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艺术之美感

2021-03-15陈静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韵律诗词古诗词

陈静

摘  要:学生学习古诗词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不断丰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内容。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有许多教师没有对古诗词模块的教学提起重视,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默读背过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大概意思就觉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每首古诗词都包含了作者的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的体会,对于初中生而言往往是一个难点,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全面。

关键词:语文课堂;诗词教学

一、以阅读理解体会诗韵

古诗词阅读是学生进行鉴赏和理解诗词的重要过程,诗词的美感在于韵律、用词和意境,因而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可以就这三点对学生来做出实际培养,让学生在不断阅读及理解中发现并认同诗词之美,在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一些极富感情的诗词朗诵为大家展现,將描写诗词美景的情境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为大家播放,让学生增进对诗词的认同感,进而有感情的阅读诗词,体会诗词韵味。例如笔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教学中,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大家重点讲解,通过图片为大家展示了一些冰天雪地、万物素白的雪景,笔者又带领学生找出了本诗的韵脚,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进行诗文朗诵,通过边阅读边想象将诗中描写的冬日景色明确理解。

二、感受古诗词的朗读特点,鉴赏古诗词的独特韵律

古诗词是一种有特殊格式与韵律的文体,每个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有助于他们更快速、更精准地把握诗词主基调,进而对诗词内容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出发,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时应首先通过朗读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语感”,通过齐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方式,分析诗词的节奏韵律、语气语速,让他们跟随诗词节奏的抑扬顿挫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如此将平面文字转化为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使之对诗词情感形成更主观的认知。

三、诗歌结尾,升华主题,引人深思

古语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回响”,在哲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应用古典诗词作为一节课的结尾,往往可以达到“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实现课堂主题的凝练与升华。例如,在讲《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这一框进行小结时,让学生读钱宰《拟古》诗中“长江流淌不息”“昼夜交替”“秋去春来”充分说明自然界的造化循环,呼应了“世界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的课堂主旨,而“人生天然间,少壮须努力”则寓意人在年轻少壮时,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这样不仅巧妙的总结了课堂知识点,巩固了基础知识,还起到了呼应开头导入,升华课堂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古典诗词与哲学相辅相成,古典诗词走进政治课堂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古诗词引入政治课堂,不仅激发政治课堂的活力,而且习得丰富的哲学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反复诵读诗歌,把握核心文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放在古诗词的学习上也是比较适用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才能在大体上把握住诗人的心境,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而且,诵读还能让学生的积累充实起来,培养起他们的文学艺术鉴赏水平,增进对古诗词的兴趣。在具体的诵读内容上,可以从教材中的内容出发,适当发散,比如与所学内容同一作者、同一主题或类似感情基调的,都可以作为诵读对象。另外,诵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节奏,带着感情,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剖析语言,感受古诗词语言美

纵观大多数古诗词不难发现,古诗词语言具有精炼、优美、押韵等特点。无论是描述事物、人物,还是叙述故事、烘托环境,都是浓淡适宜、相得益彰。甚至有些古诗词不能换一字。并且不同古诗词的风格主要就是取决于语言特点。所以,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言鉴赏教学。对此,可采用以下鉴赏教学方法:第一,炼字类。大部分古诗词的语言都非常凝练,一句一词一字皆能表现出事物特征、作者心境。所以,对于这类词语的赏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修辞、造句等方面入手,剖析作者炼字的精巧。以七言绝句《赤壁》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分析诗词内容,而后与学生共同剖析“销”、“与”、“锁”等的用法。然后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换做其它词语。第二,进行语言风格的赏析。有些古诗词整体比较豪放,有些则比较隽永。所以,对于不同类别的古诗词,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剖析其语言特征,进而分析其诗词风格。同时,教师还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词语言特征。

六、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古诗词的枯燥,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去补充诗中的留白部分。留白是中国画中常见的手法,但留白不仅限于画中,在诗中依然会用到留白的手法。有一些诗,整体的意境描绘得很好,但是没什么细节刻画,添加细节又对诗的整体没什么影响,老师就可以先翻译成现代文,在名词的前面留下空白给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填上去。补充留白这种方法可以用的诗可能不多,但是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象的方法。类似的还可以让学生去仿写简单的诗,不需要有很严格的要求,但是要学生去主动地发挥想象,并模仿所学到的诗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并通过更加恰当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全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松.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3670500338254

猜你喜欢

韵律诗词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书的国度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