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解题反思的几点思考
2021-03-15毕里兵
毕里兵
(浙江省台州中学 317000)
解题反思作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解题方法与过程的回顾与再认识,而且还能通过相关数学模型的构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再认识,对相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概括出相应的解题规律,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认识.反思通常对学生深化数学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其作为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品质以及学习习惯.
一、反思习惯的培养
反思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解题思路,而且还能实现高效化学习.但是,大部分高中生都没有解题反思意识,且不知道该怎样实施解题后反思,往往在上完一节课之后,没有对相关教学内容回顾与反思,这就会对解题的正确性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高中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自身反思习惯的培养,并要求学生专门准备解题反思的本子,让学生对错题、典型例题、多解题等进行记录与反思,从而使学生反思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解题中的易错点,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解题思维的拓展,从而使学生解决数学知识的正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根据解题后反思可总结出,在做题中,需充分考虑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并对试题中的隐藏条件进行挖掘,就能在错题当中有所收获,将错题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并根据相同类型的试题,获得丰富的解题经验,掌握丰富的解题技巧.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反思,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根据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二、反思情境的创设
解题反思作为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再现,能够对解题思路进行优化和总结,明确具体解题当中的问题,提升解题效率.解题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深化,而且还能深化学生对数学试题的思考.因此,数学教师需注重解题反思情境的创设,指导学生反思解题的正误和方法的优劣.例如,许多学生在做函数试题的时候,在读完试题的题目后,通常会觉得较为简单,并会冲动下笔,导致试题解错.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所做试题,并对试题的整个思路进行疏理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为何错,错在哪里,并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会再次犯相同的错误,从而实现高效解题的同时,实现数学成绩的提高.
例2 方程x2-2kx+k+6=0有两个实根,两个根分别是a与b,则(a-1)2+(b-1)2的最小值是( ).
三、反思解题的实践
解题反思的实践通常能够使学生自身的解题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并经过相关训练,促使学生自身解题思维的优化,从而使学生解题速度得到提高的同时,实现解题正确率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需注重指导学生对解题实践进行反思,对相关数学理论进行提炼,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将其融入到自身数学知识体系中,以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准确、清晰的找到数学试题的核心,并迅速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确保试题解答的条理化.
例3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10=10,S100=190,那么S110等于多少?
试题本身并不难,但是学生所用的时间比较长,主要原因是运算复杂,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计算上,效率不高.因此,要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以更好的提高解题效率,加快解题速度.有学生在反思中认为,题目中给出的是前10、100项和,求前110项和,因此可以将S10、S20-S10、S30-S20看成一个新等差数列,然后设公差为d1,很容易求出d1=2,则S110=220,相对于第一种方法,此方法明显更加高效.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呢?
通过反思,能够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不断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对试题有全新的认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解题中,数学教师需充分注意学生自身反思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自身反思能力时,学生解题能力通常是螺旋上升、动态发展的,基于此,数学教师需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在具体教学当中,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情境的创设、反思解题的实践,对数学题目当中隐藏的条件进行挖掘并反思,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从而使学生在解题后,形成相应的反思习惯,并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