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生态湿地景观打造技术策略
——以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官村生态湿地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2021-03-15盘延明陈科东
□ 盘延明 陈科东 李 佳
1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生态建设非常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通过生态旅游开发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提高民众收入的具体指导意见。该政策意见明确了生态旅游开发在乡村致富中的现实意义,要求有一定旅游资源基础的村屯,要摸清资源情况,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多方面引资,建设自身特色的生态旅游点,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
本文以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官村生态湿地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乡村生态湿地景观打造的技术策略,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提出切实的建设策略[1]。
2 项目概况
景区所在的大良镇处于融安县南部,209国道从镇中心经过,2018年初步建成的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在大良镇有互通出入口,是融安县的南大门。大良镇东与沙子乡相邻,西与潭头乡接壤,北与浮石镇毗邻,南与柳城县太平镇交界。大良镇官村生态湿地旅游景区规划用地面积148hm2。
大良镇官村生态湿地旅游景区用地范围,地形为低山丘陵型喀斯特谷地,北面与东面地势较高,北面鹰眼岭海拔302m,为景区内最高的山峰。东北、东南面为蜿蜒低山丘陵,其中鹰眼岭奇峰苍耸,两山峡一水有锁关之态,即“鹰峰锁隘”。整个景区从地形概貌看,以半围合成“U”形的官村村寨及官印山为空间的乡村风貌景观为主调。良友生态农庄用地空间开阔,极具田园风光。由蓄水堤坝至官村桥有良友溪折岸而下,在生态湿地区有湿地溪蜿蜒环抱,通过水系成“U”字形山水空间。官村屯为传统村落,许多民居都有100多年历史,黄墙灰瓦、石径古巷、木栅栏,还有“农业学大寨”“毛主席万岁”等字迹的门楼。
景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分布着石山,有林地、竹林地、湿地、果园地、旱田、蔬菜园、花海地、荒草坡、水体、村寨建筑等用地类型,还保留有人工渠道、蓄水堤坝、生态农庄等建筑物。良友生态农庄建有餐饮服务、休息亭及厕所等功能设施,开辟有整片花海,种植油葵、油菜花及部分中草药品种。沿良友溪建设有桥梁、桂花路、养鱼池、跌水潭等。良友生态农庄现主入口至闹鱼池道路已有路基,经过福友桥后接桂花路至官村屯,并可沿村屯到生态湿地旅游景区,景区道路网基本形成。景区内水系布局非常理想,水体面积虽然不大,但水线水流合理,两条溪水(良友溪与湿地溪)将空间围合成“U”字形,一湾水体将景区环抱,具有藏风聚水之地貌。良友生态农庄北面是生态池沼,有涌泉流出,加之蓄水堤坝使该片用地可建造大片景观水塘,能种植不同种类的荷花。水塘下方是分散的小片池沼及已建成的养鱼塘,根据环境现状,池沼可整合建设成现代游泳池及景观瀑布。
3 生态湿地景观规划布局
3.1 规划框架布局
规划参照国家3A旅游景区及广西乡村旅游区与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突出官村乡村山水地貌景观,彰显良友生态农庄优美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湿地自然保护与生态休闲旅游功能,融入生态科普与体育娱乐等元素。根据官村生态湿地景观资源的类型、特点及景物景点打造,在对资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域一核两带三组团”的景观布局框架。
“一域”即良友农庄生态休闲游乐景域。由西侧沿209国道至景观水坝,再经良友溪一线到官村民居沿村道经时花园接209国道,形成景区重要的景域。布局自然溪水、荷塘水景、游泳戏水、生态种植、时花观赏、生态餐饮、文化集锦等功能。该景域沿良友溪进行景观营造,植物空间成线状序列、片状花海,点缀亭台桥瀑,以水为线,以竹为基,以花为色,成之“水之缘”“花之缘”。
“一核”以官村村寨及官印山为空间的乡村风貌景观核。官村湿地景区从平面看很像字母“U”,良友溪与湿地溪将整个景区半围合成“U”字,官村村寨及官印山为空间的乡村风貌景观就分布在“U”字的核心部位。以官印山为高点,西、南两方空间视野好,可平视眺远;北面沿山体连绵组成长条形“宝印”,可登高望远,能观各方;东向是湿地溪与果园带,成之两山夹一水,湿地溪由北蜿蜒而来,岩石随坡,溪水平缓,芦苇集生。以此将官印山围合起来,“U”形十分形象。
“两带”指良友溪与湿地溪分别构成的水系景观控制带。沿良友溪岸构成的线状景观带,布局水工建筑、荷池瀑布、农庄餐饮、闹鱼观花、戏水游泳等休闲体验功能。湿地溪两山夹一水,自北流向南方,北面山体耸立,山峦翠绿,山下水体空间突然加宽,形成来水宽大之势;下游至济民桥,水口忽然变窄,形成两山关门之地户,藏风聚水之地也。湿地景观带两侧是石山翠松、杂木竞绿、果树成片,散有泉石,隅有瀑布,加以堤坝,一湾湿地,风景秀丽。
“三组团”以良友农庄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游乐体验组团、以官村古寨及山林构成的森林文化组团、以生态湿地为主体景物的湿地生态保护组团。三个组团各具特色,重点不一。以良友农庄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游乐体验组团是景区之前景,是休闲体验活动分布区;以官村古寨及山林构成的森林文化组团突出了古民居建筑文化展示,乡村山体森林生态保护理念;以生态湿地为主体景物的湿地生态保护组团由湿地植物组成。通过对三个组团的重点打造,全面挖掘展现了官村生态湿地景区优质风景资源的绝佳品质。
3.2 功能分区
根据官村生态湿地规划用地现状及功能要求,考虑良友生态农庄的发展,将湿地景区分为三个功能区:山庄生态休闲游乐体验区、民寨山体森林游览区和官村生态湿地保护区,见表1。
4 生态湿地景观打造策略
4.1 项目打造技术
凸现景区湿地植物资源生态特色,以溪水芦苇保护为设计,为通过线状水体、堤坝潭池、浅水荷沼、跌水瀑布构成自然生态游览空间,同时沿山弯布局官泉居、自然养生泳池,扩大食宿与保健功能。两山夹水,堤坝横首,水湾清秀,水中芦苇,旁有花草、果树,还有野生荷叶田田,野鸭隐影,奇石清泉,响瀑抚廊,壁峰晴岚,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清幽的养生佳地。
4.1.1 官村生态湿地保护区
必须严格保护好现有湿地,不得破坏湿地中的任何植物,不得污染水系水质,严禁在湿地内开展网鱼、电鱼、捕鱼等违法行为,重点保护湿地内栖息的动物。湿地内除蓄水堤坝水潭处可游泳外,其他水域不能开展水上活动。规划中,在湿地下游沼泽地补种荷花、芦苇、野芋等植物,湿地面积约4公顷,见图1。
表1 融安县大良镇官村生态湿地旅游景区功能分区表
图1 生态湿地图
4.1.2 官印石
生态湿地中段官泉居北向有一大巨石,石形似立方体,稳固大方,能独占一方,自行景点。巨石周边自然植被丰富,还有一泉从石边涌出,即“官泉”。此石因自然生态,十分稳重,显大气,因此有“官印石”之称。相传太平天国石达开部队路过融安(大良),在大良一带停留较长时间,因粮食不足,只好向当地大众征招,因多次征粮,群众对此特别反感,当征收到官村时,群众已经无粮可提供,官人非要征粮,拿出印章以服大众,从此,官印就在官村留下了印墨,见图2。
图2 官印洞图
4.1.3 官村响瀑
自然瀑布因湿地溪在此落差而成瀑布,又因瀑落时有巨大声响,近听如咆哮,因此称“响瀑”。响瀑呈多级跌落,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整个瀑体隐藏于溪水杂树之间,游人通过听松亭石级下到观瀑台就可看到并听其声响。
4.2 项目建设建议
(1)重视对景区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官村生态湿地的保护,绝不能破坏这些资源,两山夹水的地貌空间必须原生保护,严禁在景区喀斯特峰峦内挖石开方。
(2)注重官村传统村落的建设风格,按规划设计方案实施,不得改变原有民居建筑固有风格,新建的砖混结构楼房要适当外观修缮装饰,突出传统民居样式。
(3)分期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山庄片区重点项目要优先安排,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安全设施要先期做好。
(4)加强技术合作,注重考察吸收外部生态农业种植展示的成功经验,学习生态湿地保护技术,同时加强湿地生态科普教育,运用科普项目提升景区品质。
(5)要重视管理运营,组建有技术有经验的景区管理团队,成立景区投资开发与管理公司,以公司运营模式进行景区开发建设。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建设有利于致富一方,造福乡民,适当开展联谊活动,密切民众,共同分享项目成果。
5 结语
乡村生态湿地的景观打造应遵循“尊重原貌,回归自然人文生态,集聚休闲娱乐功能,展示乡村风景特色”的原则,以“整合空间功能布局,凸现乡村山水要素,确保景域主题特色”为规划理念,以生态旅游基本要素及生态伦理观融入旅游元素,进行综合创新布局。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根据景区自身特点与现状,坚持生态原貌为先,适当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山水空间的优势,突出生态湿地与自然环境空间的保护,综合展示乡村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