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借助名人故居和纪念馆提升儿童的文学素养
2021-03-14佘丹
摘 要:本文主要谈为什么和如何借助当地名人故居和纪念馆,提升儿童的文学素养。首先,笔者主要谈这样做的理由。然后,笔者主要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活动,谈一谈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后,笔者对这些活动进行反思。
关键词:故居和纪念馆 儿童 文学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3.045
童年时期是个体精神发育、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精神发育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生命质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引导学生亲近优秀文化,提高儿童思想文化修养,并把这看成我们的使命。笔者的家乡扬州是一个文化个性十分鲜明的城市,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不妨做个有心人,带领学生走进名人故居、纪念馆,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一、借助当地名人故居、纪念馆提高儿童思想文化素养的动机
“扬州八怪”是清代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亲近他们,可以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文化修养。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三上练习6中有“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燮写的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但是,语文教材关于“扬州八怪”的内容是比较单薄的。如果我们能带领儿童参观纪念馆,并指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扬州八怪有关的文化知识,无疑可以有效拓展儿童的知识面,也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的重视。如何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如何引导孩子深入阅读,是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在指导学生读《小学生朱自清读本》这本书时,笔者想到带学生参观朱自清故居。笔者以为,带学生参观朱自清故居,不但可以激发儿童阅读这本书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本书。
二、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儿童思想文化素养的策略
笔者近两年以来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了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先后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了朱自清故居、扬州八怪纪念馆。在参观前后,笔者还适当讲授与学习和活动有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实践谈一谈感受。
2016年10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学生朱自清读本》时,笔者带学生参观朱自清故居。在参观之前,我指导学生用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朱自清生平、文学作品的资料。在朱自清故居,笔者和学生一起阅读故居里的资料,对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作品的风格和价值等都有了一定了解,从而为理解文本打下基础。
活动结束后,我结合本次活动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读好《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内容如下表。
我还鼓励学生用演讲、表演、讲故事、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今年4月,我又带领学生参观扬州八怪纪念馆。在参观之前,我指导学生阅读扬州地方课程教材《维扬文化》,对纪念馆和“扬州八怪”有了基本了解。在纪念馆里,笔者先让学生在导游的引领下参观。学生与导游积极互动,赢得了导游的夸赞。导游讲解之后,笔者又带领学生再一次参观,在指导学生复习导游讲解的知识外,还结合《维扬文化》和教材里郑燮的《竹石》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走出纪念馆,孩子们兴致勃勃。
星期一,我在批阅学生的日记时,发现不少学生都写了参观记。其中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大厅上有郑燮亲笔书写的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表现出他敢于创新的精神。金农也以‘恶衣恶食诗更好,非佛非仙人出奇’来勉励自己。他们这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随着夜幕降临,我们的春游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衷心希望扬州八怪留给我们的精神能永远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读到这样的文字,笔者深感欣慰。
活动结束后,我同样设计了和本次活动有关的思考题,指导学生复习学到的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和扬州八怪有关的诗文书画作品,内容如上表。
参观后,我同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三、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儿童思想文化的反思
童年時期是儿童精神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块土地,如果不长嘉禾,就容易长杂草。在小学阶段,如果我们努力引导孩子亲近优秀文化,就是为他们的人生打上底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反思这些活动,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比如在带领学生参观之前,我没有事先去参观,从而导致活动质量不高。我会再接再厉,争取提高活动质量。
(佘丹,1985年生,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333150190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