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待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助推精准反腐

2021-03-15张玉胜

清风 2021年23期
关键词:权钱交易行贿者行贿人

张玉胜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進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对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做出部署。《意见》强调要组织开展对行贿人做出市场准入、资质资格限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契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必然要求,是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利益链、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的有效途径。国家六部委联合出手,再次对此做出部署,尤其是对行贿人祭出重拳猛药,拟设行贿人“黑名单”制度,无疑会增强反腐的精准性,提高行贿犯罪者的违法成本。

行贿与受贿本属相互依存、相伴而生的“孪生兄弟”,犹如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贿赂犯罪链条上,行贿往往是利益输送的源头和权钱交易的开端。但曾几何时,查办贿赂案件却常常呈现一头软、一头硬的状况,即处理受贿者较多、较重,处理行贿者较少、较轻。这既有失司法公正,也不利于对贪腐犯罪的源头治理。

反腐实践表明,行贿人的糖衣炮弹往往具有极强杀伤力和较大辐射面。查处一个行贿人,往往会带出一连串被围猎和被腐蚀的党员干部;如果受贿人被判刑入狱,行贿人却能安然无恙,无异于纵容行贿者。如同釜底抽薪:受贿就是贪腐的欲望之火,行贿就是点燃火源、助推火势的“柴薪”。扬汤止沸而不釜底抽薪,薪不尽则火难熄。

作为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长期性任务,反腐倡廉的要义不止在于对违法乱纪的个案查究,更在于追根溯源的堵漏和正本清源的建树。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构筑风清气正的淳朴社会环境。行贿的危害,不止在于其诱惑权力滥用和官员堕落,更在于其扰乱了正常的官场生态和社会公序良俗,造成潜规则下的不平等竞争与非法得利。

无利不起早。行贿人不行正道走邪路,重金围猎官员、收买权力,就是为了揽取工程、晋升仕途、占得先机、牟得利益。“受贿行贿一起查”,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破除行贿者“无奈”“无罪”“也是受害者”的奇谈怪论,有利于抵制潜规则,斩断利益链,既让贪贿者受到惩罚,也不让行贿者捡到便宜。凡是不敢理直气壮坚守原则、抵御歪风、挑战潜规则的行贿人,都要尝到作茧自缚和“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苦果。

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一直是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的正常官商交往和市场经济状态,其内涵不只要求权力者与企业保持“亲近”而“清白”的关系,也当包括每个市场主体“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的自觉与担当。行贿者一旦受到查处,并被列入“黑名单”,势必会受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同时,还要受到没收、追缴不当得利和取消、撤销不正当非财产性利益的严厉惩戒。谨记:违法成本高,行贿当止步。

3768501908261

猜你喜欢

权钱交易行贿者行贿人
让“围猎者”寸步难行
行贿人末路
智库,美国特色的“权钱交易”文化
如何理解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
封闭式权钱交易
单纯收受财物行为的犯罪化考量
行贿人何以被“轻处”
中国行贿人
“另案处理”不能遮遮掩掩
漫画五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