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

2021-03-15胡艳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策略

胡艳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使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情境的创设相对于传统的数学知识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生活性,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策略

“情境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活化的场景,以吸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但是要注意,情境教学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甚至扭曲了情境教学的初衷。所以我们要努力抓住学生“学”的最佳切入点,站在学生的高度创设有效的情境。那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著名的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老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感悟的、有趣的教学情景,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总结,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例如,“按照国家规定,城市居民的用电量分为三个档次。我市城区为阶梯电价政策如下:第一档,户月用电量200度及以内,维持现行电价水平。其中,不满1千伏用户电价每度0.62元;1至10千伏用户电价每度0.57元。第二档,户月用电量在201度至299度,在第一档电价基础上每度提高0.06元。第三档,居民户月用电量在300度及以上,在第一档电价基础上每度提高0.40元。问题:(1)请建立居民用电量与其应交电费数之间的关系函数;(2)若居民当月用电量为120度,则其应缴纳电费为多少?”这样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学生会倍感兴趣,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会使教学效果较大的提高。

二、创设故事化情境

中学生好奇心重,这时的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味性,有故事”的事物。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这一特性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授“对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2004年12月的一天,在印度洋的深处发生了超级大地震,此次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海啸。几个小时之后,海啸就迅速波及周边的十二个国家,无情地吞噬了二十二万人的生命。地震发生的同时,美国测量此次的地震级别是9.0级,德国测量的地震级别是8.5级,中国测量的地震级别是8.7级。上述震级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震级的计算公式:M=lgA-lgA0(A是地震曲线的振幅,A0是“标准地震”的振幅)。這是怎么回事啊?”这样学生就会被故事吸引,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会使教学效果较大的提高。

三、创设活动化情境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所以说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在“做”中发现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力。例如在上“概率”一课时,讲到抛掷硬币正面朝上概率时,我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一人抛掷硬币,一人记录抛掷硬币次数和正面朝上的次数,每组做100次,全班共21组,然后汇总,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出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问题,最后总结。通过学生做实验或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会使教学效果较大的提高。

四、创设问题化情境

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没有了问题也就难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考,课堂上要向学生巧妙地提出问题,恰当地质疑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会”为“会学”。例如,在教学“指数计算”前,可创设问题:“用一张报纸对折50次,同学们猜想大概有多厚?是几米厚,几十米厚,还是几百米厚?如果把对折50次后的折叠报纸一端放在地面,另一端远远超出了月球,这个数到底有多大呢?”这样学生就会被一个个问题吸引,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会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大大的提高。

五、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新授课的先导,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高中数学关键环节,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一点体会,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跟具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数学课单一、呆板、枯燥的局面,从而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亚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置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24):46-47.

[2]李庆玉.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7):74.

[3]朱耀洲,刘雪娇.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8):178.

193050052033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情境策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assage Four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