伤。她一度身体疼痛到不能控制,感叹“每天觉得很幸福的一件事,就是醒来以后身上没有太疼的地方”。里约奥运会后,郎平做了人生中第12次手术,但这并不能完全治愈伤痛。可最终她还是选择去面对。去直面困难,去直面风浪,哪怕有着千夫所指的风险,还是要扛起女排的大旗。她就是这么真实的人。火焰此刻已经变成大海,不是因为燃烧殆尽,而是只有淬炼出更加深沉而开阔的内心,才能完成这份使命。

60岁这一天,郎平这位世界排坛的GOAT在微博上发表生日感言:“我没想到从18岁入选中国女排,从1978年12月10日在泰国曼谷度过在中国女排的第一个生日,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一直在一线,每天和排球在一起。因为热爱,走到现在,也因为热爱,还会继续向前走。”

热议锐评:当“郎平1210生日快乐”成了热搜,许多人才发现,她已经60岁了。当年风风火火的“铁榔头”戴上了眼镜,眼角也有了皱纹,走起路来有时还有些趔趄。42年来,从球员到教练,她见证了中国女排的一次次追梦、一个个冠军。郎平已经成了女排精神的图腾,不管身在何处,她强大的精神力和意志始终在影响着这支球队,甚至无数国人。正如一位球迷所说:“有些人注定一生都是传奇,我们终将老去,但是郎导和中国女排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素材运用:临危受命,力挽狂澜;郎平的人生,就是一部活着的传奇;女排精神的图腾;因为热爱;祖国需要;奉献;坚守;影响;使命与宿命;青春的火焰;岁月的轨迹;直面风浪;她就像一片广袤的海……

(资料来源:中新体坛、腾讯体育、网易体育;《楚天都市报》等)

猜你喜欢

郎平中国女排女排
红楼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壮哉,女排精神!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