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2021-03-15刘晓君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拓展阅读

刘晓君

摘  要: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小学、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很容易出现断层问题,研讨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与初中衔接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实现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文言文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激发兴趣;指导学法;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每学期有两篇简短的文言文,但到初中第一学期就需要学习七篇文言文,数量增多,篇幅长、难度大。造成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感觉有一定的压力和难度。所以,小学文言文教学如何与初中进行有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我有幸前往中山市南朗小学听陈思恩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一课。在听课时,我有重点地对陈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阅读教学衔接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侧重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法指导和应用,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同时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与运用又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陈老师一上课先用谈话的方式,问学生:“我们班谁读书的声音最好听?谁最会学习?”当学生回答“陈露同学最会学习”时,陈老师在PPT上出示一句“陈露,六3班之善学者也”,让学生模仿这句话介绍一下自己或别人,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纷纷用上句式:“____,六3班之____者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仿句,初步感受了文言文的语言句式特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

陈老师趁热打铁,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问:“谁能說说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容,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再根据课文注释,结合生活经验,水到渠成,立即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学生有了成就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会学

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作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练习体现出对六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学习文言文,借助注释和资料疏通文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王荣生教授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主张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传授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潜移默化地进行学法指导。陈老师设计这节课时,学法指导主要突出在以下方面:

(一)诵读课文多法。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注重文言文的诵读,每次朗读都有目标、有任务,任务难度层层递进。陈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任务难度有三个循序渐进的“台阶”。第一个台阶:读通读顺。第二台阶:让学生练读,把课文读懂。第三台阶:熟读成诵。在朗读中,陈老师既关注了重点字词的字音、字义,又着重文言文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做到了正确、流利,把握了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许多学生熟读成诵,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体会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二)理解字词有法。

在重点字词理解方面,陈老师指导学生利用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查找资料等方法,引导对字词的理解,对于难以掌握的“之”的词意,陈老师出示了课文的六个含有“之”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句子、看一看注释,想一想意思”的方法,让学生对六个句子进行比较,很快对“之”的意思作出了准确的理解和总结。“之”字的学习与归纳,既是对文言文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是对学习能力的一个提升,为以后进入初中学习做了坚实的铺垫。在学习生字“俱”时,陈老师出示了“俱”的字形演变图片,使学生从字源、字理猜测字义,传授文言文的识字方法。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和丰富内涵,在文言文识字中渗透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学生学会了用字形、字源去理解词语,对学生字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习形式得法。

陈老师在这节课中,依据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巧妙地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理解比较容易的词语和句子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悟自得。比如对于“二人各是怎样学弈的?学弈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谈谈你学这篇文章的启发”等问题,陈老师都是让学生通过自悟自得,找出问题的答案;对于有注释或不太难的词语和句子,也多采用自学的形式学习,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但对于有争议或有难度的词语或句子,比如在理解六个“之”的用法时,陈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自悟自得,还是小组讨论,多种学习方式安排得法,既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为学生初中学习文言文做了铺垫。

三、拓展阅读,让学生乐学

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适量的拓展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与兴趣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是相辅相成、互为关联、互为促进的。

《学弈》讲的是学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是不行的。陈老师在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明白了《学弈》的道理之后,不失时机地出示《弈秋败弈》的学习单,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弈秋败弈》是《学弈》的姐妹篇,写法相似,蕴含的道理一致,内容的难度有梯度。在课外拓展阅读时,陈老师选用这篇文章让学生练习,选材恰到好处。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发挥同桌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组成员互帮互学,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升华了《学弈》的内涵,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由“想学”到“会学”,乃至“乐在其中”。既是对培养学习兴趣的延伸,又是对学法指导的巩固。

陈老师整个课堂设计巧妙,各部分环节层层推进,前后呼应,使得文言文教学更加系统化。学生在整节课中学习兴趣浓、学习参与积极性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十二五”上海市重点图书.《文言文教学教什么》(王荣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2719500520258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拓展阅读
因“体”而读整体观照
畅游文言王国,感受古文神韵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例析提升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实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