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煤翻卡装置在采煤工作面的研制与应用
2021-03-13高宝安高家旺
高宝安 高家旺 马 涛
(枣庄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枣庄 277319)
1 概 况
枣庄大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地质条件是国内煤矿开采中极少见的,“三软”煤层,粉状,煤层平均倾角:≤30°。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选用ZPY4800/14/28QS 液压支架,MG170/410-WD 型双滚筒采煤机,SGZ630/264 刮板输送机。
工作面受地质因素影响,俯斜开采,材料道地质标高高于运输巷标高,由于顶板赋存裂隙水,生产期间,老塘顶板垮落后,裂隙水从老塘侧溢出流入人行道,顺着人行道流向机头方向,水流冲带着大量煤渣源源不断地涌入运输巷水沟和潜水泵周围,煤渣清挖稍有不及时就会堵塞潜水泵护罩,造成工作面顺槽溜子运输原煤含水量大,转载皮带上山运输期间大量的含水原煤从皮带上滑落至机尾,造成机尾“淤死”,严重时甚至将底皮带淤埋10多米远,大量的含水淤煤只有等待工作面运输干煤后混装一起才能运走,严重地制约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经过数日观察、分析,自制加工出一种滤煤翻卡装置,投入使用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被一线职工亲切称为“机器人”。
2 工作面地质条件
2北301 工作面倾向长度50~138 m,平均94 m,倾角平均为30°,煤层厚度平均4.4 m,以黑色亮煤、镜煤为主,煤层有滑面,显鱼鳞薄片状;工作面局部受火成岩侵蚀。现开采一分层,俯采,采高2.2 m,工作面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水文情况简单,主要受上覆砂岩含水层影响,在推采过程中,采空区顶板垮落,顶板裂隙水从38#~43#架老塘侧渗出,最大涌水量达8 m3/h,涌水沿人行道流淌到运输巷溜子尾,而且带有大量的煤渣涌入。故在溜子尾向外5 m 处安装1 台BQS30-80-18.5/N潜水排沙电泵,敷设Φ108 mm 高压胶管到北翼采区外环水仓,每班安排1 人专门负责排水和清挖水沟、潜水泵周围的淤煤工作。由于疏放水沟长度较短,在水沟中又用锚网和塑料网设置了二级过滤。生产期间,清淤人员要长时间站在水沟里不停地用铲子清挖淤煤,稍有空闲水沟里淤煤就会堵塞潜水泵叶轮,造成潜水泵不能正常排水,水位很快就会淹没溜子尾。当工作面出煤时,原煤被水浸泡。为了控制顺槽溜子和原煤少带水,工作面溜子只有点动启动,将原煤堆积在顺槽溜子尾部(堆积量不能多,多了工作面溜子就会“喝回头煤”),再联系启动顺槽溜子,以此类推,运输过程中造成工作面溜子、顺槽溜子、顺槽皮带频繁的带载启动,浪费电能,损坏设备,影响生产。
3 滤煤翻卡装置的设计
(1)顺槽巷道水沟及支护结构
2北301 下顺槽巷道宽度3.4 m,高2.8 m,单体支柱配合1.2 m 铰接顶梁平行巷道支设,30 m 内支设三排,30 m 以外支设两排,柱距1.2 m。因顶板倾角较大,上部肩窝必须使用方木在超前棚上打木垛护顶。下帮宽度0.8 m,设临时水沟,宽0.6 m,深0.6 m,全煤。
(2)滤煤翻卡装置结构
① 根据工作面支架压力、单体支柱间距、水沟宽度和深度,滤煤斗选用63 mm×35 mm×800 mm伸缩式液压缸,外形尺寸800 mm×500 mm×500 mm,自制加工翻卡滑道、导向轮,选用FHS125/31.5型单片阀、Φ10 m×15 m/35 MPa 高压胶管、Φ10 mm 高压直通、Φ12.5-6×19 钢丝绳10 m 及绳卡4 个。
② 选用L75×6 mm 角铁800 mm×500 mm 加工滤煤斗U 型框架,选用50 mm×8 mm 带铁作为框架横撑,选用Φ50 mm×800 mm 圆钢作滑道,在两个滑道起点前各焊1 个加强筋,选用3 根退役的锚索钻杆捆绑式焊接在一起,在其两端焊接自制加工的滑轮,选用退役的阻燃皮带内侧滤网,选用4 mm×360 mm葫芦链卡在滤煤斗的一侧作为闭锁,选用2 mm×2 mm 菱形塑料网作外侧滤网,如图1。
图1 U 型滤煤斗
(3)翻卡装置附件
选用δ10 钢板240 mm×160 mm 的 1 块,选用50 mm×8 mm 带铁加工单片阀固定架,固定架背面焊接与单体活柱连接的卡缆;选用δ16 钢板340 mm×180 mm 加工单体支柱底座,在钢板的一端焊接Φ120 mm×20 mmO 型圈,便于放置单体支柱,在钢板的另一端焊接U 型口,安装固定伸缩式液压缸的底部,选用Φ75 mm、Φ125 mm 钢管加工液压缸与支柱固定的连体卡缆。
(4)连接及使用
① 清挖水沟长度10 m,将潜水泵放到水沟的末端,一是便于潜水泵和翻卡装置安装及使用操作,二是延长水沟离开工作面溜子头,降低积水高度,避免积水流淌到刮板机尾侵湿原煤,再将滤煤翻卡装置放在潜水泵的前边过滤浮煤。
② 在运输巷人行道支护的空间中,专门支设1棵支柱将液压缸的底座压住,在液压缸与单体支柱的中间位置用连体卡缆分别固定,将单片阀固定在旁边的单体活柱上,高度1.3 m 便于操作。
③ 用2 根Φ10 mm×15 m 高压胶管分别从端头支架高压阀和回液管连接到单片阀进液端,用2根Φ10 mm×5 m 高压胶管分别从单片阀的出液端连接到伸缩式液压缸进、出端。
④ 在翻卡装置和伸缩式液压缸的正上方锚网上各挂1 个导向轮,用3 分钢丝绳从2 个导向轮中穿过,钢丝绳一端与翻卡装置横杆固定鼻用绳卡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伸缩式液压缸孔用绳卡固定,翻卡装置与液压缸的钢丝绳应保持适当受力,确保翻卡装置不留余绳。在放置翻卡装置侧面的两棵支柱间固定1 根Φ20 mm 螺纹连锁拉杆,用于翻卡装置的支点。
⑤ 操作单片阀柄将伸缩式液压缸伸出800 mm,滤煤装置放在潜水泵前面水沟里,启动潜水泵排水。水流经过滤煤斗的过滤,很快将水沟里的积水排出,溢煤被阻挡在滤煤斗里。待溢煤积满后,看护人员操作单片阀柄,伸缩式液压缸缩回,滤煤装置被提起,液压缸达到600 mm 时,滤煤装置已超过翻卡装置的支点,将操作阀手柄回到零位,伸缩缸停止,看护人员拉动滤煤装置的闭锁链,滤煤装置从水平位置侧翻120°,滤煤斗里的溢煤一部分翻卡在刮板机中,一部分沉积在滤煤斗底部的夹角里。此时,操作手柄使液压缸伸出,滤煤装置从120°继续侧翻160°将溢煤全部卡到运输溜子中,操作手柄使液压缸缩回,滤煤斗提起超过600 mm时,操作手柄使液压缸伸出,将滤煤斗再重新放进水沟里,将闭锁链闭锁,以此类推,如图2。
图2 滤煤翻卡装置结构
4 滤煤自动翻卡装置改造后的效果
(1)改造后将滤煤装置放在潜水泵的前面,溢煤随水流自然流进滤煤斗里,积满后,通过操作阀柄,滤煤即可自动翻卡,取代了人工。
(2)改造后彻底消除了带式运输机和刮板机带载频繁启动的问题,节省了电耗,减少了机电设备冲击磨损。
(3)改造后消除了皮带淤煤,节省了人力。
(4)提高了清挖效率,解放了人力,消除了因煤含水量大对生产的影响,提高了机电设备连续生产能力,消除了运输系统带来的安全隐患。
(5)该改造结构上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投资少,每年可节省吨煤成本20 余万元。
5 结 语
利用综采支架的伸缩式液压缸、乳化泵压力、过滤翻卡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潜水泵被堵的问题,减轻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安全。