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2021-03-14何瑛
何瑛
摘 要: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点的内容,通过有效的阅读理解,可以快速吸收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然后再通过课后的复习,将掌握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想法中,进一步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培养,重点在于学生思考能力,通过阅读,让学生可以自主发掘其中的知识点,理顺逻辑,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这样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学鉴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3.004
优质的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将教材读懂、读通、读精,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吸收内化为自身能力,从而实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最终养成优质的文学鉴赏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没有跳脱出应试思维,小学生普遍存在为解题而阅读的现象,导致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被解题模板禁锢,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改革意识,深入研究教育理论,统筹考虑学生需求、学科调性与课程内容,以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体系。
阅读技能的掌握,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同时还能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阅读,包括提炼重点、分析思想、总结知识点等,学生自行阅读,形成一种良好的知识汇总的习惯,这样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阅读,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发掘文章中的一些奥秘,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提升阅读的兴趣,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快速养成文学鉴赏能力。
一、提高教师阅读指导的准确度
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区分好不同的文章类型,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正确且高效的阅读技巧,为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四季的脚步》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四季的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这篇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从题目上就能获取信息,主要是讲述一年中四季的变化。以这一个主题来延展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四季变化是怎样的,都有哪些特色。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例如“作者笔下的四季有哪些变化”,“不同季节的特色在哪里”,等等。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目标性,使得学生有所成就感。而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就不能采用同样的阅读方式,在古诗词中,语言的表达更加含蓄,许多用词也与白话文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通过工具书,加强对古诗词中表达的理解,然后再以句段作为一个整体,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更多的文言文表述方式。
二、增加学生个人的阅读时间
在一节语文课堂中,时间规定为45分钟,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这45分钟的价值,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通过自我阅读、实践探索,提升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赠汪伦》和《回乡偶书》这两篇古诗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工具书,将古诗词中不懂的词进行了解,然后再通读整首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古诗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这两篇古诗表达的情感不同,《赠汪伦》是深厚友谊之情,而《回乡偶书》则是深远的恋乡之情。所以,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应当明确古诗中的主调情绪,将自己带入到诗中,切身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另外,古诗的阅读理解需要慢慢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教师进行适当提醒和更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可以在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三、增加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间
相比于碎片化阅读,整本书阅读更有利于塑造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教师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结合,有的放矢地创新课外阅读指导课、好书推荐交流课以及读写结合汇报课等多元化的阅读课型。从而给予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充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内容与课外书籍的联系,拓展课外内容,丰富教学容量。例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狐假虎威》一文是寓言故事,教师便可以从文体的角度出发,结合《伊索寓言》这本书开展教学。教师先分析文章内容,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课外寓言故事,促进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后自发地阅读《伊索寓言》,主动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优化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小组探究式教学
小组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设置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交流沟通,深入探讨阅读内容。一方面,小组探究式教学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主动权与空间,有利于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成就感与参与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小组形式,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灵活运用小组探究式教学,营造积极活跃的文学鉴赏氛围。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创新小组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形式,促进传统教学模式与小组探究式教学的深度融合。其次,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深入钻研文章内容,全面把握文章的重难点。最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图文、视频、音乐、动画等形式来构建情境,给予学生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达欲。
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展示蜻蜓、瓢虫、蚱蜢等昆虫,引入文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开展小组探究式教学,要求小组阅读文章,总结文章中各昆虫的特点。最后教师让各个小组积极讨论,并模仿文章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是了解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学生能通过阅读领略世界美景,感受各地文明,进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限而零散,完全无法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爱好与社会阅历,制定个性化的阅读书单。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每月读书之星”的阅读活动,每个月都精心选出一本经典名著,要求学生精读名著,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置科学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学生“读书之星”的荣誉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又如,教师可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故事情节、写作背景、人物情感与主题思想等多个方面的掌握情况。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重点在于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个人文学鉴赏能力。在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指导方法不够准确、个人阅读时间不够、学生的阅读量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阅读能力培養的质量下降,学生无法从中得到较快的进步。针对目前的教学目标,建议从提高阅读指导的准确度、提高学生个人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高效的阅读技能,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立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中外交流》2018年第8期。
[2] 黄玲《小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和鉴赏能力提升培养的浅见》,《新作文:教研》2019年第6期。
[3] 柴颖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优化策略分析》,《天津教育》2020年第2期。
[4] 刘立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中外交流》2018年第8期。
[5] 王作为《论提高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新作文:教研》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