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1-03-15程琳荣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方法策略初中音乐

程琳荣

摘  要:在传统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难免会带有应试教育的思想。因此,没有重视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行为不端正、重视程度不够等各种问题。与此同时,音乐合唱本身需要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对此,教师就需要结合时代教育观念,在合唱开展的过程中,灌输科学有效的模式来推动教学高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方法策略

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合唱具备着强大的魅力,并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将音乐中众多声乐技巧和原理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全面掌握音乐知识,更是学生深度、系统掌握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大对合唱教学的重视,注重合唱教学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在合唱教学活动中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以此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合唱是音乐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大部分的初中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而合唱基本上都是通俗音乐,因此学生对合唱缺少兴趣,导致合唱的教学效果不好,因此,老师需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开展初中合唱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将基本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激发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合唱的热情,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老师可以开展合唱教学工作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让学生对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首先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需要利用音乐鉴赏的方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中。

二、让学生多聆听合唱作品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在音乐学习中,只有让学生们真正的从“听”中才能获得更多的音乐感知和感悟,提高他们演唱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在聆听中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在聆听优秀的音乐合唱作品中,让学生们参与到音乐合唱教学中来,在耳濡目染中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的演唱能力,发挥聆听的作用,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向更好的作品靠拢、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合唱中的表现,提升歌唱教学的质量。

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聆听观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中,提高合唱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合唱的趣味性。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感悟,以聆听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有助于实现合唱能力的提升。

三、重点指导合唱方法,强化合唱能力

在音乐合唱教学时,首先,教师就要从指导学生控制好呼吸的进、出气节奏。因为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在气短、气长,以及呼吸的急促和缓慢上是有差异的,这也对学生唱歌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应要求学生直立身体、挺胸收腹、面部放松、调节呼吸,让从发声处经过的气流更加平和,得到细腻,柔和的声音效果。其次,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把握。其中音准是学生控制音调的准确度,如果在音准上有问题,那么就容易破坏整个合唱气氛。所以,教师就应重视在合唱方法上的指导,以强化学生的合唱能力。

四、初中音乐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恰当的合唱曲目

在选择适合学生合唱的教学曲目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合唱乐队对相关的歌曲的演绎情况,通过视频的画面的播放,也能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类型,在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的过程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音乐的语言,对相关的歌曲都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开展不同的合唱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都需要先对不同的合唱群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牧歌”这一章节内容时,牧歌的特点就是比较悠扬婉转,教师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草原风光景色的过程中,都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歌曲内容,让学生借着歌声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仿佛置身在大草原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的转变自己在合唱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能够让学生与自己合唱的歌曲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合唱的表达效果才会变得更加的优质化,而且也能够通过不同的合唱训练活动的参与,增强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合作配合,因为合唱活动开展效果的质量的高低,看的不是学生的个人的发展,而是整个合唱团配合,所以教师都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与他人配合的重要性。

五、从日常教学加大训练

一切良好的音乐素质培养都源于基础的训练与提升,良好的合唱能力,是需要从学生的日常教学中进行累积与训练,要对每个学生的听觉能力、音律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多方面的进行培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大合唱训练技能指导,多增设一些集体唱歌的学习活动和节目内容,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合唱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指导学生通过气息训练以及发声练习,指导学生学生简单的和声训练,唯有学生气息训练方面得到充足的培养,才能在整体的活动中,呈现出高质量的合唱结果,显现出所有学生的合唱能力。

六、教师经过评价激励,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以此教师应重视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评价激励环节,并依据评价激励,使学生合唱自信心得到培养。教师想要达成激励学生的目标,可通过合唱中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有方向、有目标地指导与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合唱的乐趣、合唱的自信。以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合唱练习不正确的部分指正,并对学生的合唱场景进行录制,应用大屏幕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合唱优异表现。

同时,教师想要达成良好评价激励效果,应在学生合唱训练时重视细致地观察,一方面积累评价的素材,一方面掌握激励的资料,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合唱水平、合唱自信。教师进行评价为主的素材积累时,可就学生合唱中出现的问题、取得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地掌握正确的合唱方式、合唱技巧,及时地进行改正,以完美的合唱姿态,不断地达成合唱能力提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方莹.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20(12):123.

[2]张月鑫.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3):114.

[3]周妍妍.影响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歌曲教学策略的因素分析——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材为例[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8).

1513500520379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方法策略初中音乐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