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麻城辣椒
2021-03-13周玲蔡明佳胡学峰
周玲 蔡明佳 胡学峰
麻城位于鄂东北鄂豫皖交界处,是黄冈市管辖的农业大市(县)。麻城辣椒是麻城市的主要特色蔬菜之一。其果形粗大,外观整齐,色泽光亮,果皮薄、肉质厚而香脆,微辣,适于煎、炒、烹、炸等,并且能和多种菜肴搭配,还可生食。麻城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及镁、钾;长期食用不仅能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而且还具有通利肺气、通达窍表、通顺血脉的“三通”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麻城辣椒于201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 麻城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1998年产业结构大调整时将麻城市内106国道两旁、举水河畔肥沃的棉产区全部改为发展麻城辣椒,主要生产鲜食(炒食)青椒,兼产小量腌制和泡制品(以手工作坊为主)。通过改良品种、打造品牌、推广新技术,历经了露地种植、竹架大棚、水泥架大棚到钢架大棚和连体大棚种植的过程。据统计,2019年麻城辣椒播种面积达3 334 hm2,占麻中南耕地面积的30%,总产量20余万t,区内建有鄂东北最大的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6.7 hm2的现代工厂化育苗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生资批发市场。全市现有科技专业人员200人,乡村技术能人1 000多人,村村有土专家、农秀才,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辣椒基地广泛推广防雾滴功能膜多层覆盖、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高温闷棚、黄板粘虫、防虫网阻隔、测土配方施肥、基质穴盘育苗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形成特有的“春提前+秋延后”优质高效种植模式,辣椒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随着多产业的不断融合,以麻城辣椒为主题的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美食康养、生态农庄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链不断延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麻城市农业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麻城辣椒设施生产基地
2 麻城辣椒产品保护区域
麻城辣椒产区位于麻中南,分布在中馆驿、宋埠、歧亭、铁门岗、白果、夫子河、阎河、龟山、黄土岗、鼓楼、南湖、龙池,共12个乡镇(办事处),涉及319个村。产区地理坐标北纬 30°52'~31°22',东经 114°42'~115°12',产区东邻三河口,西接红安,南连新洲,北靠福田河,东西宽48 km,南北长52 km。
麻城辣椒标准化生产
3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麻城辣椒产区地处大别山南麓,举水河冲积平原,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250~270 d,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3.0~16.1℃,降水量1 111.2~1 688.7 mm,日照2 153 h。地下水丰富,是生产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水质好,生产出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区内地势东高西低,高丘、中丘、平原交错分布,海拔100~200 m。产区内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和潮土,黄棕壤母质为第三纪红砂岩、第四纪黏土,潮土为近代河流冲积物。整个产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pH值6.0~7.0。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促成了麻城辣椒的独特风味。
4 人文特征
《麻城县志》清康熙九年版、民国二十四年版、1985年版均有记载辣椒种植历史。从前麻城辣椒由挑夫贩卒贩运流通,遍布大别山区域,是深秋各家日常生活必需品,或作干红椒,或作泡坛酸辣椒,基本食用1 a,该习俗在大别山沿续了几百年,目前仍有传承。冬日里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火膛旁,悠闲品尝吊锅菜及老米酒,回味辣椒的情怀和老米酒的甘醇。民谣:“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酸辣椒、吊锅菜,越吃越辣我越爱。”一直在大别山区域流传。革命战争年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来到麻城,常吃辣椒驱寒保暖提神抗病,以增强精神和战斗力,一致盛赞麻城辣椒。1962年董必武来麻城视察,特带回几坛麻城辣椒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及大别山的将军们品尝,美谈传到今。历届麻城辣椒节上,领导、专家、客商们纷纷称赞:“麻城辣椒发展到现在非常了不起”“麻城辣椒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肉嫩、皮薄、口感好、不愁销”“这么大的个头,又嫩又脆,广椒有了对手”“重庆火锅麻又辣,麻城辣椒却不辣,换个口味也新鲜嘛”。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及湖北省主要领导等先后来麻城视察时对麻城辣椒的生产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麻城辣椒已通过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并获湖北省首届名优蔬菜银奖、第十二届中国(西安)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十大名椒”称号。麻城辣椒从露地传统种植到现代设施生产,由单一的特辣调味品发展出微辣营养品、保健品,逐步形成了麻城独特的辣椒文化,名扬四方。
5 特定的生产方式
5.1 产地要求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15 g/kg以上,碱解氮含量70 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0 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00 mg/kg以上,土壤pH值6.0~7.5,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3 g/kg。平原农区禁用地上水源灌溉,地下水取水深度大于50 m,山区可用无工矿污染的地上水,气、水、土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5.2 品种范围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3-2010的要求,拒绝使用转基因辣椒种子。
5.3 育苗
麻城辣椒分露地与设施种植2种方式,以设施种植为主,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NY 5005-2001)规范。种子处理视病害情况有3种方法。
国农901辣椒良种
①种子在70℃恒温环境下处理72 h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0 min,或用1%高锰酸钾液浸种20 min,捞出洗净后催芽,可预防病毒病。
②用55℃温水浸种30 min,捞出冷却后催芽,或用冷水预浸10~20 h,再用1%硫酸铜液浸种5 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洗净晾干后催芽,可预防疫病及炭疽病。
③用种子质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软腐病、疮痂病。
育苗场地与生产田隔离,选择3~5 a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加腐熟有机肥混合制成的营养土,苗床消毒,穴盘育苗,防徒长苗、僵苗、烧苗及病虫害,培育壮苗。
5.4 定植
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4 000~6 000 kg、磷酸二铵40~50 kg、硫酸钾 10~15 kg 作基肥,温室或大棚用尼龙网密封,畦面铺银灰色地膜,温室或大棚内每 667 m2用硫磺粉 2~3 kg、敌敌畏0.25 kg密闭熏蒸一昼夜,通风散毒后,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 3 000~4 000 株/667 m2。
5.5 定植后管理
门椒坐住后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采收期每667 m2追施尿素 15~50 kg,盛果期 7~10 d浇1次水,隔1水追1肥,每667 m2追尿素 2~10 kg、 硫酸钾8~10 kg。 膜下滴灌,整枝,摘除枯、黄叶,加强通风,中耕除草。
6 病虫害防治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及时拔除重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温室或及大棚四周挂防虫网,棚内每667 m2挂黄板 30~40 块,诱杀蚜虫、烟粉虱等;保护地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6.1 疫病
初期,每667 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 g密闭熏蒸,7 d 1次,视病情可连续熏蒸3~4次;或用 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中后期,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与灌根并举。
6.2 病毒病
早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5 000~10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7~10 d 1 次,连喷 3~4 次。
6.3 炭疽病
保护地熏蒸,发病初期,每667 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 g密闭熏蒸,7 d 1 次,视病情可连续熏蒸3~4次。保护地喷粉,每667 m2用5%百菌清粉尘剂 1 kg,7 d 1 次,连喷 2~3次。发病初期,用50%混杀硫悬浮剂 500 倍或 1∶1∶200 波尔多液喷雾,7~10 d 1 次,共 2~3 次。
6.4 疮痂病
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溶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粒剂 500倍液喷雾,7~10 d 1次,连喷 2~3次。
6.5 棉铃虫
在虫卵数达20~30粒/100株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6.6 烟青虫
幼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10%天王星 (联苯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7 适时提早采收
麻城辣椒主要采收青椒用于炒食和鲜食,一般开花15~20 d后采收。采收标准:果实充分膨大、已定型、果肉增厚、质地脆嫩、果色变深有光泽、味道鲜美(七成熟)。
8 生产记录要求
严格实施 “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产品准出、质量追溯”5项制度,为麻城辣椒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9 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要求
9.1 产品质量
麻城辣椒果实外观整齐,色泽光亮,果皮较薄,果肉厚而脆,微辣,味道鲜美。可溶性糖含量≥1.5 g/100 g,粗纤维含量≤1.5 g/100 g。
9.2 安全要求
麻城辣椒须达到农业农村部“无公害食品蔬菜”的卫生指标。如有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的不得上市销售。
欧丽600辣椒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