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策略的探究

2021-03-15范梅红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监护人辅导心理

范梅红

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国民经济风朝云涌。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或经商,留下了众多缺乏父母照管的孩子,形成了“空巢”家庭的“留守儿童”。

通过调查本校留守儿童的总体情况,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不爱学习、目标不明、调皮好动、我行我素,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有一方外出去到更远的城市谋生,导致这些孩子有的是跟祖父母或亲戚生活,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因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教育和关爱,从而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需要学校的及时介入,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对这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

(一)亲情抚慰上的欠缺直接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半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存在严重的思念家人现象。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9.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祖辈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原因,祖辈教育孩子力不从心,只能给予孩子生活上的浅层照顾,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

二、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策略

(一)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建立了留守儿案童档案,通过调查、家访、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沟通等形式,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起“留守儿童”详细的档案,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更改变动情况,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能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困难。不但随时能与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联系,而且加強与他们的沟通,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二)建立“一帮一”扶助教育制度。

成立结对帮扶小组,确定小组成员:每一个留守儿童由一个教师、一名品学兼优学生及这名学生的家长结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优帮差,大帮小,师帮生等形式,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开展与留守学生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儿童需要长辈的呵护,更需要与同龄人共同成长,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很强的,也是他们之间最愿意接受的。开展手拉手活动,帮扶学生与留守儿童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送爱心活动,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送爱心、互帮互助。在活动前,教师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有数量相同的留守儿童。在活动前,每个学生都要自己画一张小卡片,在活动中送给本组的成员。同时,每个孩子都带一本书到学校,由小组学生相互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顺利的读完书籍,理解其中的意思。尤其是一些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无论是否为留守儿童,都要积极的对本小组的成员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大家的互帮互助下,让学生之间感受到同伴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的和谐气氛,促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且,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还能使留守儿童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针对留守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举行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为留守学生献爱心,为留守学生过生日等。由班主任带领学生为留守学生过集体生日,这样消除了留守学生孤单悲观的阴影,促使他们愉快生活,安心学习,领悟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让留守学生在一个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爱。

此外,学校还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书法、绘画、鼓号队等,还可以在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讲故事、读书征文、手抄报比赛等。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增强学生情感的交流,营造温暖有爱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正真的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身心发展都得到应有的关怀与体恤,弥补放学后或节假日的教育空白。

(四)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活动。

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自卑自大、爱撒谎等等。从儿童成长的角度看,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将会慢慢积聚而不能化解,最终会成为阻碍发展的大问题。因此,针对一些品德行为和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矫正心理,并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通过专题心理辅导,对这类学生进行定期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建立学习自信心,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例如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课程,全面开展群体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教育。还可以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教育,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项辅导,并建立心理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向,提高心理辅导的质量。

总之,“留守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其身心健康发育,并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使留守儿童能够与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开心、快乐的成长。

1326500520291

猜你喜欢

监护人辅导心理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